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2021-05-28应喜凌

中外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个性化

应喜凌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烧伤疼痛科,福建南平 353000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后果严重,基于糖尿病并发的周围神经异常与血管病变而诱发的足部深部组织的破坏或溃疡、感染等。资料[1]称每年失去部分腿部的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100万,意味着每间隔20 s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失去下肢。统计结果[2]表明糖尿病足发生率为3.3%,而截肢率达19.3%,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且带来巨大的生理与心理损害,由此也会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统计数据表明在低收入国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医疗成本可以抵过其5.7年的年收入[3]。糖尿病足一旦发生,不仅是患者个人的悲剧,也会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一定要积极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其可使50%的糖尿病患者受益,避免发生足溃疡或导致截肢,这就要求要早期识别并有效防范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而一旦糖尿病足发生,除科学有效治疗外还要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最大限度避免截肢。现方便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烧伤疼痛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详述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对象为方便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烧伤疼痛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均处于早期糖尿病足阶段;单足病变;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合并认知障碍;依从性差不配合者。

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为(46.2±6.3)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6.5±2.7)年。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47.8±7.1)岁;糖尿病病程为1.5~13年,平均(6.9±2.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晓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确诊入院后对患者开展口头病情介绍,并宣教住院与疾病相关注意事项,通过饮食与药物指导对血糖浓度予以控制,并抗感染处理足部溃疡与感染者,采取稳定水电解质平衡、清创等措施。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1.2.1 个体化健康宣教 ①宣教前准备工作:确诊入院后对患者血糖值及糖尿病足具体表现予以了解,并了解患者文化水平,据此制订个性化宣教方案。②宣教内容:首先制订健康教育进度表,结合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病情实际制订课程表内容,并定期宣教糖尿病发生原因、预防并发症的方法、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知识等内容,每天最少15 min。可结合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宣教时间及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循序渐进,若有必要可通过照片、平板及糖尿病足健康宣教手册等形式开展健康宣教。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则要重点强调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及出现临床症状后的处理要点,如麻木、溃疡等应该如何处理,并宣教科学饮食对稳定血糖及糖尿病足病情的重要性。③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了解日常自我护理及院外自我护理对控制病情的作用,对足部护理方法予以耐心讲解,可亲身示范,使患者能够正确掌握修剪趾甲、洗脚、鞋袜选择及足部按摩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如洗脚要控制水温<40℃,控制时间在10 min内,及时处理足部皮肤异常表现,避免趾甲剪得过深等。还要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等,积极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并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了解有无异常情况,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足部皮肤的色泽与温度等,并对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进行观察。对于脚部肿胀或循环不好者可经常短时间内将患肢抬高,对腿部及足部进行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予以耐心解答,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处理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防止护理失当诱发足部感染。告知患者要定期监测自身血糖并观察糖尿病足的表现。持续15 d,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宣教。

1.2.2 个性化饮食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为基础干预措施,需长期严格执行。护士要制订能够满足糖尿病足患者生理所需的饮食方案,补充营养与能量,保持均衡膳食,实现理想的体重标准并维持,纠正紊乱的代谢,以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处于正常水平。同时要积极避免低血糖,可少量多餐,并协调药物、饮食及运动等治疗方法。

1.2.3 个性化运动疗法 结合患者实际制订适当的运动处方,特别是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要重视身体协调性、运动持续时间、强度、方法等,可结合患者的兴趣与活动能力范围合理制订。一般控制每日运动的时间在0.5~1 h内,以餐后1 h开展最佳,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于无法自主运动者则协助开展床上运动。

1.2.4 血糖管理与足部溃疡护理 护士要每日随主治医生查房,对患者病情进展予以了解,并找出护理重点。一旦糖尿病足出现感染要及时开展药物敏感性实验及病原学检测,以尽早诊断并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科学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并严格遵医嘱结合药物的半衰期开展定点治疗,了解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责任护士还要每日对患者血糖予以严格监测,记录血糖的动态变化,便于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依据足部溃疡分级采取针对性处理,若溃疡需行清创处理则要严格无菌防止感染;在换药期间要对创面愈合情况予以观察和记录。

1.2.5 个性化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发生后导致患者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加重,多数表现为恐惧、焦虑及抑郁等,因此护士要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护士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不良情绪的生成原因与合理疏导,使患者对足部溃疡能够产生科学认知,采用数据或图片比对的方式,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改善情况,增强抗病信心。还可通过互助治疗的方法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即科室每周组织1次患者座谈会,交流治疗体会,对内心感受予以表达,可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护士还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使其多陪伴与关爱患者,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多鼓励与关怀,亦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此外,护士还可通过音乐疗法来开展心理干预,结合患者兴趣爱好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使患者产生轻松舒适感,对焦虑、紧张状态予以改善,并转移其注意力,保持情绪安宁平和。

1.3 观察指标

采用该科自主设计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得分,设计该问卷主要基于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糖尿病专科专家咨询,共包含18个条目,包括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足部行为护理知识及日常足部护理知识等,每个条目采用“是”“否”的回答方式,答对1分,答错0分,总分为18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掌握更多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调查问卷发放于入院第1天及出院时,填写完毕后护士回收。同时依据如下效果判定标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血糖稳定,足部溃疡面基本愈合,有瘢痕形成或结痂判定为显效;血糖较稳定,足部溃疡面与护理前相比缩小,但仍有新生肉芽组织或坏死组织及渗出液等判定为有效;血糖不稳定,足部溃疡面增加或无变化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两组入院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组别入院时出院时t值 P值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9.2±1.4 9.4±1.6 0.631 0.530 12.6±1.7 16.2±1.3 11.284<0.001 10.357 22.127<0.001<0.001

2.2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多数糖尿病足因机体感觉或自主运动神经病变诱发,如感觉神经病变一旦与过高的机械应力并发则会导致足部感染与溃疡等。对特定失去感觉的区域存在反复应力作用则会导致炎症或组织损伤,若未及时干预则会诱发足部血管性疾病甚至导致截肢,因此一定要积极预防糖尿病足,一旦发生要开展个体化健康宣教,使糖尿病足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知识与护理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而传统护理管理中部分护士与患者并未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是过于关注临床药物治疗,导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

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医学科学中也出现人文医学,汇集多个学科内容。糖尿病足发生后患者不仅存在躯体症状,多伴随其他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研究称心理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精神焦虑、紧张、恐惧及暴躁等会对心血管、神经及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影响,进而收缩外周微循环系统,升高血糖,导致病情加重[4-8]。因此临床除积极控制感染与严密监测血糖外还要注重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情况,结合患者心理状况与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受到社会经历、家庭背景、抗压能力及病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足患者合并负性情绪的程度不一[9],故而开展心理护理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此时个体化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士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负性情绪程度,并与其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并增强患者抗病信心。

该文还引进音乐疗法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研究[6]称舒缓的古典音乐可减轻焦虑小鼠的紧张情绪,对其血管紧张度与血流速度产生影响,使其状态良好且稳定。另有研究表明[10-12]音乐还能够对患者听觉产生刺激,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并提升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患者感觉轻松,改善焦虑状态。此外,通过个性化饮食与运动指导来辅助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足恶化进展,以增强临床有效性。该组结果表明两组入院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均明显优于同组入院时,且出院时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赤艳等人[13]在其研究中纳入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且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在50分以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重点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健康,为患者提供认知性心理干预、支持性心理干预、疏导性心理干预及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P<0.05),亦证实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该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与其报道相近,同样证实个性化护理可增强糖尿病足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并改善临床有效性。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溃疡个性化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