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普通高中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路径研究

2021-05-30张丽娟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农村

张丽娟

【摘    要】大部分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缺乏家庭教育的问题,使得学校教育容易受到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家校共育可以较好地帮助离异家庭子女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其进行良好的学习。教师则需要结合离异家庭子女的实际情况,对家校共育路径进行仔细分析和讨论,不断增加家校共育路径的合理性。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  农村  普通高中  家校共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37

在提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平衡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缺乏家庭教育的问题,使得学校教育容易受到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因此学校更加需要对农村普通高中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予以关注,使学生在处于离异家庭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在校学习带来更多的便捷,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对家校共育路径进行掌握和理解,不断找寻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路径的实践性质和教育价值。

一、农村普通高中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路径的实际教育价值

1.便于弥补学生在家庭方面的缺失,保障家校之间的联系。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路径的出现,为学生的教育优化提供了契机,便于弥补学生在家庭方面的缺失,保障家校之间的及时联系,有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也能加强学校和学生以及家庭的及时沟通,促进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和遵守。学生处于离异家庭的氛围中,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使学生陷入家庭缺失的境地。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支持,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合理配合,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顺利展开。家校共育路径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全面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有利于家长及时获取学校信息,间接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家校共育路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相互联合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过程,对家庭教育和教师实际教学具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家长及时获取学校信息,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实际学习状况,间接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使学生父母明确身为监护人的教育职责,推动学生在家校共育环节中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家庭和学校之间如果缺乏互动,对学校的班会等活动的举行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不利于家长对学生在学校实际活动情况的了解,教师也难以通过沟通交流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学反馈,使家庭教育优化速率降低。相反,家校共育对学生家庭和学校互动的大力促进,可以督促家长对学校发布的消息以及相关学生活动进行关注,实现家庭教育的真正优化。

3.引发学校对家校共育的关注,有效推动家访工作的进行。学校不只需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良好教育,还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引发学校对家校共育的关注,有效推动家访工作的进行,使得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促进相关教育措施落到实处。家访工作属于教师必须践行的教学工作之一,同时也属于家校共育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对家庭情况的调查推动,还能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便于教师提出更多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使得学校的教育方针在家庭教育中也有所体现,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验证家校共育相关教育理论的可行性,发现家校联合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农村普通高中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在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1.提前展开离异家庭情况调查,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在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提前展开离异家庭情况调查,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感受进行充分的考查,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便于教师后期与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良好互动与沟通,保障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良好学习,也推动学生及时向教师反映家庭教育问题,间接促进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离异家庭情况调查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离异家庭学生人数进行清查,还需要教师对离异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行调查,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对学校实际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2.成立家校共育监督小组,为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帮助。学生在处于离异家庭的情况下,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会阻碍学生前进的脚步,不利于学生及时向外界寻求帮助。对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成立家校共育监督小组,为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帮助。在家校共育监督小组顺利展开相关工作的情况下,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去咨询相关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家校共育监督小组的建设,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与筛选,筛选出在教育方面有独特心得的人员,为家校共育的环节推进保驾护航。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在家校共育监督小组中的体会,促进相关学生适当参与到家校共育监督小组的工作讨论中去,使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便于深化学生的家校共育体验。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容易出现许多状况,家校共育监督小组的存在,使得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理智看待问题,与监督小组进行及时交流。

3.鼓励学生参与家校共育会议,发现更多新思路。学生在家校共育环节中占据主体地位,对家校共育的实际开展起到关联性作用。教师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家校共育会议,通过学生的建议发现更多创新的思路,让学生作为家庭建设者和学习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校教育的视角更加开阔,为家校共育的未来发展指出明确方向。家校共育会议的定期开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间接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与融合。教师在家校共育会议环节中,应详细记录学生关于相关教育策略的看法和实际体会,促进教师结合家校共育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对家校共育流程进行创新设计,在家校共育普及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方案,为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長期学习打下基础,推动科学家校教育理念的真正践行和完善。

三、结束语

家校共育可以较好地帮助农村离异家庭子女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其进行良好的学习。家校共育路径的深化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在家庭方面的缺失,保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及时联系,还能引发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关注,间接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在大力提倡家校共育的背景下,教师则需要结合离异家庭子女的实际情况,对家校共育路径进行仔细分析和讨论,不断增加家校共育路径的合理性。【本文系重庆市荣昌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离异家庭子女家校共育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为:HYBKT2020-2】

参考文献

[1]施彩萍.家校共育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策略与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000(009):30.

[2]颜进臣.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读写算(教研版),2013,000(005):39-40.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