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院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5-27郭丽程征
郭丽 程征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农业院校,如何在新兴专业的冲击下发展老牌专业?如何培養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王扬南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述评,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全力提升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养,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大赛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是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技能赛事。园艺专业作为涉农专业,顺应时代建设的要求,应强化园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园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2]。
一、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开展情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比赛,向全国职业院校展现精英院校的良好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为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2020年,园艺园林学院学生参加了4项赛事,11月6日—9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园艺赛项,来自28个省市28个院校的56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参赛选手荣获大赛二等奖;11月26日—29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花艺赛项,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3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参赛选手荣获大赛二等奖;11月30日—12月1日,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花艺赛项,我院参赛选手获一等奖1个和二等奖1个;12月4日结束的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园艺赛项,我院参赛选手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领航标,技能大赛是职业形象的展示台,技能大赛是促进就业的加速器。同时,技能大赛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要钻研相关竞赛理论,否则,教师根本无法指导学生。因此,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一项举措。
二、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3]。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上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行改革试点,要探索完善办赛机制、补齐短板,要扛起国赛的大旗,扛起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队的大旗,将来跻身著名大赛行列,办出世界水平的大赛;要通过大赛,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未来定向,引导发展方向和重点,建立良性发展有效机制;要通过选手比拼,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标准不断更新和升级;要通过大赛推动促进职业教育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培育更多技能苗子,孵化出更多的成果。因此,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三、技能大赛理念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 技能大赛理念的认知和特征
技能大赛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赛、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业水平、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借助比赛、竞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提升。这里的大赛主要是指专业技术技能比赛,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有学者则认为,就是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手实践、操练、创新,通过组织竞赛,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素养[4]。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以项目教学为引领,以任务教学为驱动,以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指导,带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将大赛内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将大赛内容与企业生产和实验实训练相结合,促使学生接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染。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现场表现能力等,以达到技能大赛的效果[5]。
(二)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职业技能提升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技能大赛是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实际行动,对提升我国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从业技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区域发展、地方特色、前沿技术发展动态,通过参加或承办各种形式职业技能大赛,历经申报、备赛及训练,了解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例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对接。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建设,应以全国技能竞赛标准为依据,确立人才培养体系。每年的新学期,每个专业教研室人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不结合实际,不深入了解,泛泛而谈,没有新颖和创新之处。通过技能大赛的引领,竞赛项目的设计、组织、命题、裁判、场地及比赛材料的设计等都有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专家全程参与,共同设计竞赛项目,制定比赛规程。行业人员和学校学生共同参与比赛,有效促进了学生岗位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以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插花花艺职业技能竞赛为例,由行业和学校联办,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参与,职工组和学生组共同参赛,全国七大赛区初赛、上海复赛和北京决赛,历经近四个月,使选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技能竞赛,制定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标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技能的整体提升。
(三)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河南是教育大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上探索新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强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其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近年来,围绕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国家启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旨在通过比赛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技能竞赛在各类比赛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模式和重要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在課程改革方面,我们立足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目标,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花艺赛项竞赛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花艺两个方向,考核内容涵盖插花艺术风格、花型结构、造型设计、色彩配置、花材整理与加工、花材保鲜等知识与技能。要求竞赛选手了解花艺行业最前沿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具备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创造能力,掌握插花创作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法,能熟练运用给定花材与辅材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针对技能大赛内容,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在以往的插花课程中,课程内容偏重于花店门店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对于中国传统插花内容设计较少,通过技能大赛的引领,我们与企业和插花培训基地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建设课程内容,助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 以技能大赛为基础,创新产教融合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园艺专业课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训结合。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推广“校中企”“企中校”等联合办学模式,把学生的理论转化成实践,掌握真正的专业技术,学以致用。合作企业要把生产过程建设成一个个适合学生实训的项目竞赛点,让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深入生产过程,掌握技术关键,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还应把园艺专业课的实践、竞赛内容延伸到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园艺专业课教师经常深入企业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紧密结合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实现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
其次,园艺专业课教学与培训基地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培训基地,专业教师深入培训基地,借助培训基地教师的力量和资源,双方联合起来进行学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专项练习、培训、模拟竞赛现场,使学生专业技术达企业生产要求,搭建起园艺专业课教学与社会资源合作育人的平台。将现代农业产业链生产场与学生实训室相结合,全面实施农学结合。实现“双主体”协同人才培养,坚持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以赛促学,贯彻知行合一。以插花课程为例,要想参加花艺赛项比赛,单单靠课堂教学和实操是不行的,因为竞赛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学生竞赛要进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达到创新强技的目的。
最后,组建校企合作产业研究学院。从学生入校开始,针对园艺专业各类竞赛项目,让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根据竞赛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项目,为竞赛储备人才,校企双方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科技化技术开发虚拟竞赛、模拟比赛、仿真现场、比能够赛程序、评判标准等。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纽带,建立长期性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等基地。
(五) 以技能大赛为动力,强化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元素,对高职院校来说,组建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用以指导学生大赛,是提升竞赛学生水平的关键。反过来,高水平的技能大赛必然要求较高技术水平的教师才能胜任竞赛任务,也就是说,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因此,在技能大赛过程中,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应创新教学思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依据竞赛流程设计教学项目与课程任务,让学生熟练掌握竞赛课程内容与细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借助技能大赛规程,教师、学生深入企业一线或者专项培训基地,进行一线强化培训,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创新能力;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资深大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对教师和学生培训,把社会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新资源注入校内,内外合力,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组建“双师型”的指导教师团队,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赛历练,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技能大赛的创新能力,强化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
以花艺赛项为例,我们组建花艺教师团队,通过全方位多个赛项选拔学生,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花艺教师分工合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要想培养优秀的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赛项娴熟的技能技术,并且熟悉赛项规程和具体要求,每一个细节对于指导教师也是一种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必须具有十年功。花艺赛项作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有创新,要有与众不同和新颖之处,每件作品的设计都要反复构思、仔细缜密,因此,通过技能大赛,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六)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以技能大赛为载体的育人功能,应当营造全员参赛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要定期举办园艺专业教师参与的竞赛项目,如教师插花艺术大赛、压花艺术大赛、园艺赛项等,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是借助大学生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组织竞赛活动,把园艺专业课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社团和兴趣小组组织竞赛活动,邀请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亲临现场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操。三是专业技能的提升应从大一学生做起,从一开始入学就培养他们的专业热情,以往届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为激励,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邀请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座谈,分享他们在大赛中的点点滴滴,激励学弟、学妹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人生定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工匠人才。此外,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围绕一个项目、针对一个任务进行比赛,或者模拟省赛、国赛项目进行比赛,设置奖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锻炼学生的大赛适应能力,为后期省赛、国赛乃至世赛储备人才。以技能大赛为契机,积极推动园艺专业技能技术的整体提升,为我国园艺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结语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检测教学效果,展示高职教育风貌和实力,引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6]。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技能大赛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我们要在技能大赛引领下,培养一批批高职院校园艺专业高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人才。反过来,我们要正确看待技能大赛,不要一味追求比赛结果,只看比赛结果,将比赛结果与学生就业、教师职称评审挂钩,导致教师把所有精力都花费在比赛学生训练上,而忽视全体学生的教育与培养。而应要达到真正的比赛目的,切切实实对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起到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