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5-27冯松宝孙林华桂和荣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勘查应用型

冯松宝 孙林华 桂和荣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应用型本科;资源勘查工程;课程体系

一、前言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课程体系构建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问题。虽然有很多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构建了课程体系,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艾静超[1]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在阐述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课程体系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及构建方法措施。李波[2]提出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课程理念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通过监控课程体系的运行,提高课程体系使用效益。同时,其他学者认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考核方式等确定课程体系[3-7]。

一流大学归因于三组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因素群即人才汇集、教学资源丰富科研经费充裕、管理规范。显然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布局不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但是可以从专业入手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开辟自己的路。在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诺桑管理学院,这所学校经过自己在点上的努力,成为专业声誉最高的国际酒店管理人员培训学校。

另外,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指出,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同时采取不同类型高校分赛道建设,地方高校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名额分列,且向地方高校倾斜。双一流背景下,国家的优越政策给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了机会,也给予了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该有建设一流专业的信心,在扎根地方或行业的基础上,从点上突破,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基于此,本文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从需求出发,在对社会、行业等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广义来说,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

(一) 设计理念

1、考虑以学生能力(职业能力) 培养为核心。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思想而非知识本位。就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能力主要体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

2、对接职业标准、社会需求。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的设置,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尽量做到和社会直接进行无缝对接,减少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学习时间,尽快适应新角色。

3、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不少于30%,足见国家三部委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视。

(二) 设计方法与措施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灵魂,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引领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也影响课程的结构和课程内容。所以,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立足点。

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首先需要对行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学生的就业岗位。从岗位需求出发,提炼技术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能力模块。同时也要结合国家2018年制定的专业质量要求、工程认证标准及安徽省专业评估要求。

3、构建三级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是应用型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为此构建了“一级、二级、三级”实践教学体系。一级项目主要是基于多个模块而开展的综合性实践训练项目,主要有毕业实习、地质综合能力考核和毕业论文等,这些能够加强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二级项目是对某一模块进行的实践训练项目,能够加强模块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这方面能力得到加强。

(三) 构建路径

课程作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 课程体系

建设一流课程体系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能力结构分为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整个课程体系为5平台+10模块(见图1)。

本文就专业能力所涉及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展开分析。在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下有五个模块。结合岗位需求情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块确定为:煤及煤层气勘查模块、固体资源勘查模块、勘查地球物理模块、专业认知模块、专业综合能力实践模块、专业拓展模块(见图2)。模塊确定后,根据模块的能力培养要求,对模块内的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二) 课程体系的优点

1、基本上遵循了职业人才培养规律。任何一种职业是由若干环节所组成,这些环节组成一个周期,职业活动是这一个个职业周期的循环往复[8]。比如,医生的职业活动,包括诊断确诊、制定治疗方案、实行治疗和康复指导等环节组成的职业周期。离开了职业能力,医生的职业能力无从谈起。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包括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每一次勘查活动(职业活动) 都是这三个环节组成的周期的循环往复过程。此外,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选修性专业拓展模块能够使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具备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

2、遵循了认知规律。通常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归纳法、演绎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称之为教育规律。在资源勘查工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是在先学习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再学习专业课,然后拓展课,基本遵循了认知规律。同时,在这个学期过程中,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学科基础课中具有实践环节,有一级、二级和三级实践环节,在专业课中也有一级、二级和三级实践环节,这些环节是立体式分布,全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高度统一。

3、符合应用型课程体系特征。应用型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特征:以职业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以个体发展为核心、关注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模块;重基础、强应用、凸显实践教育理念的课程内容;灵活多元、注重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评价。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 部分任课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识本位的思想

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以知识为中心,甚至存在灌输式教学,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储备的应用知识需求。本专业教师由于大部分是年轻教师且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过来,缺乏工程背景,导致学科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较少。对于这种现象,首先,通过教研室活动的方式让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及应用型课程有清楚的认识;其次,利用寒暑假去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或者进行一些产学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教育者本身对应用型定位有全面的了解。

(二) 课程比例不够合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牢固性和持续不强

课程结构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和综合拓展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生产一线结合的实践类课程较少。就目前产教融合教学的课程中,到基地学习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己与熟悉的企业联系,带学生去企业学习,没有正式的文件计划支撑,这样往往会随着任课教师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探矿工程实训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基于以上考虑,建议邀请企业的骨干人员参与到课程内容中,双方就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具体运行等问题达成共识,签订协议,保证实训不受任课教师变动所影响。

(三) 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对于考试课,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试卷上考试分数占70%,平时分占30%。虽然也设计平时分,但是不能把过程考核很好地放到课程评价中。对于这方面考查课形式多样,基本可以综合考虑过程考核。但是对与考试课,学校已经有相关文件,可以进行考试改革。过程考核应该是常态化的考核方式,但是现在是非常态化的方式,须要申请才能进行。建议只有过程考核材料齐全,二级学院教学委员会同意,减少申请签字环节。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五、地方应用高校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一)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建设的情况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从笔者所在的学院来看,整个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中mooc项目申报,基本满足条件就可以申报成功,但是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另外,还出现了一个局面,即一些年轻教师积极申报,而申报成功概率很低,这种情况院里是否能够适当资助,让教师先尝试着按学校规定去做,做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对课程的把握能力,结果也能提高下一年申报成功率。

(二) 教师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其本身的应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建议每年的暑假(至少20天) 每个专业派2名教师去企业挂职,帮助企业完成相关的项目,提升教师自己的能力。当然如果教师有自己的产学研项目,也可以不去。这方面还需要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教师20天之内在企业。

(三) 教学能力

由于大部分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教学能力上基本还都存在欠缺。建议认真参加网络培训。另外就是多组织教研室研讨活动(并非完成学校的任务,拍个照片),例如,这个学期资勘教研室进行过尝试,觉得效果还不错。

(四) 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除了普通的实习以外,就是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不管是学校的项目、省级项目还是国家级项目都是有限的,这样保证不了想做项目的学生能够申请成功,建议院级的科研项目(像2018年地质资源地质工程重点学科学生开放课题),尽量每年能有,这样可以有效补充校级以上项目的缺乏。

结语

双一流建設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双万建设计划,给应用型高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和行业需求、人才本身的条件、学校自身的定位和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考虑。

猜你喜欢

双一流勘查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浅析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