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体验的空间构形设计策略
2021-05-28蔡嘉奕梁帆
蔡嘉奕 梁帆
摘 要:巴塞罗那德国馆是现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由建筑大师密斯设计,他采用了“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文章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为调研对象,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空间体验的空间构形设计策略。
关键词:德国馆;设计策略;商业空间
一、德国馆建筑实体前期调研
(一)巴塞罗那德国馆概述
作为现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国国家馆的选址最初并不在西班牙民俗村坡下的角落里,而是与法国馆共享场地。密斯于1928年6月7日与9月19日先后两次到访巴塞罗那才选定了如今所在的位置。从新场地的确定到场馆建成开幕,密斯和他的團队只用了短短9个月,而根据密斯档案馆的记录,德国国家馆的实际建造时间更是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使得德国馆的设计、选材、施工、收尾等工作都异常紧张、意外频出,开幕时仍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记录性资料也不够完整。即使如此,该作品在现代建筑史中里程碑意义依然无法撼动。
然而德国馆仅仅是一座临时性场馆,以至于在世博会结束之时,它的去留一度成为当时的问题。在博览会的后半阶段,德国政府对其进行了拍卖,然而直到最后,买家并没有出现,与此同时,世博会组委会并不愿意出资购买这座建筑。无奈之下,1930年,在距离建造完成不到一年的时间后,德国政府只能将它拆卸并运回德国。所幸1980年巴塞罗那市议会决定重建它。
(二)选取原因
密斯的大部分作品中,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的表现是最精彩的亮点,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的建筑,形成“密斯风格”。
和普通的展馆不同,德国馆充分体现了他在1928年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德国馆除了一座雕塑和几件专门设计的家具(巴塞罗那椅)之外,展馆内没有任何展品。这样一来,密斯可以将展馆设计为连续的空间,使得展馆内外没有明确的界限,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展馆的平面非常简单,东西向轮廓近似矩形。它由天然石灰石贴面,其中设置了一个主展馆、一个辅助用房和一大一小两个水池。小水池中竖立着由格奥尔格·科尔贝(Georg Kolbe)创作的雕塑作品。在主展馆中,建筑师使用了8根镀铬十字形截面的钢柱,并由他们支撑起整片轻薄的屋面,使得主体覆盖部分的结构和围护能完全分开,起隔断作用的墙体自由穿插于十字形的钢柱支撑起的矩形屋面下。
(三)演变思路
文章以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筑实体为研究对象,它是现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2008年,日本建筑事务所SANAA在德国馆中央放置了一个由亚克力材料制成的圆弧形装置。妹岛和世表示,他们不想破坏场馆原本的空间,因此决定把装置做成透明的。透过这个装置,人们所看到的景象会产生轻微的反射与扭曲,与建筑原本的意象产生了微妙差异。这也是材料的一种尝试,但是它是在不影响现有建筑饰面基础上进行的改造。而这一次,笔者想直接大面积替换原有的石材,改变现有的整体风格,做一个不一样的尝试。
二、巴塞罗那德国馆空间改造的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的白墙青瓦在京、苏、晋、闽、川、皖的六大派别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东方园林中还有日本的枯山水。用东方元素去碰撞西方现代经典建筑会有怎么样的一个效果?于是有了白墙灰边的德国馆。格奥尔格·科尔贝(Georg Kolbe)的雕塑作品《黎明》被巧妙地放置在小池塘的一端,雕塑不仅在水中反射,而且在大理石和玻璃中反射,从而产生了在空间上倍增的感觉,其曲线则与建筑物的几何纯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巴塞罗那德国馆改造空间设计表达
方案一采用乡土材料去营造空间。德国馆是西方建筑,是简约派的代表,提倡少即是多,而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特征也是简约极致,那当西方建筑形态遇上东方元素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催生了第一个粉墙灰浆勾边的方案。其中一个水池运用了日本的枯山水元素,与格奥尔格·科尔贝的雕塑和谐相融,孤立的人形雕塑与白墙砂石营造了一种冷冽的空间,“空”带有禅意的味道,建筑外的秋色与建筑内部的萧条也形成对比。方案二是在室内空间中增加了垂直绿化墙、暖色调木质天花、冷色调砖墙,垂直绿化给本身比较单调的室内空间增添了生机,不同的材质与搭配除了让人感知到不同的材质本身的性质与功能以外,更让人觉得,其实空间的营造比材料更重要,两者相辅相成,方为上策,用材料,不能本末倒置,它自身的功能、性质应该与构造相结合。
