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视听美感,体验时空变幻

2021-05-30吴昊王欣欣

学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穆旦中学生

吴昊 王欣欣

摘要:穆旦《我看》是首次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诗,阅读难度相对较大。从视觉与听觉美感的结合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变幻两方面来指导学生细读,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细读法可以广泛应用到中学新诗教学中去,从多角度对新诗进行鉴赏,逐渐提高学生阅读新诗的能力。

关键词:穆旦;《我看》;中学生;现代诗细读

*本文系2020年廊坊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专题式新诗教学研究”(项目编号:K2020-17)阶段性成果。

统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该单元为学生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现代诗,体验诗歌的感情基调与意象,并通过小组互动或与教师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通观该单元所收录的现代诗作品,穆旦《我看》属首次进入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难度相对较大。故本文尝试结合穆旦生平与创作经历,从视听美感、时空变幻的双重角度来细读该诗,并试图以此诗为例为中学生提供细读现代诗的方法。

一、视觉与听觉的美感

《我看》这首诗的题目就向读者暗示了主题指向:通过抒情主体“我”的眼睛去“看”。“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阅读前两节,读者最直观的感受或许就是诗中充满一系列与“自然”有关的意象,比如“春风”“青草”“飞鸟”“晴空”等。这些意象本身就给人以生命的气息,而作者穆旦在动词的使用、意象的组合方面又颇为用心,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动态的视觉美。例如在第一节中,穆旦用一个“揉”字,就刻画出了青草在春风中起伏的场景,并巧妙地将拟人、比喻两种手法相结合,把青草的“低首又低首”比作“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强化了视觉的“动”。在第二节中,“我”的视角从低处转向天空,看到了“飞鸟”被“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了“流云慢慢地红晕”。“红晕”还和第一节的“绿潮”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感更为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我看》中的画面感并不是穆旦的凭空想象。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6月,此时距离“七七事变”已近一年,穆旦跟随清华师生经过艰苦跋涉,到达云南。因昆明的西南联大校舍尚未完全建好,穆旦等师生只好暂居蒙自。在蒙自,穆旦参加了“南湖诗社”,他经常在湖边漫步,湖边的风景,便成为他写《我看》的灵感:

有多少次,在课余,在南湖边堤岸上,穆旦独自漫步,或者与同学们一起走走,边走边愉快地聊天,时不时地发出笑声;或者一天清早,某个傍晚,他拿着一本英文书—惠特曼《草叶集》或者欧文《见闻录》(W. lrving:The Sketch Book),或别的什么书,到湖上静静地朗读……这些就是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自然风光融入心灵,他那么巧妙地描绘了南湖景色。[1]

南湖的美好景色使西南联大的师生暂时与战争相隔绝,也使得穆旦20岁的年轻心灵得到抚慰。他在南湖发现了“风景”,并将其写入诗中。穆旦常被认为是一位“现代”诗人,但从《我看》这首诗来看,穆旦的作品其实并不缺乏“中国性”。因为《我看》中的“风景”书写,对视觉氛围的营造,正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诗画”传统的承袭。并且,穆旦对动词的巧妙运用,也近似于古典诗歌的“炼字”。

《我看》还富有听觉美。这首诗共五节,前四节每节四句,偶数句句尾押韵,比如第一节中“草”和“潮”押韵,第二节中“里”和“地”押韵,第三节中“画”和“发”押韵,第四节中“息”和“逸”押韵。第五节共六句,第二句尾字“游”与第四节尾“流”押韵,第五句尾字“里”和第六句尾字“熄”押韵。这样的音韵设置,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并具有爆发力,让读者感受到诗句间蓬勃的青春力量。此外,穆旦还善于运用语气词和标点符号,诗中多次出现“哦”,但后面承接的标点符号却大不相同:第一个“哦”出现在第三节开头,后面承接逗号,随后的语句是“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语意与语气词、标点的结合,给人舒缓的阅读感受;而第三节开头的“哦”承接第二句“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而来,后面使用感叹号,加重了语气。这样,同一节中便出现轻、重两种语气的交替,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第六节中也有类似的运用,第一句中连用两个“去吧”,皆以逗号承接;“哦生命的飞奔”,“哦”后面不加标点,使语气显得紧凑,也体现出“生命的飞奔”的急促。

由上所述,穆旦《我看》体现出穆旦作品的“感官性”特点:诗句中呈现出的视觉与听觉的美感,来源于穆旦青春心灵的直观体验;同时,视觉和听觉的效果,又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走进穆旦的心灵世界。

二、时间与空间的变幻

除了视觉与听觉的美感,《我看》还能让读者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变幻。第一、二节所涉及的场景主要为空间的变幻,由平视的“青草”转向仰视的“飞鸟”。第三、四节主要描写了时间的变幻。首先,诗句中的一系列时间标志词,形成了今昔对比,如“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与“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形成对比,“远古”与“如今”形成对比等,使读者跟随穆旦的视线,不断地回顾过去,又不断地审视现在。

