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分析

2021-05-30黄毓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

黄毓华

摘要:在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早已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相辅相成。其实践的目的是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活动体驗,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身心发展。在体育课堂中通过屏幕投射的画面能更为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地呈现出活动的意义和内涵。信息化的应用作为幼儿教师传道授业的工具之一,能赋予体育游戏无限的乐趣和活力,把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体育游戏活动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幼儿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园根据参加智慧校园“信息化2.0”校本研修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研,结合体育活动信息化的教学实践编写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健康园本课程,发展科学和可持续的信息化体育教育。本研究对信息化2.0校本研修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并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师;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S1-0094-04

前言

幼儿在3~6岁阶段对外界众多事物充满好奇,而信息技术的使用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学进行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促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保持积极参与的态度,避免单调乏味的教学反应产生,侧面突出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师教学能力展示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教师能全面接收幼儿课堂中反馈的信息,为幼儿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引。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幼儿教师时刻留意孩子在不同运动密度下的心率变化,通过运动手环,实现了运动与信息化的有机整合”,让幼儿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进一步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次实践非实验室实验,因此本次实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属性作要求,使用整群取样的方法,按统计取样要求,将从江门市Y幼儿园中按年龄段各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30人为研究对象,各年龄段分别设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经过江门市Y幼儿园两个文化程度、性别、教龄相一致的专职体育教师组织信息化体育活动教学。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评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现状与对策

1.江门市Y幼儿园体育活动信息化的应用情况

江门市Y幼儿园始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引领园本体育课程研究,以游戏为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教学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综合利用园内信息化技术工程,建构了一套充满游戏、愉悦、体验式的“体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课程资源库,实现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发展的目标,通过设立信息化体育教学实践园本特色课程,深化并推进幼儿体育信息化教学。在园内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活动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在信息化实践中则多为音频声带、有趣动画、精修图片等,因这三种类型也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法,所以通过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体育活动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剪辑、音频素材等,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中我们发现,课件及音频的使用率最高,课件的展示能更好地突出课堂氛围及故事情节开展,而音频则使幼儿更快地融入体育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和兴趣,课堂中在音乐的调动下,幼儿根据音乐的节拍有韵律有节奏地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这在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三大引领助力信息化体育活动的实践应用

(1)教师专业化引领

从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活动,把信息化的教学应用纳入平时园内一日生活中。另外,幼儿园要创造机会,安排班主任、副班及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敢于尝试运用相关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要求每一名教师掌握幼儿健康领域基本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开展好每次的体育活动。

(2)课题提升化引领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我园作为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积极响应《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大力进行智慧校园的改造,除了全园覆盖无线网络、各班增添小度教育智能屏,还增设了一间智慧教室。为了使智慧教室能发挥最大作用,我园结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制订我园试点校的校本研修计划,通过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应用研究”利用智慧教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体育活动实践应用能力。另外,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园共享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全园覆盖,在提高体育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做到多渠道健康领域的学习,提升整体的信息化价值。

(3)家园同步化引领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幼儿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实现家园共育成为促进我园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家长可通过网络及幼儿园搭建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行线上体育资源的查阅及学习,这一信息化举措克服了环境及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服务幼儿学习。例如,在疫情期间,我园举行的小小足球趣味运动会,从信息化实践中充分凸显家园共育的作用,为家园之间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幼儿能在线上参与足球小游戏,跟着老师在线上一起跳韵律操、做足球球感的锻炼、家庭自制游戏玩具等。

3.信息化体育活动实践应用的分析

(1)信息技术的融入凸显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而在现实教学中幼儿大多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难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如果使用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幼儿的情感健康发展,而且可以让幼儿的学习动力不断地持久、深化,更好地发挥幼儿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支持。体育教学一改平常枯燥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引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学习,幼儿也更好地掌握体育活动的动作技巧,那么教师的满足感又能促进教师进一步发挥主导的作用。

(2)信息技术的融入使体育活动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布鲁纳曾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不如情境化的教学那样直观、深刻。由此可以看出,以情境作为导向的课堂模式在学前教育及幼儿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智慧教室的信息应用中,教师可将屏幕画面、音频及网上的视频资源作为情景教学的载体让幼儿在情境导向的环境创设下开展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在实践中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迅速融入到情境故事当中,代入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认知和记忆,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以信息技术运用的游戏情境为导向的幼儿足球教学能够吸引更多的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足球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获取良好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信息化情境课堂提倡“学以致用”,视频画面真实地把活动开展的实践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要注重为幼儿创设出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使幼儿能够置身于欢乐的环境当中,充分地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也让他们的品德和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大班级足球体育活动《森林大冒险》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情境化教学,幼儿在足球体育活动中根据屏幕出现的游戏画面情节变化,积极主动参与角色扮演,通过自己学习怎样带着小足球到森林里冒险,真切体验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得成就感。在足球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呈现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脚内侧运球的方式带着小足球跑起来。活动从大班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多媒体中设计了让幼儿在见到屏幕有小动物或听到对应动物的声音时注意躲闪和避让,爱护我们的小动物……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引导,让幼儿身临其境,原滋原味地体验足球体育游戏带来的愉悦感。

(3)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每一名幼儿对信息技术都很感兴趣,在体育活动中,跑、跳、投等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动作技巧,在信息化情境教学中融入力量、持久、平衡、灵敏、协调等动作技巧的练习,可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乐此不疲。我园在进行相关的动作测试时,按不同的年龄段各分两组,一个是对照组,另一个是实验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动作技巧的学习以及测试,而实验组则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让我们观察各年龄段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下面是小班级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分析,3~4岁小班级以力量与持久力测试的立定跳远为例(如表1),虽然在0.50米至0.60米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布还是相对均匀的,但到后面0.60米至0.75米差距就渐渐拉开了,明显是接受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体育教学实验组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掌握的动作要求、动作技巧更为有效果。而4~5岁中班级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以平衡能力测试前脚掌走为例(如上页表2),大班级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以灵敏与协调的绕障碍跑为例(如上页表3),中班级与大班级同样是从中间的分值区间看出,在幼儿进行动作技能技巧测试时,还是运用信息技术下的情境教学对幼儿速度及体能素质各方面的提高尤为显著。

(4)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塑造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个性培养,不但有利于营造幼儿的健康心理,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体育的实践活动则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运用信息技术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良好品格和自信心,消除孤僻、畏缩的行为。以中班级对照组与实验组个性评价测试为例(如表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活动的实验组在个性评价的高分段人数比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多,这说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5)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兒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决定了幼儿接受的体育学习内容相对的粗浅,并且幼儿的注意力相对分散,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爱好、兴趣创设环境吸引幼儿,让幼儿参与学习思考,从而达到智力开发的效果。以大班为例,将接受过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和受过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实验班两班进行课后智力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过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实验班无论是总分还是平均分都高于以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实验组更好地达到智力评价指标,比对照班略胜一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活动中对幼儿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信息化体育教学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创新、发展“园本体育课程”的内涵与形式,帮助本园幼儿在体育活动锻炼中感受到愉悦,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格,磨炼意志,从而让幼儿爱上运动和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使运动成为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为其打造幸福健康的坚实堡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06-29.

[2]陈桂生.学前教育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2(05).

[3]刘馨.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笑梅.影响情境教学的心理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3):28-29.

[5]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谭星.幼儿园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曹中平.幼儿游戏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37-339.

[8]葛汝霞,魏秋红.幼儿园体育的科学性与游戏性[J].现代家教,2003(05).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