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红色经典阅读现状实证研究

2021-05-27陈华北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问题对策

陈华北

关键词:红色经典阅读;高职学生;问题;对策

红色经典,是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斗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文学作品,同时,也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诞生的文学名著。以阅读红色经典为手段开展“红色经典”教育,不仅对高职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陶冶道德情操、培育人文素养大有裨益,还能在高职学生中达到以红色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并且“对于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有心理校正、心灵纯化的作用”[1]。为了解高职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该校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研究范围与调查方法

依据研究的目的,本调查以问答的形式,设计了若干题目,采用在线调查。本调查涉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17级、18级、19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向该校5个二级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投放了问卷,共有1319名在校学生接受了调查,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一) 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量少

红色经典不仅思想性、人文性和艺术性极佳,而且它属于文学作品,故事性和情节性较强,对于青年读者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理应为高职学生所接纳,受到他们的欢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问及“你读过红色经典吗?”时,79.01%的学生回答“读过一些”,16.07%的学生回答“从未读过”,4.93%的学生回答“还没读,但有读的打算”。而当问及“你读过的红色经典是完整的著作还是片段”时,竟有高达近八成的学生选择的是后者。虽然调查的范围和影响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些数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高职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人数不多,而且阅读内容也极少。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方面有其特殊的学情,“虽然专业阅读占主导地位,但生均借阅量少,图书利用率低;虽然喜爱阅读文学作品,但经典、名著阅读过少,阅读显粗糙;虽然阅读涉猎广泛,但较浅显化”[2]。总之,高职学生在阅读上较为浮躁,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娱乐消遣性。这一点,在红色经典阅读上表现突出。在问及“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你还会主动阅读红色经典吗?”,将近四成的学生对此不能给予肯定的回答。当问及“你没有阅读红色经典的原因是什么?”, 不仅有11.75% 的学生回答“ 从不知道有这类书”,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对这类书不感兴趣”。这一调查结果既说明了高职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回答了对红色经典阅读量少的原因。

(二) 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面窄

当问及“你是怎样读到红色经典的?”时,四成多的学生回答“在中小学课本上”。这表明,相当多的学生读的只是红色经典的节选,而不是完整的著作。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小学教材编纂实行地方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红色经典大幅退出中小学课本,因此,90后和00后学生,尽管在课本上读到的只是红色经典的节选,但篇目也是极其有限的。调查还表明,学生阅读的红色经典的书目和题材也极其有限,大部分学生只是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书而已。不仅如此,还有37.38%的学生认为“找到这类书很困难”,也就是说,在1319名受访学生中,有493名学生没法获得红色经典可供阅读。

(三) 学生对红色经典缺乏了解

在组织调查的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们的直接接触,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至今没有阅读或者较正式阅读红色经典,并非由于他们对红色经典的排斥和抵制,而是由于他们对红色经典不了解或没有较为正确的认识。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当问到“你认为影响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时,13.65%的学生回答“好多书不再出版,市面上买不到,图书馆也借不到”,还有24.94%人认为“现在爱读书的人不多,再说这种书不刺激、不惊险,没有吸引力”,但更多的学生选择“对红色经典的宣传极少,许多人不了解、无感”,这一比例极高,占到总数的60%以上。在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中,甚至还有11.75%的学生表示“从不知道有红色经典这类书”。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思考

(一) 培养兴趣,提高阅读数量

首先,高职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要充分认识红色经典的教育价值和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率先垂范,带头阅读红色经典,并向学生传递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的阅读情趣和方向,激发他们对红色经典的阅读欲望。其次,高职教师要有侧重、有目标地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科学的理想信仰所迸发的伟大力量、高尚的道德境界所释放的真挚情怀,体验革命者和英雄人物身上所焕发出的思想美、形象美和人格美,开掘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内在动力。再者,要善于向学生推荐、介绍红色经典,与此同时,还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增強他们阅读红色经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培养高职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阅读红色经典的作用及思政课教学的功能上讲,红色经典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更是改善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将红色经典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与统一,将会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红色经典的阅读量。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红色经典教育,既可以将红色经典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或将其中的人物和事迹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将红色经典阅读设定为一个教学内容,规定一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以规范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推进红色经典阅读,提高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质量。同时,“尤其要注意着力增强时尚感,要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接受特征,善于将时尚元素注入教育教学过程中”[3],通过彰显时代感而增强红色经典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 拓展渠道,增加阅读供给

一是呼吁出版界给予帮助。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红色经典是严肃、高雅的文学作品,缺乏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因此不受欢迎,于是,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出版社不愿出版。为了公众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促使出版社摒弃短见和私利,承担起出版和推广红色经典的社会责任,让红色经典回归社会,成为人们常备的精神食粮。

二是调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具备充足的红色经典阅读资源,学生自然会受益。高校本来应该是红色经典著作传播、储藏和流通的重地,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为应对生存与竞争带来的压力,许多高校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不再号召学生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4]。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机构,这一办学目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红色经典独特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价值功能,积极为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保障。

(三) 扩大宣传,创设阅读环境

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化的当今世界,泛娱乐化日益成为一种潮流,“从电视到电影,从报刊到新兴媒体,无不充斥着以感官刺激为表象、穷尽低级搞笑、卖弄噱头之能事。‘娱乐至上之勢盛行,颓废低俗之势彰显”[5]。由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这一社会现象的蔓延,必然对高职学生的阅读品味产生负面影响。于是,充斥着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阅读内容,既是外界大力向他们推送的,也是他们自己乐于接受的,而有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彰显着思想性、真理性和价值性,洋溢着理想、信念与情怀,高尚而又美好的红色经典文学著作,对广大高职学生来说,不是敬而远之,就是不得而知。因此,改善高职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现状,必须加强对红色经典的宣传,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是中国人民坚定信念、明辨是非、团结一心跟党走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6]。为此,党和政府要有效推动大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政府应该净化社会风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红色经典,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红色文化、鼓励青年研读红色经典著作的风气,加大对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的资金投入和关注力度”[7]。与此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大力介绍、宣传红色经典。在宣传红色经典的工作中,各路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所起的作用巨大,应积极作为。当代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然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媒体作为公共舆论平台和大众传播工具,必要的社会责任也不容推卸,尤其是主流媒体和各级各类公办媒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起宣传红色经典的责任。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