贯通·融合·协同:小初衔接的机制构建
2021-05-31丁杰
【摘 要】基于小学与初中的二元分治模式和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段的分级管理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行政乏力、管理不畅、发展断层、家长焦虑等窘境,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专业支持的视角构建纵向贯通机制、横向融合机制和面上协同机制,有效解决小初分治模式和分级管理带来的问题,让学生享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初衔接;问题梳理;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7-0007-04
【作者简介】丁杰,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4)党委书记、院长,正高级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很显然,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等特征。其中的统一性,说明义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除了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和学生公用经费等标准外,还须做好小初衔接工作,以便学生能从“小学学习”顺利过渡到“中学学习”。
小学和初中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是突破教育质量瓶颈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小初衔接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但过去讨论的衔接问题大多基于现象,没有触及机制层面,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初割裂的问题。本文探讨的小初衔接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衔接教育,打破义务教育小初两个阶段教育分割、分治的二元模式(简称“二元分治”模式),在机制层面寻求相关答案,逐步探索并形成适用于学生“过渡期”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以此促进小初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小初分治模式和分级管理面临的窘境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确立具体目标,“到2015年,形成省辖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由省辖市统一举办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由区统一举办管理的格局”。当然,限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至今仍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将市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归各区管理,是中心城区推进“政府负责,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区级政府办学责任的需要,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但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区域内的小学、初中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从政府层面来说,这种小初分治模式和分级管理的情况,使管理的面相对缩小,政府可以在小学或初中层面集中发力,但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来说,或多或少会出现割裂、断层等窘境。
1.市区两级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梗阻致使行政乏力。
原本完整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在中心城区被分为市区两级管理,小学阶段为区属管理,初中阶段为市属管理。这种分级管理不仅在苏州存在,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其他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同削弱了小學和初中两个学段间的沟通,使两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学校管理、教师交流和教育评估等方面无法统一。与此同时,教育管理流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致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管各校,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较为缓慢、低效。
2.小初两级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隔断致使管理不畅。
在现行办学体制中,虽然也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但更多的是小学、初中各自独立办学,每个学段有各自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基本处于隔断状态,导致管理渠道之间的沟通不畅。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小学和初中在管理团队结构、管理重点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管理上的差异,加之沟通不畅,势必导致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3.小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致使学生素质发展出现欠缺。
义务教育的学段虽然划分为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在整体上应该风格统一。课程标准和教材等在研制过程中虽然已经充分考虑了小初衔接问题,但毕竟编制中小学教材的大多是不同学段的专家,实施教育教学任务的又是不同学段的教师,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衔接不畅的现象。目前,在这两套体系的教材中,有的内容重合,有的内容衔接不够,加之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导致学生的发展出现断层,具体表现在学业水平发展上的不连贯性、综合素质发展上的不连续性以及核心素养发展上的不一致性等方面。
4.小学毕业生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致使家长出现不良情绪。
升入初中后,学习内容急剧增加、学习方式方法大幅度改变等,使得小学毕业生普遍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随之产生的是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情绪低落及学习成绩下滑等问题。学生的不适应导致家长出现焦虑和不良情绪,家长期待教育部门主动作为、尽快改变的呼声随之增加。
二、小初衔接的价值释义
小初衔接体现的是教育的连贯性。小初衔接能在完整系统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缓解学生认知心理上的影响,克服其认知风格上的差异,消解其认知方式上的不同,弥补其认知内容上的断层,促进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业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和社会化生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文化认同,实现全面、系统、完整的发展。
1.冲破小初两级管理的隔断,打通管理体制。
小初衔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除了教师、环境、教材等因素,还有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与更高的质量密切相关。适应性是青少年教育权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小初衔接有助于提高学生过渡期的适应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义务协同教育业务部门做好小初衔接工作,冲破小初两级管理的阻断,打通管理体制,从整体上协调教研、科研力量,在提高青少年教育适应性的基础上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打破两套教材体系的阻隔,畅通学段衔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而做好小初衔接工作无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条件之一,因为小初衔接,更利于在一定范围内真实开展区域教研、联合教研和综合教研。跨学段、跨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可以找到小初知识交汇点、融通小初教育教学方法、补齐小初知识断层,进而打破小初两套教材的阻隔,畅通学段衔接。
