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27李迎博李翠香马平安常真真赵排风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李迎博 李翠香 马平安 常真真 赵排风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其落实的具体举措。课程思政即将思想理论教育融会到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中,多方面深层次地挖掘专业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着力构筑专业技能与思政素质和合共生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2018年9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普通生物学课程是河南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涉及理、工、农等相关学科。它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知识点多等显著特点,为学生学习诸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植物(动物) 生理学等专业课程知识提供必要的基础积累。普通生物学课程不仅与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横向交叉,而且和物种的起源与进化纵向相承。这些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载体。因此,在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之合理融入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学生的专业实践中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三全”育人机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路径

(一) 专业知识的自身挖掘与适当升华

普通生物学课程中有些专业知识本身就带有思政色彩,极具育人有痕又润物无声的特性,可将其作为基础进行适当升华,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凸显其价值引导功能。如,在讲授生态系统部分时,通过阐述生态系统中个体间、种群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依赖的共生论观点,进一步强调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生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讲授达尔文进化论时,可简单介绍《物种起源》发表前后存在的进化论和神创论之争,进一步通过科学发展最终战胜宗教神学的事实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崇尚科学。对于植物形态和功能章节,开篇可以着重介绍一种沙漠生耐旱植物——复活草。这种草具有极耐干旱的本领和死而复生的特性,它往往生长在几乎没有水分供应的沙漠地带,仅靠下雨时汲取匆匆流过的水就能飞速复活生长,它凭借着这种有水则生、无水则死的生存绝技,不但百年不死,反而代代相传繁衍生息。以此激励学生乐观面对困境,善于抓住机遇,拥有像复活草一样坚韧无畏的生活态度。

(二) 专业发展及相关人物的正面影响

每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史实质上都是相应领域的思想解放史,也是无数科学家们感天动地的奋斗史。生物学科的发展亦是如此,同样有着艰辛但不平凡的前进历程,同样离不开科学巨匠的奉献和引领。在普通生物学课程相关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讲述有关生物发展的故事,也可以适时地引入该领域优秀人物的卓越品质和突出贡献。在遗传学章节必然会提到遗传学家孟德尔,他开创了遗传学先河,被誉为遗传学之父,他的成功不仅因为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材料,更重要的是采用了精巧的設计思路、严格的试验方法、科学的数据处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不但让学生领会了进行科学研究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对启发学生追求求真务实和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也是大有裨益的。在讲授原核细胞时,着重介绍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他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化学家,更是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者。他的那句“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应该被每一位师生牢记。我国的生物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该领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生物工作者,袁隆平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成为现实,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之外,还有成功分离青蒿素并攻克疟疾难题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病毒学奠基人、消灭天花病毒的汤飞凡;中国细胞学和实验胚胎学的开拓者朱洗等。他们在生物领域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时代榜样,还有助于触及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其民族自豪感[2]。

(三) 多元化的思政素材诠释专业知识

普通生物学课程虽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基础性学科,但因部分专业知识偏抽象而不易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教师需要借助一些补充材料进行讲解,这就为多元化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如,在讲授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形态时可将新冠肺炎病毒作为讲解重点,进而联系到时下的新冠疫情和2020年初为抗击疫情而无私无畏的医护工作者,歌颂他们舍家为国、奋力向前的精神。在讲授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和动物灭绝时,可截取《家园》《难以忽视的真相》《海豚湾》等著名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了解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并使他们认识到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在讲授脂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时,适时引入近些年出现的地沟油、皮革奶、三聚氰胺、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案例,批判不良商家为追逐眼前利益置个人良心、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于不顾,并最终为之付出沉重代价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如,在讲授物种间的竞争关系时可以引用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除了上述的时政热点、纪录片、典型案例、传统文化,还可以借助自媒体和其他网络资源引入思政素材。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四) 翻转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3]。让学生忙起来,旨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彰显其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成为教学改革中备受青睐的教学模式,微信、钉钉、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则化身其最佳搭档。普通生物学课程部分知识点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微课及相关资料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就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疑难问题进行协作讨论与交流反思,教师在学生协作学习后进行更正和适当补充。在讲授重组DNA技术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及课程PPT,课堂上可设置一个实验课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该课题的步骤和方案,并派代表进行方案讲解,小组之间互评方案优劣,以此提高学生的科研自信及合作探究与组织科学实验的能力。翻转课堂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能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

二、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 精研专业,深铸信念,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素质是充分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5]。教师是推行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其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刻理解及个人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课堂改革顺利高效地开展,教师首先需要精心梳理专业知识并找出有关思想政治的触点,同时还要大量积累并从中精选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等在内的思政素材,以期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适当适度适时地引入相应的价值观内容,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合与同频共振。因此,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推行不仅凸显了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该专业理工科出身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其感染及教育学生的人格魅力。

(二) 激发兴趣,调动内驱,打造课程思政魅力课堂

“不能仅仅将教育对象视为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看作一个需要硬性‘灌输的对象,而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育对象的内在精神需求,引导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使教育对象以更加积极和理性的姿态建设性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在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5]。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达到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生物专业课堂教学往往重视知识技能层面而缺乏传“道”的自觉,其思政育人要素融入带有偶然性、随意性、单一性和非系统性,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想政治育人元素是教师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提前挖掘有机融入的,常态化且有明确目的性、系统化又兼具时代性、多元化更具可接受性,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深度和温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内驱力,调动其课堂主动性。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从而共同打造普通生物学课堂思政的魅力课堂。

(三) 显隐结合,知行合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随着生物医药、生物美妆、生物食品等生物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关企业对生物人才尤其是对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这正與河南工业大学当前生物类学科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作为生物相关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学生的学科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生的合作创新等能力,以专业传授和价值引导有机相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生物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也是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具体的教学,教师需要在精研普通生物学的基础上,挖掘、积累、梳理并精选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适时适度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其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中。同时,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关注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进展和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解放思想,自觉更新观念,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家国情怀及职业伦理等,切实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并行,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