然后,这两节中的今昔对比还体现在“我”与“你”的关系中。教材中提示学生思考:这里的“你”指什么?如果联系第一、二节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就可以知道第三、四节中的“你”指代大自然。大自然是永恒的,从久远的过去一直延伸至现在,于是“我”只能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虽然“远古的哲人”曾向“你”舒出“詠赞的叹息”,但“他生命的静流”也只能“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由此可见,相对于古老的大自然,人类的存在只是短暂的一瞬,大自然“丰润的生命”与人类“生命的静流”形成对比,“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与“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形成对比。

既然穆旦意识到人类在无限的自然面前是渺小的,那他又将作何反应呢?第五节给出了答案。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全诗的升华。这一节中又出现了“你”,但这里的“你”已不是指大自然,而是抒情主体“我”的化身。这一节中的“生命”也不再是随季节的起伏而“飘逸”的“静流”,而是在“飞奔”“漫游”中化静为动,呈现出自身的活力与生机。不仅如此,在第五节中,作为抒情主体的“我”与作为客体的自然合为一体,古老而永恒的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已经消除,实现了时空的融合。正如詹丹所说:“那种在自然中湮灭主体的古典的欢乐和忧戚,那种把主体的感情投向自然的‘枉然举动,此时不知不觉地隐退了。自然不再是人化的自然,人也不再是需要一味赞咏自然的人。那种贯串自然的生命力,也同时充盈着人的身体和灵魂。”[2]“我”热情地拥抱自然,并跟随着自然的节奏一起前行:“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吹熄”。作为一个20岁的青年人,“我”的青春生命在诗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季节燃起花朵”一句,给予读者阅读的快感。

《我看》呈现出的时空变幻,以及“我”与“你”之间人称的变换,在穆旦后续的作品中仍然有所体现。在教学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穆旦的另一首诗《春》(作于1942年2月),进一步体会穆旦诗作中时空变幻、人称变换的魅力,并感受穆旦对生命意识的张扬。

三、细读法在中学生现代诗阅读中的应用

上文以穆旦《我看》为例,论述了现代诗细读法的两个角度:视听美感、时空变幻。前者可视为直观的审美体验,后者则涉及客观的审美分析。由此来看,现代诗细读法并不神秘。虽然因为年龄、阅历等原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有限,但只要掌握了细读法的一些窍门,中学生也可以像专业诗歌研究者一样,能够独立阅读现代诗作品,并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成为“理想读者”。

在传统的诗歌阅读中,“知人论世”法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诗歌解析文章的开头都会先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并引导学生通过诗人生平了解诗歌内容。但问题在于,自主欣赏诗歌需要独立的审美体验,一味依赖“知人论世”法,显得有些刻板。并且,如果在不熟悉诗人生平、又不允许查资料的情况下(例如考试),“知人论世”法就会失去效用。因此,“知人论世”法可以视为细读法的重要补充,但无法替代诗歌细读。

如前文所述,细读一首诗,第一眼看到的是标题。有时,标题已经揭示了全诗的主题,但也存在大量标题与主题无关的现代诗。所以,通读全诗是十分有必要的。细读现代诗可从多个角度入手,比较常用的有:一、查找诗歌中的核心意象,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二、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特点(节奏、押韵、标点运用等);三、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分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四、找出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进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风格的作品,采用的细读方法也不尽相同;几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只用一种方法,使用顺序也较为自由。

有些中学生刚接触现代诗,担心“误读”,以至于和“正确答案”“诗人原意”“教师解读”等“权威”不一致。其实,对于许多现代诗而言,“诗无达诂”或许是常见的现象。多种解读视角的并存显示了现代诗诗意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以及诗人思维和经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意图在诗歌中找到“定论”的做法也许是不必要的[3]。并且,在如今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生阅读现代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文学情怀,提高人文素养。教师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生在阅读现代诗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强求学生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此外,学生在阅读现代诗作品时可以多与同学交流,在讨论中碰撞灵感的火花。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多读一些诗学鉴赏文章、著作,如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孙玉石《新诗十讲》、段从学《新诗文本细读十三章》等,对深入掌握现代诗细读法是大有裨益的。

从现代诗细读的角度来说,穆旦《我看》其实还有更多读法,这也体现出现代诗细读的可能性与魅力所在。一方面,教师要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细读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对于现代诗歌作品的见解,并尝试形成书面文字,进而自主阅读、创作诗歌。可以說,现代诗细读法的推广,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瑞蕻:《南岳山中,蒙自湖畔——记穆旦,并忆西南联大》,《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6-177页。

[2]詹丹:《〈我看〉和看“我”——读穆旦一首诗的札记》,《语文学习》2019年第3期。

[3]吴昊:《当代诗歌细读的可能性——读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

(作者:吴昊,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王欣欣,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责编张应中]

猜你喜欢

穆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穆旦诗歌研究评述(20世纪40—90年代)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穆旦诗编年汇校》的意义
穆旦《我看》(节选)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穆旦传”的现状与价值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