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塞尔多夫转型发展”试题设计

2021-05-31浙江陈继革阮小敏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鲁尔区杜塞尔多夫重工业

浙江 陈继革 阮小敏

【试题设计】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杜塞尔多夫位于德国鲁尔重工业区中心,有德国“工业心脏”鲁尔区的“办公桌”之称,钢材、机械、煤炭、化工、汽车、玻璃、精密仪器等工业企业享誉世界。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鲁尔区生产的煤、钢和工业品从杜塞尔多夫经莱茵河水路运往荷兰鹿特丹等北海港口,进而销往全世界;由海外进口的农产品等在杜塞尔多夫上岸后运往德国西部。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日渐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杜塞夫多夫以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独树一帜,吸引全球5 000多家外资公司,多家世界大型企业总部搬到这里,成为大型企业管理中心。每年时装展云集3 000多家时尚品牌,成为“时尚之都”。

材料二杜塞尔多夫所在区域简图。

1.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杜塞尔多夫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杜塞尔多夫衰落的原因。

3.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杜塞尔多夫受大型企业青睐的原因。

【设计思路】

矿业城市的兴起、衰落、再兴起原因分析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教材以鲁尔区作为案例进行学习探究。杜塞尔多夫是德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北威州首府。经历过经济快速发展之喜,也经历过环境重度污染之痛,如今转型为时尚之都、创新之都、大型企业管理中心,让工业污染成为回忆,是成功转型典范。试题从杜塞尔多夫兴起的区位原因分析,到衰落的原因分析,到再度兴起的原因探究,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深化人地协调观,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试题分析】

第1题考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杜塞尔多夫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基于区位信息材料进行分析。之所以成为鲁尔重工业区中心,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位于欧洲腹地;从资源与能源角度来看,附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从交通角度来看,莱茵河便利的水运适合大宗货物运输,发达的水运使之成为区域货运枢纽。

第2题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杜塞尔多夫衰落的原因。区域从兴起到衰落,有很多的深刻教训需要引以为戒。杜塞尔多夫主要是基于煤炭与水运发展起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污染严重。而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日渐发达,水运地位日益下降,杜塞尔多夫的内河航运港地位不断下降,运输枢纽地位旁落;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重工业衰落,城市不可避免地陷入衰落境地。

第3题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杜塞尔多夫受大型企业青睐的原因。城市从繁荣到衰落,必然要思考如何重新崛起,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是充分利用原有的优势:基础设施好,劳动力素质高,集聚优势。针对单一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积极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企业积极转型,从生产中心转型为管理中枢。针对环境污染严重积极进行整治。在政策上提高开放度,促使观念从保守走向开放。杜塞尔多夫在相对保守的德国以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的特别形象而独树一帜。

【参考答案】

1.地处欧洲腹地;附近煤炭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货运枢纽。

2.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重工业衰落;水运地位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猜你喜欢

鲁尔区杜塞尔多夫重工业
何佳作品
欧洲生活初体验——杜塞尔多夫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落日余晖下的鲁尔区
致恒(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参展2015德国杜塞尔多夫GIFA展会纪实
论重工业如何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德国鲁尔区结构转型及启示
GIS辅助“区域发展”教学的探索
浅谈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