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意蕴

2021-05-30吴荣玲

学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教材选取劳动题材课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语文学科对劳动题材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和崇尚劳动的优良传统;语文教材中劳动教育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未来合格的劳动者所必备的素质,以及劳动课程的人文审美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劳动课程;教育意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三大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学必须承担“传道”的重要职能,故语文教材选取了部分叙写劳动、讴歌劳动精神的课文,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等观念。下面就语文教材中有关劳动题材课程的教育意义尝试进行初步探讨。

一、劳动题材课程学习的个人发展价值

语文课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个学段都选取了有关劳动题材的课文,为适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涉及到此类题材课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明确劳动育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以教传道,以课育人的目的。

(一)劳动为了生存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生存活动,劳动活动自然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之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悯农》,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观刈麦》这三篇课文将劳动场景分别置于炎热或严寒环境下,从而突出劳动者劳动的艰辛寒苦和无奈,学生通过学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有炭贱愿天寒”“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等诗句,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劳动的辛劳和不易,由诗中“谁知盘中餐”“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子可知劳动者又不得不劳动,因为劳动所获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唯一途径;而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则告诉学生好逸恶劳、慵懒不作必致死亡的道理,用童话形式从反面揭示了劳动是活命的不二手段。虽然每篇作品的创作意图各别,但劳动辛苦是为了生存需要的主题是一致的。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就要预设“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这一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意义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二)劳动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及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之《骆驼祥子》等作品中的主人公“父亲”、愚公、杜小康和祥子都是劳动者,都用劳动来实现或证明自身的价值。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拼其一生努力,毕其一生辛劳造成九级台阶新房,用高台阶来证明其人生的价值;愚公“年且九十”还要率领子孙三代凿山开路来实现其规划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远大目标,而对耻笑他年老无用的智叟,愚公用发展的眼光对其进行批驳,并坚持自信挖山不止,最终实现了移山的目标,证明了他老而不朽老且弥坚的人生价值;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中途辍学随父亲杜雍和放鸭野芦荡,用稚嫩的肩膀和父亲一起扛起了家道中兴的重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磨炼意志,雪白的鸭蛋证明了他劳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风雨中的祥子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力气,在城里买车赚钱来实现其人生价值,虽然时代弄人,让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撞得支离破碎,但他努力的过程证明了他被扭曲的人生中挣扎的意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所书写的世界正是一个由劳动者创造的新世界。教材选取这些课文的用意是要告诉学生劳动是实现人生價值的最基本手段。教材选文用意明确,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明明白白,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它转化为学生的认知。

(三)劳动蕴育着创新思维和科学创造的潜力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鲁班造锯》,部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这几篇教材无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鲁班造锯》讲述鲁班上山砍树茅草割破了手,从而产生灵感而发明了木工工具锯的故事;庖丁因十九年解剖牛的实践,使他弄清了牛的全身筋骨构造,故能目无全牛,解剖牛的过程能做到闭目进刀而游刃有余;郭橐驼种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故而“使木寿且孳也”即郭橐驼能够顺应树木的生长习性,所以他种的树活的长久而长得快。这三篇课文从三个不同侧面讲述了一个同样的道理:劳动的过程能让劳动者认识事物的规律,劳动的经验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劳动能让劳动者在劳动之余思考劳动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去发现好的方法改造劳动工具,寻找提高做事效率的捷径,改进人们的劳动方式,促进技术发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优秀劳动者袁隆平的事迹被选在《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工匠精神选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等,从不同角度突显劳动对发明创造的意义。以上教程无不证明劳动中孕育着创新思维,劳动者是科学创造的潜在对象的道理。如果说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价值”两点属于劳动的基本意义,那么“创新”“创造”思维则是劳动所带来的高附加值的意义。教师的教学要与教材编者保持统一思想和同一认识,要让编者意图有效转化成学生的认知: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科技创新的能手。

二、劳动题材课程学习的社会教育意义

语文教材中的劳动题材课程,教师通过设计定向教学目标和课堂有效引导,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的直接意义,还能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间接的增长人文知识,帮助理解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这可能是我们教学劳动类题材作品的间接意义。

(一)学习劳动题材课程了解历史背景,理解课文的人文意义

《卖炭翁》、《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悯农》的作者李绅都是唐代中后期作家,我们学习他们这三篇诗文,就能了解唐中后期社会矛盾复杂,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知识。《卖炭翁》揭露了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而宫市这个毒瘤是宦官专政滋生的产品,《观刈麦》是作者做县官时有感于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作,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悯农》反映唐后期宣武混乱年代因藩镇割据战乱导致农民异常艰辛的现况。两位作者皆用优秀的诗歌形式反映了时代的声音,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安史之乱”后的唐中后期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给国家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给普通劳动者带来了难以言说的艰辛和痛苦的史实,也明白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内涵。《骆驼祥子》则塑造了一个从老实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的祥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他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而袁隆平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农民科学家,是因为他生长在社会主义特别是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所以学生通过课文的对比学习就会明白:时代的不同造成了劳动者命运的迥异,劳动者始终处在阶级矛盾和历史进步的风口浪尖上的道理。教材选取这类劳动题材课程不也能让学生明白其人文价值的意义吗?

