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课程建设推进与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2021-05-27王爱琴
王爱琴
关键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一、高校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高校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灵活多样,单纯的课本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引入网络化教学手段,通过系统化的网络课程建设,以课本的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将网上查找到的数据、案例等资源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加多样、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摆脱时间、地点的拘束和限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爱学习、会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教学方式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一般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辅助补充一些课本知识以外的相关资料。由于教学场所的封闭性,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有限,这就必然造成学生所能接触到、学习到的知识点也相对狭窄。通过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引入名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优秀的文本资料、教学视频,体验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此为基础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 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管是传统教学方式还是现代化教学方式,衡量其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就是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在网络获取的各种资源进行对比、删选、整合,最终将所选取的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参考使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样的知识。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和理解。通过网络互动,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和互助性,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随着网络教学的深入发展,必然会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组织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四)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通过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的有益互补,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效果的提高使教师感受到教学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教师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学科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研究、探索适合其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为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展提供良好契机,各高校为“线上”教学进行充分准备,网络教学开展如火如荼。但是,目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网络教学信息过于混杂
由于网上信息资源过多,导致信息过于混杂。如果学生对网络教学信息把握不到位,不能对一些不良信息加以筛选,不能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网上过多的教学资源可能会降低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创新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把资源不加任何加工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过多信息,学生不知道每堂课的重点在哪里,不能对优质的信息资源有效吸收,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1]。
(二) 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随时调整课程进度。学生也可及时提出疑问,师生之间可以就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互动和交流。但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全面观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由于缺乏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足,不利于教学互动。
(三) 课程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可以采取随机听课、学生座谈、讲课比赛等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在课程评价反馈方面显得相对不足[2]。虽然目前的网络课程教学从课前准备工作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开发等环节都已相对完善,但由于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不易监管、网络教学的内容不易把握等特点导致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反馈存在较大难度。
(四) 可能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网络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大量的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网络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导致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应用网络资源、共享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网络教学资源经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进行传播。然而实际上很多网络资源,特别是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传播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使用者只有具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更加理性、有效地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为网络课程教学注入活力。
(五) 课程资源更新频率不高
对于一些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资源,由于和经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只有及时地对教学案例、数据进行更新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网络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很多,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使用那些质量较高的课件、视频、讲稿。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由于网上教学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是数年前陈旧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很长时间没有进行更新,缺乏最新的案例、数据,甚至知识体系也较为零散。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如果不加选择盲目使用,不去补充一些最新知识,必然会影响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
(六)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网络课程教学比传统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但事实上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的苦恼。目前,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体现:第一种是网页形式,由于大多数网页是静态的,而且会受到网页更新频率的限制,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第二种是PPT讲稿,也就是将教师的讲课内容制作成PPT放到网络上,通过PPT演示文件进行授课。这也是一种静态的授课方式,学生面对演示文件而看不到教师的肢体语言,也会影响学习效果;第三种形式是在讲课过程中既呈现教师的讲课录像,又呈现教师的讲稿,用流媒体形式将多媒体教学材料呈现在网络上。这种形式的初衷是为了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达到动静结合的良好效果,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教师将网页拆成教师录像和学生讲稿两个独立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长期面对教师一成不变的授课姿势,很难提高学习兴趣[3]。
三、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改进对策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强,网络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 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教学理念
要想提高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就是从思想上重视网络教学,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师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真正了解网络教学的内涵和意义,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网络教学。如果教师从内心对网络教学持排斥态度,不能接受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 是不能开发出高质量网络课程的。作为教师必须从育人观、教学观等方面深刻理解网络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育人观的角度来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网络教学也要契合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教学观的角度来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意识、独特的创新意识、主动的参与意识。要想方设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 丰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网络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源泉和活力。首先,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搜集适合该课程的网络资源,并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摒弃那些陈旧的网络资源,选取最新数据、案例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优质、最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其次,要在传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传统课程资源为依托,在把握基本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和延伸,优化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实现传统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融合。再次,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意识地收集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资源,并通过直播、录播、直播面授等多种形式及时传授给学生。最后,教师要建立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库,资源库里的内容既要包括静态的文字信息,又要包括动态的视频资料。通过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课程资源库,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特点从资源库里抽选出合适的资源加以使用,以丰富课堂内容。
(三) 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为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探索研究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首先,要进一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多引导、多启发、多激励学生,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节奏,学会独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次,通过提问、共同讨论、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使学生主导课堂、参与课堂、享受课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再次,讲课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适当地偏离教材,多给学生补充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搞统一模式,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差异化教學的有效方法。
(四) 教师要全面参与网络课程教学
只有教师全面参与整个网络课程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在上课前,教师要通过网络向学生发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个整体把握。在上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把课堂主要内容讲解透彻,比如,通过案例、数据、视频等各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主要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要扮演好“旁观者”和“教练”的角色,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的讲课方式和讲课内容,并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4]。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助解决,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加认可自己。课程结束时,教师要结合整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强调,并将教学所使用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纳入网络资源数据库,方便以后能随时使用。
(五) 加强教师网络课程培训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日益普及化,网络教学技能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高校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自己现在所掌握的网络技术知识,不求上进,就必然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因此,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可以采取聘请专家讲解、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学习到最新的文字处理、动画制作、视频录制等技术。特别是在寒暑假,各高校要充分运用这两个时间段,组织教师集中或分批次进行“充电”。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培训观点,培训不是对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否定,而是为了使教师变得更加优秀。作为高校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在实践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内心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可能会有些惧怕或者排斥,应在培训前告诉他们网络教学是大势所趋;要结合教师的需求和特点,考虑教师之间的年龄差异、基础差异,制定具体详细的培训计划;学校要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制度,明确网络课程培训的重要地位,使网络课程培训的开展有章可循;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网络课程培训,将培训所学习到的先进技术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及时予以奖励。
(六) 加大对网络课程建设的配套支持力度
如果没有学校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将无从谈起。为了推动网络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各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设立专门的网络课程资金预算,为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已立项的网络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用于教师支付课件制作费、资料费、耗材费,还要根据网络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经费额度予以调整。其次,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网络课程建设部门,负责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技术支持和运行监控,保证网站的畅通运行。要通过专门人员对网络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包括对适合网络课程教学的课程进行评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5]。最后,学校各二级学院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要对教师网络学习资源的购买、维护、网络课程的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以解决教师网络教学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