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

2021-05-28张辉

中外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漏气肺气肿胸腔镜

张辉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胸心外科,青海西宁 81001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又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炎,在近数十年来,受大气污染、肺部慢性感染和吸烟等因素影响,该病的发生率一直表现出上升趋势,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有气短、咳痰、咳嗽等,在该病的长期影响之下,患者的肺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会降低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慢性病变,该病有着漫长的治疗病程,在未接受到科学有效地临床治疗工作情况下,会给患者的劳动和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1-2]。手术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常规开胸手术治疗临床应用广泛,但疗效受限,且容易致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因此选取更现代化、更安全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3]。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开展该次试验研究,主要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对象,分析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诊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开展该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参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4.74±5.21)岁。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4.14±5.7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咳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患者;查体结果为均存在有桶状胸且双肺呼吸音呈现出降低趋势,经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肺纹理呈稀疏状、间隙呈增宽状,膈肌表现为低平;核素肺通气或者是胸部螺旋CT检查结果证实肺部存在有无肺纹理的局限性的靶区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分级结果为Ⅲ级和Ⅳ级患者[4]。该次实验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改善,对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衡进行纠正,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于口服激素患者来说,需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的激素使用量进行逐渐降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化痰止咳治疗等;训练患者的机体功能,主要包括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训练和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展开训练等;手术当天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来做好患者支气管痉挛症状的预防工作,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需在此日增加药量。

1.2.2 手术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给予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麻醉,体位选取为健侧卧位,于第7肋间对患者进行Trocar穿刺(观察孔),将胸腔镜插入进去,进行小切口作操作窗,位置为患者前胸第3肋间处,在患者为双侧气肿的情况下,先治疗气肿程度比较严重的一侧。对胸膜粘连进行分离处理,以核素、胸部CT和胸部X线扫描结果为依据,同时对患者肺表面存在的碳末沉着展开分析,以此来对患者手术切除的实际“靶区”范围进行确定。在腔镜的引导下采取直线缝合器对患者肺边存在的多发性肺大泡或者是部分弥漫性大泡肺组织进行切除处理,切除后形态最好体现为弧形,对于比较大的肺泡来说,采取3/0 prolene缝线联合心包垫片以褥式对其进行加强缝合。由麻醉师展开膨肺试水工作,在患者的余肺呈现出完全性复张的情况下,确定患者缝扎表面或者是切除创面是否有漏气现象出现,若患者存在有较为明显的漏气,可以再次利用3/0 prolene缝线联合心包垫片以褥式对其进行加强缝合,在漏气不明显仅体现为小针眼漏气的情况下,可以选取生物蛋白胶对患者的漏气处进行封堵。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减容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于患者双腔进行气管插管以后给予患者单肺通气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做切口,于第5、6肋间进入到患者的胸腔内部,展开分离粘连工作,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或者是直线切割缝合器对患者的疱性肺组织展开处理,余下手术方法同研究组。

1.2.3 术后处理方法 手术完毕后第一时间为患者更换单腔气管插管,及时将患者送往监护室,采取呼吸机为患者展开辅助呼吸,将潮气量和气道压力维持在最低有效同期值之内,为患者安置好静脉镇痛泵,为患者进行持续给药,给药时间一般以24~48 h为适宜。在手术完毕以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展开吸氧、抗感染、抑酸、解痉、雾化、止血、化痰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标、6 min行走实验(6MWT)指标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5];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肺持续漏气例数+呼吸衰竭例数+肺部感染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Pa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6MWT(m)治疗前 治疗后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62.28±7.68 62.44±7.35 89.31±5.32 80.36±4.25 266.31±78.25 288.38±42.10 433.42±68.65 405.22±41.11 48.48±16.49 47.66±11.43 31.35±4.25 37.26±4.21 0.094 0.925 8.208<0.001 1.551 0.125 2.201 0.031 0.255 0.799 6.170<0.00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PaO2指标、6 MWT指标和PaCO2指标均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PaO2指标和6MWT指标相比,研究组均偏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指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给患者的正常健康生活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6-7]。手术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主要的临床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临床应用广泛,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近些年来,在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情况下,具有现代化的安全化的临床治疗方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关注,胸腔镜治疗目前已经被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临床中[8-9]。

目前临床上有关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的相关报道较多,但是重点分析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的有关文献较少,故而该次研究特此展开详细分析。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不会对患者的胸大肌、前锯肌和背阔肌产生影响,且不会对患者的肋骨进行切断,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在胸腔镜的辅助治疗下,可以将患者病变情况和其与附近器官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且清晰反映,可以为病情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全新的治疗服务[10]。赵寅生等[11]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展开研究,给予其中50例常规开胸肺减容术治疗(对照组),令50例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实验组),实验结果为实验组发生肺持续漏气、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P<0.05),与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参照组20.51%(P<0.05)相符合,同时该次实验还证实研究组的PaO2指标(89.31±5.32)mmHg、6MWT指标(433.42±68.65)m和PaCO2指标(31.35±4.25)mmHg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0.36±4.25)mmHg、(405.22±41.11)m和 (37.26±4.21)mmHg(P<0.05)。说明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12]。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漏气肺气肿胸腔镜
你可真淘气
一起220kV GIS漏气缺陷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CNG加气母站压缩机漏气回收系统改造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