这也响应了密斯“少即是多”的理念,且他认为博览会不应该是富丽堂皇的,应该放弃竞技角逐的设计思想,跨进文化、哲学领域。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次的简单、价廉的材料尝试能够达到这一深度。
四、巴塞罗那德国馆空间
设计策略
用乡土材料进行建造十分和谐,乡土植物本身就更易与自然相融,虽然德国馆的支撑结构是钢柱,隔墙主要起隔断作用,但笔者还是在入口处用瓦爿墙来做间隔,其粗糙的表面与周边光滑的石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石爿墙即用砖瓦手工砌成的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的理念。传统的瓦爿墙由两部分组成,外墙是由碎砖、碎瓦、石块、鹅卵石等砌成,内墙也叫托墙,就是在瓦爿墙的内侧面抹上草筋泥和麻筋石灰,起到保温作用。由此看来,传统的瓦爿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同时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室内用了立体植物墙,给整个比较清冷的空间增添了生机。垂直绿化能起到装饰作用和改善室内气候,有“绿墙”的室内温度能比无“绿墙”的室内温度降低3℃-4℃,而湿度相应地增加20-30%。
在方案二中,为了创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材料,笔者尝试了废弃材料芦笋壳。在德国,白芦笋在春季成熟,为了吃它,人们去掉了硬壳,并且通常把硬壳扔掉。用坚固的纤维制成的外壳可以作为大面积背景墙,同时也是启动该项目的完美起点。首先,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芦笋壳;然后,在阳光下将其晒干,提取水分使其更耐用,借助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胶水,创造出一种用途广泛的、坚固的材料;最后,通过热成型,创建了不同的表面与形式。由于仅使用天然材料,因此生产周期中的所有程序都是健康无害的。这一小空间就更加彰显了禅意,建筑外的秋色与建筑内部的萧条形成对比,如图1所示。
方案打破了建筑网格,并使用照明器反射器和绿色规划来创建共享的公共平台,以增加和改善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为了增强高密度混凝土建筑的采光,使用光纤照明器反射和散射屋顶的阳光,使人们即使在中庭也能享受自然光。这些相同的照明器可以用作太阳能电池板,帮助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还可以带来视觉节奏感,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空间。
该设计采用了被动式建筑的标准。天窗和窗户由传感器进行监控,确保室内拥有适宜的交叉通风。紧凑的嵌入式体量很大程度地减少了立面的热损失。以日照的方向为依据,隔热层被选择性地置入建筑的外立面。建筑中设有气动加热系统,能够收集热量并用于生产热水。照明方面则安装了根据自然采光状况而调节的能源控制系统。屋顶平台上覆盖着光伏板,能够生成建筑所需的90%的能量。
五、结语
巴塞罗那德国馆于1980年进行重建。虽时隔50年,但是置身于现场和通过图文资料去观察建筑是大有不同的。笔者之前在文章中就有分析学习过这个建筑,但是感触并没有这一次亲自进行德国馆空间设计这么深刻。在这一次的赋予新材料于经典建筑的过程中,笔者也领悟到,经典就是经典,经典建筑的经典之处在于其绝妙的建筑空间、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每一个节点构成的巧妙处理方式,而建筑材料更多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金杰.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理论对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3):15-16.
[2]李敏,张乘风,孙琦.流动空间:凡·杜斯堡对密斯·凡·德·罗建筑设计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8):50-51.
[3]樊佳爽,胡志刚.解析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理念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6):334.
[4]贺雷.浅析密斯·凡德罗对现代建筑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2(5):122-123.
作者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