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花拾“刺”

2021-05-30范金豹

学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原貌朝花夕拾

摘要:《朝花夕拾》作为初中生必读的文学经典,然而有关它的推介文章、研究论文等有四类问题:与原著不一致、题目写法错误、与事实不符、文本理解不合理。本文从影响力很广的材料中举例,并加以具体分析,正本清源,希望有助于鲁迅作品的编选、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朝花夕拾》;原貌;题目标点;基本事实;文本理解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7年一般课题“初中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17091)阶段性研究成果。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自1928年9月出版以来,其中一些文章,特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这本书还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为初中生必读的经典。它流传甚广,读者亿万。正因为如此,有关这本书的推介文章、研究论文和著作等,也愈来愈多,成果丰硕,蔚为大观。然在这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今辑录出来,供大家讨论,以期有所改进。

一、与原著不符:添了两个字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用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最后一段文字是:

这段中加点(点号为笔者所加)的两个“儿”字,在《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没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一直收录这篇文章,一直没有这两个“儿”。不知何故,到了现在的部编教材竟添加了。据说,语文教材选用鲁迅作品,原则是保持原貌、不做任何改动,不知确否。

二、题目标点如何表示

钱理群教授在《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鲁迅《朝花夕拾》的标题,或以人为题:《藤野先生》《范爱农》;或以事为题:《父亲的病》;或以民间庙会、戏剧角色为题:《五猖会》《無常》;或以熟悉的小动物命题:《猫·狗·鼠》。比较特别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以一个人与一本书为题。还有就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钱教授若继续归纳下去,就会遇到一个小难题。

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有这样一段文字:“《猫·狗·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文章中议论与叙述并重……《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五篇,以亲切动人的笔墨,各各记录了社会生活的一面,几乎每篇都是一幅浓淡相间、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或世态图。”[3]

《朝花夕拾》里第三篇散文的题目就是“《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将图画书《二十四孝图》的书名作为该文的题目。因此在列举该文时,题目应写成:《〈二十四孝图〉》。若列举这篇文章时,仍写成“《二十四孝图》”,则其所指乃是一本书,而非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这个错误历史悠久,极为普遍。《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鲁迅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朝花夕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五“联”并举,追“本”溯源》(《语文教学通讯B》2019年第12期)等,在列举这篇文章时,题目的标点符号皆错。

同样,“《阿长与山海经》”,应该写成:《阿长与〈山海经〉》,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这个错误,也较常见。“学习强国”平台“现代散文鉴赏”精选了这篇文章,题目的标点符号也不对。

三、违背基本事实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在《藤野先生》之“课文研读”部分交代本文的创作背景:“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4]政治迫害成了鲁迅离开北京的唯一原因?这不符合事实。

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认为:“无论从政治压迫,还是从个人生活角度看,鲁迅都感到不能再在北京待下去了。”[5]许广平在《鲁迅和青年们》一文中写道:“一九二六年八月,先生往厦门大学任教职。如果不是和段章之流大斗,致列于几十位被捕者之林,和另外的原因,大约未必会离开北京的。”[6]由此可见,鲁迅之所以离开北京,受到反动政府迫害肯定不是唯一原因,且不是决定性的原因。

段祺瑞临时执政府1926年4月20日结束,其后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先后以国务院国务总理身份摄行临时执政职,直至1926年10月1日。1926年8月26日下午,鲁迅和许广平一道南下,还有十多位朋友来北京前门火车站公开送行。由此可知:当时鲁迅被反动政府的通缉已经解除,政治压迫虽存在,但还不至于非得离开北京。鲁迅决定离开北京,主要是因为与许广平的爱情之故,即“个人生活”。许广平本人不便明言,用了含糊话“另外的原因”。至于为什么是去厦门,而不是别的地方,则另有其因。我认为,教学用书不必讳言,因为鲁迅当时追求真正的爱情是天经地义的。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教师教学用书1》在对《朝花夕拾》的《作品介绍》中写道:“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朝花夕拾》(《小引》《后记》除外)即作于在厦门任教期间。”[7]

在这本文集的《小引》最后一段,先生明确交代了各篇创作的地点:“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8]再说,鲁迅先生在每篇文章的末尾,明确记下了创作的具体时间。前五篇写于1926年的2月至6月间,此时他一直在北京,没有出过北京城。

四、文本理解有误

平心而论,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鲁迅作品,确实是比较明朗的。而对其中有的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语文教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对其内容的把握、主题的归纳,仍然有分歧,众说纷纭。这里主要讨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李振坤先生在论文《文化·文献·审美——〈朝花夕拾〉价值论》中写道:“从《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们可以看到封建家长和书塾教育对儿童的禁锢,以及儿童对自由与美的向往和追求。前者着重记叙了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的隔膜,后者主要写书塾教育的枯燥乏味。”[9]这段话明确指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书塾教育的枯燥乏味”。

这篇文章是不是主要写书塾教育?显然不是。文中前半部分写百草园,与书塾教育毫无关系;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确与书塾教育有关,但内容很少,也不是主要的。若是这样的话,“枯燥乏味”之说更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换句话说,“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是否“枯燥乏味”?《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样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三味书屋的读书过程也充满了各种情趣:他们敬慕先生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他们也会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之外的乐趣;他们还会趁先生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好一个充满了既有学习氛围又充满了童趣的三味书屋!”[10]

二者对内容的概括矛盾对立!孰是孰非?或者两者皆非?

我认为教学用书的分析更合理。这篇文章只第16段写“我”读书的事情,可谓简笔略写,一笔带过,而写“我”问“怪哉”、溜到后园贪玩、趣听师生读书、课堂上画画儿,都写得比较具体细致——这些构成作者的写作重点,因为这四件事正是“我”的兴趣所在、爱好所在,因此文本所写的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充满情趣的。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教学参考书提供了主要的三种:“批判说”“儿童心理说”和“对比说”。“批判说”是政治挂帅下的产物,严重扭曲文意,应该彻底否定。三者中“儿童心理说”最为合理,然也有偏差。“对比说”是“批判说”和“儿童心理说”的杂糅,自身矛盾多多。另外,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认定为“枯燥无味”,在这样不正确的内容概括下,焉能析出合理的主题?

我以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回忆“我”在无限趣味的百草园游玩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有趣经历,表现了“我”追求情趣的天性,抒发了作者对这段充满趣味的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流露了独自玩玩的个性主义思想倾向。这一主题,我姑且称之为“趣味说”。

顺便提一下,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藤野先生》的主题,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将“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这一点作为该文的主题内容之一,是脱离文本的主观臆断,应毫不可惜地剪去这一美丽的孔雀尾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3页。

[2]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漓江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3]唐弢:《中國现代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52页。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4页。

[5]张梦阳:《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之野草梦》,华文出版社2016年,第338页。

[6]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7]王本华,闻钟:《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教师教学指导用书.1(七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3页。

[8]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9]张杰,杨燕丽:《鲁迅其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10]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19页。

(作者:范金豹,安徽省芜湖县教师发展服务中心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

猜你喜欢

原貌朝花夕拾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儒林外史》原貌再探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官场现形记》官特征研究探析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朝花夕拾》
圆明园桥梁复建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