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尝试

2021-05-30黎爵恒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方法,建议教师从个性化阅读、描述想象画面、关注文本情感、写法迁移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编教材 创造性阅读 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5-0103-02

创造性阅读是由美国N·B·史密斯提出的阅读层次之一,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超出材料的新思想、新观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能为课堂勾画出阅读教学极富魅力的新境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学习信息和生活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并灵活运用。创造性阅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它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为前提,并与它们同时得到发展,属于阅读活动的最高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阅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和解读,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前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即当学生的个性解读过于片面或者不够全面时,教师适当地补充资料或者注重指导学生正确开展个性化解读,以使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以及文本所隐含的价值的解读更加准确。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学生很快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以后再也不鼓琴这样一件事。然而,在交流时,有学生提出:“钟子期死了,伯牙照样可以弹琴啊!他完全没有必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钟子期是钟子期,他是他,自己弹自己的就行了嘛!”这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个性化理解。从该生的个性解读中,教师可以发现,该生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伯牙、钟子期这对好朋友之间的可贵友情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古时候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作“知音”,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借助资料袋中节选的李白、孟浩然、王安石等描寫的关于伯牙、钟子期传说的诗句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以使学生对伯牙、钟子期之间的友情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描述想象画面

创造性阅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想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创造力的想象是一种新颖、独立的想象。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形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语句或者段落来启发学生想象,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时,鉴于该课文的语文味并不是很浓,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成为一堂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比如,教师可以紧扣“推测”一词引导学生推测琥珀形成的原因。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请学生重点关注“推测”二字,通过网络搜索、查工具书等手段了解“推测”的解释。其次,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琥珀和“推测”二字联系起来。再次,启发学生从时间上去想象和感受“推测”二字在文章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想象松脂球形成后,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后,松脂球被淹在泥沙下面的画面。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这些松脂球是如何变成化石的。这样引导学生想象阅读,可以使学生对琥珀形成的过程有深刻的感受。除了时间上表示琥珀形成的描写之外,作者也在数量上对琥珀形成的可能性进行了推测,如“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这句话中的“成千上万”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与“两只小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数量词启发学生想象,想象琥珀形成的画面,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琥珀形成的数量真的是极少,堪称罕见。还有就是作者对琥珀形象的描写:“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琥珀就在眼前,学生借此想象两只小虫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的情景,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增强画面感。就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感受到科学家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合理的。

在学生大胆想象、感受琥珀的形成过程,并在眼前浮现一幅鲜活的画面之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加深学习印象和内化文本语言,又提升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关注文本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每篇课文都是作者情感的积淀和心声的流露,教师关注文本隐含的情感,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徜徉其中,可以丰富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为提升阅读创造能力提供情感基础。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写人记事类文章,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深入对话,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情感加深认识与理解,进而提升阅读品质。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文主要描写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课文哪些场景给自己的印象最为深刻。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这些小事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比如,父亲用钱非常节省,但在住旅馆时看到“我”身上的红疙瘩的时候,却想加钱为“我”换房间,这些描写可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父亲为“我”做万花筒、买皮球、铺床被、买汽水……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处处流露出父亲对儿子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关爱。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批注阅读的形式把这些小事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教师出示句子:“我什么时候能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中凝聚着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通过学习交流,学生对父爱如山、父爱深沉含蓄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父爱虽然没有母爱细腻温柔,父亲往往也不会把爱常挂在嘴边,但一直都在用自己默默的行动和付出为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种爱作者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似乎只有小船才能承载这种爱。从这平白如话的语言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来感悟父爱之伟大。

四、写法迁移运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捕捉文本中适合的读写结合训练点,从写法入手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将关注重点由读转向写。比如,教学童话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仿写或创编故事等,以阅读促进习作能力的提升。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写法迁移时,切忌只布置写作任务而不给予学生写法上的指导,否则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的写法将难以运用到平常的写作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抓住特殊句式开展仿写训练、创设真实的语用环境,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从“课堂”走向“生活”。

例如,統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经典课文,也是一篇长课文,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总会不自觉地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那么,对这样的长文章,如何教学才更加合理有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从写作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假如让你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回归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这样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因为有了阅读目标的引领,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很快发现作者主要写了鲁迅“谈水浒”“谈碰壁”“关心女佣”这几件事。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交流:鲁迅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事情,可是作者为什么只选择这几件事情来写?作者这种写作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借鉴作用?这样教学,既能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明白选取典型事例展开写作的重要性,又能让学生对课文阅读产生新思想、新观点。

创造性阅读是有所创新、学会疑问的阅读。创造性阅读需要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摈弃读书的功利性,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具备创造性阅读的意识,才能想方设法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媛香,肖志浪.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四法”[J].语文建设,2021(10).

[2]卢柳金.小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8).

[3]赵广元.小学中高段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实施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

[4]张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2).

[5]吴华川,罗文.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50).

[6]周睿.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刍议[J].考试周刊,2013(71).

【作者简介】黎爵恒(1964—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学校督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