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2021-05-27周云帆张亚菲申顺先贺爱利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周云帆 张亚菲 申顺先 贺爱利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慧职教-职教云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主要面向农业技术类、园艺技术类、生物技术类等专业学生开设,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其理论内容抽象而实践操作性强,在传统教学中,本课程存在授课内容过多、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1]。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到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以达到共享教学资源、提高师生互动等目的[2],其在具体实施中会涉及课前自主线上学习、课中互动教学以及课后线上延伸三个关键环节,而各个关键环节离不开在线网络平台的支持。“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可以辅助教学用于构建混合式教学。智慧职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一个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职教云是该平台在线教学云平台,而云课堂是智慧职教云手机端[3],利用该平台,师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参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巩固等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已为很多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了在线教学服务,并在许多高职专业课中推广应用,但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未见到相关应用的报道。本文根据笔者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开展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情况,介绍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教师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梳理,分出基础、核心、拓展三大部分(见表1)。基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基础内容,理论性较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微视频、动画等线上资源辅助教学,并以测验、头脑风暴、讨论等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以期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的目的。核心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主要包含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和脱毒两大技术,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完成。拓展部分是本课程的难点内容,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中的相关应用,这部分内容通过PPT 课件展示、微视频、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线上自学。其次,教师借助“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安排,明确哪些内容需要放在课前预习,哪些内容需要通过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详细讲解,哪些重点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测试加以巩固[4]。我们以基础部分的主要章节为例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见表2)。

二、建设线上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在平台上创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并进入课程封面点击新增班级,添加班级后要求学生下载“云课堂智慧职教”App并注册,然后通过输入班级邀请码或扫描班级二维码加入本课程(见图1)。其次,添加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如PPT、图片、文档、视频、动画等,以丰富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资源可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通过资源库、职教云、MOOC学院等引入单个课件或完整课程。为解决传统数字化教学资源占用空间大、再利用耗时长等问题,教师可将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碎片化”处理(见图2)。最后,教师根据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通过“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课件设置模块,将教学资源设置为不同的发布方式,例如,公开、定时公开、闯关、关闭等,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基于授课内容,教師通过“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提前一两天发布课前要求,推送PPT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电脑或手机端完成预习,并可对学习内容进行评价、问答、做笔记或纠错。例如,要求学生提前观看母液配制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配制流程有初步了解,同时布置课前讨论“归纳总结MS培养基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的配制方法”来检测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教师在安排课前学习任务后,可以通过职教云“课前要求”和“课前讨论”的访问数据提前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二) 课中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并结合课前讨论的作答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同学们明确本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本次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采取教师主讲或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最后,在授课内容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课程知识,同时留下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解惑答疑。

(三) 课后复习

为督促学生及时“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当天上完课后,教师就推送拓展资料,引导学生通过点击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要求学生在线上完成自我总结和课程评价,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调整教学进度。

四、考核方式优化及学习效果评价

(一) 考核方式优化

传统教学中,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考核多以期末试卷为主,占总评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占30%~40%,且多以教师在考勤表上所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为参考,没有具体的数据分析。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评标准过于含糊,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过程性考核可以优化传统考核方式,给予学生更直观、更公正的成绩评价。学生在参与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时,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所有学习轨迹,系统最终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完成数据分析,统计成绩。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件学习(20%)、课堂活动(20%)、作业(20%)、考试(40%) 四个部分,其中课件学习主要包括学习进度、评价、问答、笔记、纠错;课堂活动主要包括考勤、参与、课堂表现分、测验平均分。显然,这种过程性考核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来说,更加科学、精准,是一种较好的课程评价方法。

(二) 学习效果评价

2020年秋季学期末,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班级学生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考试”模块进行了期末考试,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3),并根据学生成绩进行了学习效果评价[5]。由图3可知,学生的最终分由四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权重不同。我们以某班级为例,从图3可以发现,某班共有30位学生,现以学号19的学生为例,其期末考试分数很高,但是课堂活动分值较低,最终该生的总分处于班级中等。说明“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可以将学生过程性学习的结果体现在不同模块的具体分值上,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测评方式强调了过程性学习的重要性,体现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改变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坏习惯,促进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基于“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丰富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强调了过程性学习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教师在准备线上教学资源时功夫下得还不够,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的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都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基于微信群线上线下混合式外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应用
微课资源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学习通提升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西班牙语”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静脉置管教学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疾病概要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