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构建智慧体育校园

2021-05-30童欢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体质健康全面发展

童欢婷

摘要:本论文以“智慧教育·融合创新”这一教学模式为着手点,以东莞市沙田镇第二小学水平二五年级体质弱势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比体育“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前后的体质弱势学生的身体素质、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等数据指标,去找寻和摸索使体质弱势学生蜕变的有效途径,并得出结论:“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在运动上能形成良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成就的喜悦;课外利用小视频“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对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及形成有显赫的鞭策效用;“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的学习气氛对勉励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培养他们踊跃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具有杰出的成效。

关键词:智慧体育;体质弱势;体质健康;全面发展;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S1-0040-03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人们在物质生活改进的同时却忽略了体质的跟进,在校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更是逐年下降,学校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失衡导致中小学的亚健康人群增多,进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而普通的体育教学方法对于先天体质孱弱与欠缺运动参与热情的体质弱势学生来说效果不明显,本论文借助“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的教学理念,从体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进行研究,以学习主动权的下放和技术重难点的适时呈现等方法试图引导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并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合作与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以达到减少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下降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

研究对象

以东莞市沙田镇第二小学水平二五年级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不合格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0人,女生58人,共78人。

体质弱势学生的界限

本文的研究将“体质弱势学生”的界限分为以下三种:①患有先天性疾病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②学生在国标项目测试中总成绩少于60分的。③BMI=体重(kg)/身高(米2)的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外的学生(男生BMI≤14.9,或BMI≥20.3;女生BMI≤14.3,或BMI≥21.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体质弱势学生的测试结果的分析

BMI等级能够反映出人体的营养状态、胖瘦程度以及身体是否健康,但在沙田镇第二小学体弱的学生中,男生、女生体重正常的学生比例是20%和25%,而低体重学生占了所研究对象的大部分,两者比例相加已经达到了45%,女生的低体重现象更为严重,达到了50%。这说明沙田镇第二小学体质弱势的学生的营养状况不佳,身体发育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2.实验前体质弱势学生身体素质机能统计

从受测体弱学生中可以看出,作为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肺活量指数的平均分最低,男生、女生肺活量的不合格率分别是75%和55.17%,而在直接反映身体爆发力、耐力、协调性的50米跑等三个项目中,所有项目的优秀率皆为零,仅有男生一分钟跳绳的平均得分达到合格线,其他项目不及格率都居高不下,表明此次受测学生中男生速度素质和女生的腰腹力量都偏差,呼吸系统机能女生略好于男生。

3.对体质弱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调查统计

人所共知,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各方面发展和提升体魄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体育锻炼,但调查所示体弱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次数保持锻炼1~2次的男生、女生分别是53.1%和44.1%,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能保持在3次以上的学生分别只有14.4%和16.2%,说明大多数学生持有的是低落和被动的参与锻炼的心态,除了体育课上的少量运动,课外几乎很少参与其他的体育锻炼;而且超过一半的学生每次的锻炼时长不足30分钟,32.1%的学生锻炼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之间,仅有9.8%的学生能够达到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要求。

4.对受测学生体质状况处于弱势地位原因的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可以对受测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弱势的原因做出如下分析:

(1)身体匀称程度差、生长发育状况差异较大、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处于亚健康水平。

(2)在形成动作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受到诸如肥胖、体质差、协调性差等先天条件的影响更大,学习过程受挫更易导致这一群体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

(3)缺乏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低、次数少,运动强度明显不足。

以“智慧教育·融合创新”转化体质弱势学生的实践研究

1.以仰卧起坐为例的“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教学(如图1)

2.“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教学实践前后的体质弱势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比

在经过两个月的“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练习后,检测学生的肺活量和50米跑这两项比实验前的成绩都提高了很多,男生一分钟跳绳的成绩变化P<0.01,說明这个项目进步非常大,而且肺活量检测前后的成绩对比也相差很大,特别是在掌握了如何正确吸气和吹气动作后,男女生的成绩蜕变P<0.05,说明“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的体育新教学模式对体弱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有增进的效用。但是耐力方面如50米×8前后成绩提升不明显,原因有二:一是“智慧教育·融合创新”体育教学较为注重运动参与和运动技术这方面,忽视了耐力力量素质的发展;二是新教学模式投入的时间较短,成效提升幅度较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中要注意体弱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均衡发展。

3.“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教学实践前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的对比

从下页图2中可以看出,智慧教育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增强:男女生不参加锻炼的学生分别由32.5%、39.7%下降到10%、8.36%;每周保持锻炼在三次以上的男女生分别由14.4%、16.2%增至65%、66.42%;他们的运动时长也有所上升,单次运动能坚持60分钟以上的男女生分别由10.8%、8.8%上升至50%、64.58%。这表明学生经过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后主动认可运动锻炼能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影响。

结论

“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的课堂教学更能兼顾到体弱的学生,使他们在练习上找到更多的自信心,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外辅导练习,可以避开体弱学生对动作接收慢带来的窘态。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课下的加练巩固,体弱学生付出了努力,追赶上其他同学,有助于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喜悦和成就感,并将其转化为动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小视频的“一对一”课外教学能够针对有需要的学生去辅导较欠缺的知识和技术动作,根据体弱学生课堂上的学练情况录拍辅导的内容以及对动作进行讲解等,这种课下辅导方式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掌握动作,学习效率更高。

课堂融合创新通过学习平台传达知识给体质弱势的学生,让他们多一个学习环境,勤能补拙,这使得他们明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加对自身的学习负责,比常规体育课更能关注到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学习需求,智慧教育课堂融合的体育教学对激发体弱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春枝.打造智慧校园在体育课堂中推进教育现代化分析[J].体育风尚,2017(04).

[2]周铁成.智慧校园环境下“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9).

[3]独姣琴.中小学智慧体育课堂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03).

[4]李波.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标准”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4(08).

[5]柯超杰.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智慧课堂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45).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体质健康全面发展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