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立德树人”的教学实操

2021-05-30谢明君

学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立德树人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该目标下统筹语文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内容。以《故都的秋》为例,通过总体的把握,恰切的角度,精选的素材,密切的关联与创造性的课堂实践活动,建构起教学实操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直接关联。

关键词:立德树人;故都的秋;生命深味

*本文是2020年度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编教材落实立德树人课堂实操性研究”(项目编号FJK008)的研究成果。

“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我国当今教育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以《故都的秋》为例建构起语文教学中单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教学实操策略,逐层呈现《故都的秋》在教学实操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教材分析”旨在通过对文本全局的分析与把握,来为后面的环节张本;对“切入角度”的理论分析则通过深挖文本的主题,来建构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联系。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呈现实操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教材分析与理论阐释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也是高中教材中的经典,2018年试行的新教材再次将它选入。《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成为高中的传统选材,那是因为作者用“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几幅意蕴深厚的意境,精准地传达出“清、静”的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内心“悲凉”的心境,把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郁达夫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写作时,他居住在故都的深处,他用简淡的笔触描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身处秋天里的那种恬静中带有悲凉的心态。文章描写的秋景底色是悲凉的,然而在这份悲凉中,作者通过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描写,让故都市井中的一幅幅秋景图显得是那么的悠然自得。《故都的秋》语言清新中含着淡远,典雅中间有世俗,两者浑然一体,难辨彼此,显示出了郁达夫深厚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体现着其散文的独特个性和审美价值。

《故都的秋》在情感表达上,在作者对“故都的秋”充满赞美与眷念中,也流露出一些淡淡的悲凉。正如文中所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也是个“文人学士”,观秋、写秋时,也免不了那份悲凉,“秋的深味”实际上就是人生的深味。

《故都的秋》落实“立德树人”的切口,经过反复考量,仔细研磨,确定为:“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

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命会遭遇不同的境况。人的生命与其他形式的生命之区别在于,她富有感知,她随时都可以感知到周遭的变化。周遭的变化刺激着生命的主体,让主体对生命就有了不同的体验,或幸福,或悲苦。

主体对外界刺激常常会做出模式化反应,不同的外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模式化反应。

春天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草绿水碧,天蓝云白,鸟语花香,空清气爽……人之于这样的“况遇”,模式化反应是:愉悦、快乐、幸福……

到了秋天,西风瑟瑟,冰霜披拂,万物凋敝,落叶漫卷,草枯木燥,哀鸿一片……人之于这样的“况遇”,模式化反应是:哀婉、忧伤、悲苦……

然而,人生之境遇不都是“春暖花开”,很多时候还要遭遇“秋风瑟瑟”。人生要获得更多的价值、更多的意义和幸福,就必须突破生命对境遇的“模式化反应”,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秋风瑟瑟”。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秋天在欧阳修眼里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于是他感叹道:“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可是,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却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于是他感叹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陆游看到凌冬而开的梅花时,他的感觉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同样看到了凌冬而开的梅花,但他的感觉却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毛泽东同志总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突破人对境遇的“模式化反应”。能够积极面对人生遭遇的“秋风瑟瑟”,于是他就得出了乐观的结论,从而改变人生的走向与走势,改变人生的命运。在革命遇到“秋风瑟瑟”走入最低潮的时候,很多人都为革命焦心忧虑,甚至怀疑,毛泽东却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在眼前時,毛泽东看到的是其未来的“燎原之势”。这就是毛泽东总能乐观地看待事物的高贵品格。

高中生处于青春少年时期,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遭遇“秋风瑟瑟”般的境况是在所难免的。如何面对“秋风瑟瑟”般的人生境况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课题。那么不妨学学毛泽东同志,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遭遇的一切,这会给人生实现价值、让人活得更有意义、让生命拥有更多的幸福,增加不少的机会。

二、教学实操中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坚守的原则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出后,不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的具体内容体现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中。因此选择落实“立德树人”切口时,必须坚持与之关联起来的原则。本文选择的“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切口与它们关联的情况分析如下。

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之一是“人文底蕴”。“人文底蕴”中有“人文情怀”,其具体内容为: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选择“人生况遇”和“人生深味”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切口,直接关照了其中的“人文底蕴”之“人文情怀”的要点。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自由”一词,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人的意志自由”是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由”为前提的,没有人的“存在和发展”,“意志自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便涉及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把握生命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存在和发展”,如何获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生命教育是教师实施“立德树人”的永恒主题,是“立德树人”中的最高境界。选择“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作为切入口链接的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之“存在和发展的自由”的要点。

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教授《故都的秋》一文,选择“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作为“立德树人”的切入点,链接的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之“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的要点。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和领悟《故都的秋》流露出的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引导学生去认知生命,促其对生命的觉醒,培养其把握自己生命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实操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在实操中落实“立德树人”,仅有课文里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立德树人”的素材延展开去,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操作者选定的“立德树人”切口服务。

本篇选的是欧阳修的《秋声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又选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还选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落实“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这两个关联“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供实操者参考。

第一,讲授法。在品读本文的主题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作出点拨,然后把“人生况遇”和“生命深味”的有关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

第二,讨论法。讨论问题一:反复阅读课文倒数第3段,找出你认为蕴意丰富的语句,并说出你体会到的丰富内涵。讨论问题二:文中“秋士”“秋的深味”等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讨论后,教师再给予指导与解说。

第三,研究法。教师把“素材延展”中的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联系本文,以“在《故都的秋》中我读到了生命的深味”为题,写篇讨论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点拨。

(作者:谢明君,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立德树人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