(二)学习劳动题材课程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法国小说,,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是战国初期《列子·汤问》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两篇作品创作时代相距2000多年,两位作家又属于中西不同国度,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顽强地种树,最终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后者讲述愚公带领子孙三代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移山开路,最终感动天帝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故事。两篇课文都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种树的牧羊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使他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愚公移山”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屈服于自然威力,有移山填海的伟大魄力和坚定意志,希望移走门前两座大山造福子孙后代。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思想;前者从修复自然,后者从人定胜天的两个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可以对比阅读、综合教学,让学生理解教材选文用意: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互为表里的道理。特别是面对当今世界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沙漠化,全球变暖等自然环境问题,我想这类题材课文选用和学习就更具现实意义。

三、劳动题材课程教学的独特审美意义

语文学科中关于劳动题材的课文里有些是文学名篇,作品既富有丰富的社会意义,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关于劳动的知识和意义,还能受到独特的审美熏陶。如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部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经·芣(fú)苢(y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等课文。学习这类名家作品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織,却也不闲着,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写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笔调清新,读来意趣横生。《诗经·芣(fú)苢(yǐ)》描写劳动场面:春天,平原旷野,风和日丽,成群的妇女,高高兴兴地采着芣苢的嫩叶,和唱着“采采芣苢”的歌儿。生活虽然艰难,劳动却带来了许多快乐。

《归园田居》(其一)诗人从“晨兴”起一直劳动到“带月”归,应该很劳累吧,但我们读不出“劳累”,反而读出了闲适和惬意!因为辞官不做的陶渊明骨子里埋藏的是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潇洒与不羁,诗中不自然就流露出来闲适惬意的生活情趣。《庖丁解牛》则道出了劳动和审美直接融合的可能性。庖丁经过多年的实践磨练,解牛之技转化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活动,“游刃有余”的解牛过程,劳动成为节奏有度、情趣盎然的艺术活动,由“技”入“道”,此时,劳动与审美紧密相融在一起。“劳动创造了美”,文人的诗文诠释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文学作品借对劳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特有的生命体验,学生阅读能得到独特意趣和审美感受。

教材中有些劳动题材的课文审美表达较为含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领悟和欣赏。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李森祥小说《台阶》,讲述了“父亲”终其一生勤苦奋斗造成九级高台阶新屋的故事。种田、砍柴、捡屋基卵石、编草鞋、背青石板……劳动者“父亲”一生没日没夜都在从事这些繁重劳动,当九级台阶新屋建好后,“父亲”的身体却垮了。学生可能读不懂教材的审美价值取向,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启发学生从“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上去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台阶”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父亲”是在用它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奋斗终生,“父亲”追求的不仅仅是改善住房条件“住新屋”的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追求提高自己经济地位的“精神”享受。这层意思可以从解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中得到理解,即劳动之美还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之中。再如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部编版七下),相对于《台阶》中的艺术形象“父亲”,老王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杨绛在文中真实的记录了老王思想落伍、生理缺陷、栖所寒酸、生活孤苦等现状,如若不加解析引导,学生可能只会对老王同情,甚至对其外在形象产生厌恶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教材的具体内容:送默存看病,临终送鸡蛋、香油等,用具体材料分析把握老王的内在精神品质:善良,从而让学生领会“善”即“美”的内涵。部编八年级下“课外古诗文诵读”诗经《式微》通过描写劳役者的悲歌,反映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故事。日落天黑,奴隶们还要在露水和泥田里劳作,怨言发而歌其事。因为历史的横断和时间久远,学生对《诗经》的文字产生阅读隔阂和审美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吟咏诱导来体会奴隶们在繁重劳作中产生的怨恨,从而理解古典诗歌“劳者歌其事”的质朴之美。

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利用好这类课程深度挖掘其内涵意义,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让其明白课文的教育意义。教师还要能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近生活,让他们关注身边的劳动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激发其热爱劳动与参加劳动的热情,让劳动观念尽早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总之,语文教材中劳动题材的课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语文教学要按照新的教育形势和理念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劳动,重视劳动,热爱劳动,歌颂劳动;培养劳动光荣,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英雄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未来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作者:吴荣玲,合肥市海顿学校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语文教学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