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2021-05-27王金安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改革探究产教融合中职学校

王金安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农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 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转化人才培养方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1]。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关系到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职业学校教学能不能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关键,只有建立职业学校和企业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从而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二) 课程体系改革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中职学校农牧专业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人民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给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农民从业人员结构,土地流转使用催生了农牧业发展新模式。乡村振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扩大内循环也给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当前,我国农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现实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农牧业全方位人才,改革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需求迫在眉睫。

二、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体系现存问题

(一) 理论与实践脱节

县域中职学校农牧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多以对口升学为主,开设课程一般遵照对口升学课程大纲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书本对书本,以理论对理论,动手实践操作几乎没有;中职学校农牧专业招收学生农村生源居多,家长对学生成才的期盼是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等学府,将来可以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此导向也致使中职学校农牧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农牧专业教学没有针对行业需求或社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授课,没有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单一,不能为当地的产业服务。

(二) 产教融合度不高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度不高,呈现“校热企冷”局面,国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法规政策[2],可是落实到农牧企业层面具体执行却困难重重。中职学校依然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没有形成学校与农牧企业共同育人的“双主体”结构;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堂内容、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农牧企业及相关科技人员参与度不够;农牧企业为中职学校提供的实训基地和场所不健全或无保障,中职学校和农牧企业缺乏交流和互动,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没有结合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的发展,课程开设还是沿用几年前教育厅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没有结合农牧业发展的实际。

(三) 课程设置与现代农牧业发展不相适应

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是科技化、集约化、专业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农牧业发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以“企业+农户”的农牧业发展模式也逐渐淘汰,以大型资本农牧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主流。目前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术为主,培养学生成才目标是给“庄稼”或“鸡鸭”看病。而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现代农业观念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只会给“庄稼”和“鸡鸭”看病的医生,而是具有绿色生态理念和具备生态养殖和种植的技术能手。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对农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原来农牧业发展以技术为主体,而现代農牧业发展以资本为主导,以创新为目标,以市场决定生产资源配置。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更新缓慢,已不能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

(四) 现行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体系很不完善,知识结构不创新,知识体系不完整,现行的课程体系单一,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没有形成链条,产业链短,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营销和服务的产业课程体系,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系统,技能储备不全面。

(五) 课程体系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升职业技能人才质量的关键要素。构建农牧专业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中会参照国家农牧业大类专业课程,同时会参考区域地方农牧业经济发展,即当地农牧业人力资源、农牧业生产力情况、农牧业产业结构等。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缺少反馈和评判,没有引入专业资质进行有效评估和考核。在课程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省市职业技术教研部门没有全程进行指导,基层专业教师授课发现问题并反馈时,只针对某单一问题做出了调整,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解决。课程开设能不能与产业和企业对接,能不能适应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这些问题没有科学的评价机构来评估,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反馈和指导。

三、农牧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一)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综合性大类专业

中职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会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学习,专业开设过细反而不利于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职学校农牧专业结构调整应该设置综合性大类专业,面向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需要,以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为基础,引入“互联网+”创新农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建设中职学校高质量“现代农牧专业群”,建设以农牧业为主干课程,农村电商、农业植保无人机为两翼的辅助课程的专业群建设理念,旨在培养既具有农牧专业知识,又具备农业电商技能和农业现代化无人机科技技术的新时代农民。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设置综合性大类专业,进一步培养农牧业经济适用性人才。

(二) 改革课程设置,建设综合性课程体系

现代农牧业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掌握精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还要能创新、会管理、懂经营,要具备资源筹措、组织管理、电子商务等多方面才能。现有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制约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固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影响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中职学校现代农牧专业亟需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打破单一课程体系,增加与现代农业结合紧密的一些技术应用型强的门类课程,进一步拓宽课程结构,添加互联网、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知识课程的设计。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生产经营能力,打造满足现代农牧业知识与技能需求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三) 改革课程结构,强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农牧专业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结构的地域性、主导性、选择性,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应占主导地位,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作为辅助和补充,体现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特征。课程结构改革要实现课程类型的多样化、科目比重均衡化要求。农牧专业课程改革要适应地方农牧业、学校专业建设、学生兴趣志向等,满足地方、学校、学生三方发展需要,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能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农牧专业课程改革要逐步实现专业实体化,在教学组织上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强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实现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农牧专业部向教学实体、管理实体、经营实体转变,师生共同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师生既是传授、学习知识的主体,又是生产者、经营者、受益方;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和生产经营相融合。

(四)拓宽专业实训内容,加大产教融合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加强专业实训,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是农牧专业完成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的基本条件。让中职学校农牧专业学生依托种植基地与农牧企业进行教学实训,坚持走农牧业生产、课堂教学与农牧业科技研究相结合的道路,让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让“教”学融合于“产”业,让科技兴农服务落到实处。同时,可以在土地使用、资金融配、税收减免等方面争取地方政府对产教融合型农牧企业予以支持,充分调动农牧企业参与中职学校教学实训的积极性,为中职学校农牧专业学生教学实训创设更多的岗位,拓宽专业实训内容。

(五) 创新课程考核模式,全面配合课程体系改革

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3]。目前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考核还以考试为主,学校和教师是考核评价的主体,教师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缺乏社会农牧行业的参与和评价,学校的考核标准与农牧行业的用人标准衔接不紧密,所学非所用,造成中职学校毕业生很难满足当代农牧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围绕产教融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引入具有行业资质的“第三方考核”机构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评人員既有中职学校教师,又有农牧行业专家,按照行业标准或企业人资需求对中职学生进行考评。比如,引入职业教育创新考评方式的“1+X”证书制度,实施理论+技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全面考核,倒逼课程体系改革步伐,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产业和教学的充分融合。

结论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专业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培养目标在不断变化,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围绕专业建设不断更新变化。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农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紧跟行业、产业、企业变化,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谋求与农牧企业一起开发课程,强化课程内容创新,突出农牧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农牧课程体系改革,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改革探究产教融合中职学校
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