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

2021-05-30陈秋梦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改进方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秋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正确的行动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定义指导方案的正确性,如何确认施行方案能带给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现状进行探索,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革才能取得最大的进步。本文对于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61

学好数学,不仅是在学校取得一个好名次,最重要的是获得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学生学好数学,掌握数学中的学科知识点,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光靠学生自己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教学设计的帮助,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做出改变和创新。

一、小学数学课堂发展阻碍

(一)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教师与学生不应该只是讲台上下明确区分的群体,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一直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得学生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也使教师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无法及时提供帮助,进一步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这种关系间接导致教学中的沟通效率低下。因此,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效率、建设创新课堂的第一步。

(二)教学方式单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一直利用课本进行教学,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心理出现疲惫状态,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而且教师习惯长期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意识,教学水平也会停滞不前。因此,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角度来讲,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改进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是课堂进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不清晰

学生学习通常只知道做题,追求好成绩,这样“埋头苦干”后成绩确实提高了,却也忽略了学习的目的——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所致。另外,教学目标不够清晰还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没有规划,不能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不能适当对知识点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就需要让教学目标清晰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方案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基于基础知识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教学,而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学科素养培养的前提。首先,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询问并提供解答;在课下,教师也要定期与学生谈心,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逐个击破。这种多方面的交流能让师生双方增进了解,更方便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其次,教师要注意语言技巧。小学生毕竟还处于人生的初期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解能力偏弱,教师要学会针对学生这些特点调整教学语言,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更好的教学氛围,达成教学目的。总之,在好的氛围中教学,能得到学生更多的配合,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二)拓展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如果能将其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对提升教学效率将有很大帮助。第一,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比如学习图形时,教师可以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栅栏、电梯、水杯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中都有哪些图形呢?这些图形的特点是什么?还能不能举出别的例子呢?将抽象知识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削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又方便学生理解。第二,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通过一些游戏、图片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呈现。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多加入一些图片与视频,这样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与活力。教师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小游戏,比如“不能说3”的游戏,就可以在娱乐中完成学生算数能力的教学。把课堂变得趣味化,让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精力,愿意主动加入讨论,才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之策。第三,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把学生分层,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授课。对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高难度试题进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基础不牢固的学生,则多进行概念以及基础练习,以巩固为主要目的;对于中等学生,则采取基础与提高并重的方式,争取学习更进一步。当然,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态,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手段,教师对他们不存在偏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配合,更好地开展教学。

以上三种教学方式只是冰山一角,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方式,相信对教学开展大有帮助。

(三)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专项技能的提高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除了升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学会根据核心素养制定教学计划。第一,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题目,作为“陷阱”,提高学生的判断力;还可以举办竞赛,锻炼学生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计算可谓数学学习中的大项,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能力。第二,以提高学生思维为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推理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从已知求证未知,这样得出的结论更能让学生牢记。第三,教会学生以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解答一道题目,往往不是依靠单一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带着全面的眼光去分析问题,然后把所需知识点串联起来。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举一反三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数学学科素养和能力还包括直观想象、数据推理、几何变换等,明确这些教学目标,再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实施起来就会更有效率,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结束语

本文选取了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进行探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投入;拓展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明确教学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层层递进又相辅相成的三个步骤,如果教师应用得当,就能让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止文中提及的三点,还有其他方面需要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美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0):17-18.

[2]王俊杰,史爱玉.基于三个维度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J].家长,2021(21):76-77.

猜你喜欢

改进方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采煤机ACS800变频器的改进和检修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