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教学在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8刘大均陈刚陈君子

科教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课程教学

刘大均 陈刚 陈君子

摘 要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教学素材丰富等特点。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将旅游地理学建成一流本科课程,是旅游地理学课程改革创新的机遇与使命。从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支撑、科研意识培养、课程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构建研究型教学的实践路径,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及相关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研究型教学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5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it is the opportunity and miss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promote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ractical approach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problem orientation, research method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training and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so as to train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geographic science, tourism management and related fields.

Keywords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based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研究型教学是21世纪教育转型期的热门词汇,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1]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设计要增加研究性内容、加强研究型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强,是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具有天然的优势。将研究型教学有效运用于旅游地理学课程,对于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特点

1.1 课程的内容学科交叉性强

旅游地理学是介于地理学科与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2]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知识体系的重要展现平台和窗口,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

1.2 课程的理论知识涉及面广

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丰富,涉及知识面广。该课程讲授的基本理论除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地理学理论外,还涉及推-拉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体验理论等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知识面跨度较大,在系统梳理这些基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实践运用。

1.3 课程的教学素材丰富

教学素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深度与质量的提升。旅游地理学是当前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的学科领域之一。[3]随着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水平的提升,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以及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运用,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旅游地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2.1 一流课程建设下的机遇与使命

旅游地理学课程特点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所注重的多学科、跨专业相契合。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旅游地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4]在旅游地理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是该课程进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可更好地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及相关领域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2.2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

研究型教学强调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5]旅游地理学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对部分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难度,很容易产生枯燥感。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知识的乐趣。

2.3 师资队伍具备一定研究水平

研究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力,需要活跃的课堂学术氛围。[6]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呈欣欣向荣的态势。[7]充足的旅游地理学研究队伍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为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积累了良好的师资,也为研究型教学实践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3 研究型教学在旅游地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3.1 专业问题导向

研究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强调探究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8]在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意识的贯穿,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讲授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培养学生的学术问题意识。在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围绕当前的热点旅游现象,引出科学问题,唤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

3.2 研究方法支撑

研究方法的学习是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问题、强化课程难度与挑战度的重要工具。在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中,一方面简要介绍田野调查法、图表法、问卷调查法、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及GIS、SPSS等专业软件。由于课程学时的有限性,可课后安排学生深度自学,掌握方法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方法的适应性、分析结果的解读,提升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学生探究知识的手段。

3.3 科研意识培养

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助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學中可围绕旅游者空间行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空间竞争等内容进行专题探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旅游地理学课程跨学科知识较多,可以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组建旅游地理学课程学术型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研究方向进行专题讲授,将有趣的科研课题融入课程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授课教师的研究课题、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3.4 考核方式多样

旅游地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应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突出个性(图1)。除了对撰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案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对参与的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此外,还应注重旅游地理学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考核,特别是学生研究方法及相关技能的掌握、研究问题的提炼、创新能力的成长以及团队合作探究能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朱倩,伍复发.研究型教学视阈下教师的角色冲突反思与再定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6):63-64.

[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捷,郭永锐.从学术体系构建到学科知识溢出——《旅游地理学》(1999年初版,2012第三版,保继刚等)评述[J].旅游学刊,2014,29(6):127-128.

[4] 靳诚,刘月.“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地理教学,2019,(22):20-22,7.

[5] 袁方.大学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9):112-113.

[6] 范钦珊,殷雅俊,陈建平,等.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创新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5):23-25.

[7]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06-1512.

[8] 张新祥.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7,(35):33-37.

猜你喜欢

研究型教学课程教学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研究型教学设计的《国际金融》教学实践研究
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