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析考题唐诗《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2021-05-30章晓勤

学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摘要: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题选用《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此提出新解。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陆龟蒙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题选用了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但高考答案并未给出这首诗详细权威的解读。近读刘文山老师《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试析》(《語文月刊》2020年第10期)一文,受益匪浅。但笔者对本诗的解读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现将拙见奉上,兼与刘文山老师商榷,并请各位同仁方家不吝赐教。

为叙述方便,抄录原诗如下: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人称“皮陆”的唐代诗人陆龟蒙和皮日休友情笃深,两人交往唱和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当时,皮日休在苏州做官,陆龟蒙在苏州隐居,一仕一隐,一唱一和,是诗歌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交往的时间不到两年,唱和之作竟然有六百多首。他们经常一起游山玩水、弈棋钓鱼、饮酒赋诗,苏州的大街小巷、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更留下了优美的诗篇。皮日休调离苏州的时候,陆龟蒙把他们唱和的诗篇辑为《松陵集》。《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便是其中的作品。这里有必要把皮日休的原诗奉上: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皮日休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鲁望(鲁望是陆龟蒙的字)啊,春天到了,你去野外多多寻找景色吧,我生病了,只能闭门在家,写下这首诗寄给你。我们约好日期结伴到郊野相见游玩,一半是因为美景,一半是因为诗歌,但是我生病了,你就不要等待我了,自己出去玩吧。随意地高戴着乌纱帽,露出前额,潇洒地在竹林里穿行;随意地披着白色的夹衣,在山野间追寻采摘肥厚的灵芝。展开几卷古旧的诗书来阅读,要不就下棋、垂钓,再用几升菰米,来一次别有风味的野炊吧,我生病了,不能陪你一起游玩,你也不用挂念,回家的时候,你就折一枝山樱花寄给我吧。

笔者这里的解读与刘文山老师有些不同。刘老师认为“不待期”是不约而同,笔者认为是等不到约定的日期。纵观他们唱和的两首诗,皮陆二人应该是先约定了一个春游的日期,因皮日休眼疾不能赴约,才写下这首诗寄给陆龟蒙。颔联和颈联是想象陆龟蒙春游的情景,或者是替陆龟蒙安排春游的日程。刘老师解读颔联“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的意思是:“把乌纱帽随意地挂在竹枝上,穿着白色夹衣徒步涉水到对岸去采摘灵芝。”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此联中“岸”“趁”二字比较难解。查《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岸”字有“岸帻”词条,意为把帻(一种头巾)掀起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不拘束。“趁”字在古籍中多表示追逐,引申为往、就,诗中解释为“采摘”当然是可以的。把“岸”解释为“徒步涉水到对岸”就望文生义了。另外,刘老师文中说,“‘任岸穿和‘从披趁形象写出朋友们的洒脱不羁”,“任岸穿”和“从披趁”的断句也不够准确,应为“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任”“从”都可以解释为“随意”。

再回到陆龟蒙的诗。“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中的“失”“期”,自然就是不能按期赴约的意思了。“春城醉上”可理解为“醉上春城”。皮陆二人不仅约定了日期,还约好了要尽兴饮酒,不醉不休,然后登上城墙,欣赏春天的美景。再看第二句“下帷裁遍未裁诗”。“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下帷”典出《史记·儒林列传》,原文是“下帷讲诵”,是说汉朝的董仲舒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不受外界干扰,专心教授学生。这个注解不无道理,但搜索“百度汉语”等多个权威引擎,“下帷”还可以引申为“闭门苦读”,南朝梁任昉《赠王僧孺》:“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唐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这两处的“下帷”都是“闭门苦读”的意思。联系全诗,似乎“闭门苦读”这个解释更为合理。陆龟蒙痴迷文学,还喜好农学,查阅有关他的资料,也未曾见到他“传道受业解惑”的记载。“下帷裁遍未裁诗”应该是说闭门苦读作诗,但也没作出一首好诗来。皮日休因病失约,陆龟蒙并没有自己去春游,而是“杜门”作诗,一方面可以看出两人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陆龟蒙对作诗的痴迷。

