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1-05-28马平

中外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

马平

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菏泽 274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临床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尤为重要[1]。有学者研究表明[2-3],氯吡格雷对不同病情患者的影响不同,且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也不同,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能够在转化后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较为普遍,研究发现[4-5],此药物在应用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手术后会出现缺血的情况,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抗血小板功能不明显的情况。基于此,该文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应用氯吡格雷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非CR组32例,CR组36例。非CR组男19例,女13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67.13±2.06)岁。CR组男20例,女16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24±1.93)岁。两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与家属自愿签字认可同意书,移交医学伦理会被认可。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在手术开始前6 h内,用300 mg的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007)与300 mg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53020321)治疗,手术后按照75 mg/d的剂量服用氯吡格雷,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服用1年,观察患者服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再住院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死亡以及非致死心肌梗死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死亡发生率与再次血运重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CR组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1.88%)显著低于CR组(52.78%),且非CR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13%)与非致死心肌梗死发生率(3.13%)显著低于CR组(22.22%,1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再次住院情况比较

非CR组中有12例患者再次住院,所占比例为37.50%,而CR组中有23例患者再次住院,约占63.89%,非CR组的再次住院率低于C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生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是斑块不稳定造成的[6],患者常有胸痛,颈部、肩部或是背部表现灼烧感,还会伴随浑身无力,烦躁或是呕吐等[7]。包含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危险因素大致分为:①年龄以及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病人群年龄均>40岁,经过临床调查显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高血压。临床研究证实,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患有高血压,说明高血压和该病存在一定的关系;③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正常人相比,前者显著提升,同时病情发展较快;④血脂异常。产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患者体中LDL、VLDL、TG以及TC水平提升或者HDL水平降低,以及APOB水平提升均属于主要危险因素;⑤吸烟。临床研究表明,吸烟和不吸烟患者相比较而言,吸烟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大于吸烟患者,此外和每日患者吸烟次数表现正相关性。除上述危险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大致为:①容易出现工作紧迫感;②性情暴躁;③家族中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患者年龄均<50岁,极易产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在进过生物转化后,会发挥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产生的选择性抑制ADP还会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诱导,此药物主要治疗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闭塞性脉管炎并发症等,可对因为释放二磷酸腺苷引发的血小板活化扩增起到抑制效果。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后会有缺血情况,还有部分患者出现抵抗血小板功能的情况,这与药物剂量和药动力学等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证实,氯吡格雷可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后缺血发生率,部分患者治疗后会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死亡发生率与再次血运重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CR组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1.88%)显著低于CR组(52.78%),且非CR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13%)与非致死心肌梗死发生率(3.13%)显著低于CR组(22.22%、19.44%)(P<0.05),非CR组中有12例患者再次住院(37.50%),而CR组中有23例患者再次住院(63.89%),非CR组的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CR组(P<0.05),廖清池等[8]研究发现,以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水平区分为两组,即为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9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者中CR发生率35.86%,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较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再次住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该次结果一致。由此能够说明氯吡格雷和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存在关系,为此临床需要予以相应的重视,评估药物的过程中,检测药物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较为显著,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存在一定的心血管发生事件,临床中应该实时监测,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对策。该次研究结果和部分学者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由于样本数量以及研究时间等因素,还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