3.融合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
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在学习内容、学生发展规律和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更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而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学科性不断加强,逐渐由感性过渡到理性,教师的教学更注重课堂的容量和效率。另外,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认知心理、认知风格、学习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都要求教师融合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在解决小初衔接问题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4.体现教育部门的主动作为,缓解家长焦虑。
学生不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状态可能导致“三不满”现象,即学生不满意、教师不满意、家长不满意。构建小初衔接的贯通、融合、协同机制,正是瞄准小初衔接的这一现实痛点,以创新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让家长看到教育部门的主动作为,在解决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同时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三、构建小初衔接机制的区域探索
实施小初衔接,旨在让6—15岁的学生在同一个体系里学习、生活,实现培养目标纵横贯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教科研训全面协同。为此,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研制了《关于实施小初衔接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小初衔接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1.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小初衔接贯通机制。
所谓贯通,是指将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理念贯穿于义务教育的全阶段。贯通的要义在于对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践行。一体化发展理念是指在义务教育的“统一性”这个重要特征的观照下,不仅要执行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等,而且要在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统筹设计。与此同时,义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理念还包括思想认识的一体化和心理调适的一体化。思想认识的一体化是指无论小学教师还是初中教师,都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小初衔接对帮助学生适应不同学段学习的重要意义。心理调适的一体化是指六年级教师和七年级教师,以召开“班主任恳谈会”的形式,了解该年级学生前后两年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变化情况;初中学校通过实施“入学周”“入学月”“入学季”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调适的一体化贯通。
在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九年义务教育贯通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第三,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第四,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外,我们还建立绿色评价贯通机制。一方面,在设计小初评价指标时围绕九年一贯的整体性考虑评价要素;另一方面,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小初数据可以互为借鉴和使用。贯通的难点是评估模型的研发。为此,我們坚持全面质量观和全方位育人的评价导向,构建了《学生阶段学养绿色达标评价体系》,对评估标准研发、评估工具开发、评估数据分析、学科监测模型构建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都给出了精准指导。
2.统筹规划课程教学,建立小初衔接融合机制。
所谓融合,是指站在育人的高度规划一体化课程与教学,结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在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六年级和七年级的知识点打通,找出重复性内容及连贯性、递进性不够的部分,按照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序列化重组,并将相关教育教学方法提前相互渗透,形成一体化融合式教育资源。融合的关键在于找到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的联结点,各学科知识的衔接点、断层点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渗透点。
为此,一方面,我们建设教师教学资源,编著《学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各学科现行教材为依据,以六年级和七年级的教学内容为重点,旨在帮助教师较快地掌握和适应小初衔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给予教师具体的建议,让教师充分理解小初衔接教学的要求,让课程与教学内部统筹走向综合化实施。另一方面,建设学生学习资源,编著《学科学法指导》(以下简称《指导》)。《指导》主要通过比较小学与初中课程在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解决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心理等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初中学科的大致内容,为如何进行初中学习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全景式”储备,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适应期”。
3.强化合力发展制度,建立小初衔接协同机制。
所谓协同,广义上讲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这里的协同是指协调市区两级、小初两学段、家校两场所,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协同的关键在于建立协同合力的制度。我们建立的协同机制,其要素主要包括:两学段教师交流制度、教师研训贯通制度、学校与家庭共育制度和小初科研融合基地建设制度等。以上制度的实施试图形成“区域间联动”“校际互动”“家庭与学校齐动”的局面。
为此,一方面,我们组建以小学和初中主要学科教研员为主体的教师研训工作小组,积极开展高规格、高品质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构建并形成多元化的研训体系。科学谋划、精准制订小初学科骨干教师“互相听课”计划,切实帮助优秀骨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小初一体化研训协同机制的建立,旨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精通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并研制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组建了包括12所市直属初中和20所区属小学的联盟校。《方案》确立了“教科研融合服务教育决策项目”“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苏式课堂示范项目”“高层次骨干教师‘孵化项目”等六大项目,并明确了每个项目实施的工作要点,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梯度性发展。
小初衔接机制的构建,促进了“市区通联”体制的创新,在学生成长、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资源建设、评价改革等方面实现小学、初中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融合、互相协同”的义务教育发展样态。实践表明,建立小初衔接机制使得区域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更为完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