刘老师文中说,“至于‘下帷此处固然是指教书,但指的却不是作者自己,而是皮日休”。南师大钟振振先生也认为是指皮日休(写诗)。对此,笔者更不敢苟同,姑且认为“下帷”指教书,但教者断然不是皮日休。原因很简单:皮日休因患眼疾,既然无法赴好友陆龟蒙春游之约,又岂能“忙于教育子弟、裁度人才”?“裁诗”也不可能,因为“裁诗”用眼量会更大。所以前两联的主语应该是陆龟蒙,而不是皮日休。你(皮日休)既然不能赴约,我(陆龟蒙)就在家读书作诗吧,作不出好诗,那就读好诗吧。“因吟郢岸百亩蕙”的大意是,于是吟诵楚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郢”是楚国的都城,靠近长江,故说“郢岸”。“欲采商崖三秀芝”中的“商崖”注解说是“泛指山崖”,似乎也不够严谨。这里的“商”应该是指商山,这涉及到一个典故“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的四位隐士,他们隐居在商山,须发皆白,故称之。“商山四皓”在商山过着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欲采商崖三秀芝”当然不是说陆龟蒙想要采摘“三秀芝”,而可能是吟诵学习“商山四皓”的这首《紫芝歌》,写出像《离骚》《紫芝歌》这样的好诗来。当时陆龟蒙无官可做,隐居在苏州,他是读《离骚》《紫芝歌》来明志,而且这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诗歌创作。

第三联“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又是什么意思呢?前两联是写陆龟蒙自己的,友人不能陪自己春游,那就在家作诗吧,作不出好诗,就读好诗。第三联开始劝慰皮日休。“栖野鹤笼”意思是,本该栖息在野外的鹤却被装在笼子里,喻指皮日休在苏州为官,身受束缚,难得自由。陶渊明“久在樊笼里”也是这个意思。皮日休在另一首寄给陆龟蒙的诗中写道:“两鹤思竞闲,双松格争瘦。”两人就像两只鹤,竞相对比谁的生活更加悠闲。皮日休这只身在官场的笼中鹤,既然不能像陆龟蒙那么自由自在,那就把笼子编织得寬松一些嘛(宽使织),让自己更自由一些嘛。陆龟蒙在这里劝慰皮日休:操劳公务,“心为形役”,容易生病,要放松身心,尽快恢复健康。下一句“施山僧饭别教炊”是劝说皮日休不要杜门不出,方便的话就到周边的山寺布施僧人的饭食,别让僧人们再自己做饭。(如果因眼疾不能亲自去,就差人去吧)苏州寺庙众多,皮陆应该经常游历。皮日休曾隐居佛教圣地鹿门山,还自号鹿门子,可见他与僧人的渊源。布施僧饭,积善行德,皮日休的病也许会好得更快一些。

尾联“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结合注解可知,皮日休是眼部有疾。尾联陆龟蒙继续宽慰皮日休:放下公务,出门走走,布施恩德,再请名医(有许多高僧精通医术)疗治,就一定能恢复健康,不用担心江畔百花不满枝头。也许会错过“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盛大花期,但陆龟蒙相信皮日休目疾很快就会痊愈,他们一定还能赶得上今年的江花烂漫,春色满枝。

皮陆二人的唱和诗,类似于书信交往,两位挚友一唱一和,互通讯息,彼此关爱,惺惺相惜,其情深意重着实令人感动。

本文对皮陆唱和之作的解读迥异于刘文山老师,也与其他相关解读文章有很多不同,不当之处恳请刘文山老师及各位方家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章晓勤,安徽省铜陵市铜陵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呼唤高考名句默写题的改革
抓文体特征 重整体感知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索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学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高考语文课堂复习的指向性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