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问题导向法教学实践探究

2021-05-27潘鑫

考试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中明确要求的教学内容。对此,如何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对阅读《乡土中国》有帮助的教学方法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笔者尝试以点带面,用问题导向法来带动整本书阅读,包括专题的选择、问题清单、问题的信息搜集、问题的深入思考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问题导向法

2020年9月,福建省开始在高一使用新教材,正式开启了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三新”时代,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为摆在所有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一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中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中在高一第一学期使用的是必修上册,其中的五单元要求完成整本书阅读,要求阅读的是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这与以往语文教师主要进行单篇教学的形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如何做好整本书阅读?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成为高一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课标为指引,把握整本书阅读的方向

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以国家教育部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它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都要遵循的原则,在新版课标中对整本书阅读尤其是学术著作的阅读做了如下论述:“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新课标对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做了具体的规定。

二、以教材(书本、著作)为根本,了解教材(书本、著作)的特点

明确了方向,接下来就要认识了解作品《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学生学习阅读学习的对象,作者费孝通先生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整部作品对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现象进行罗列并深入剖析,思考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的结构如何?它的文化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构文化等,可以说这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自我剖析?时至今天,我们中国社会,中国人身上还有这些影子存在,这可以说是费孝通先生的贡献,也可以说是这部作品之所以还能收入国家语文教材原因之一,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解读出的这些观点,这些看法,对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的启示,所以这是一部中国人必须了解、必须阅读的好作品。

三、以学情为考量,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步骤

《乡土中国》放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中,学段是高一上学期,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入校两三个月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情,对于刚进入高一两三个月的学生,他们之前绝大多数都没读过学术论著,对学术论著很陌生,对议论文只是建立在初中初浅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上,中考主要考记叙文,他们对议论文也不重视,所以这些学生对《乡土中国》的普遍感受就是看不懂,读起来很费劲,尤其是书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但是也有好的一面,一个是高一新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对高中的很多新课文感兴趣,另一个是对《乡土社会》中,描述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熟悉感,这主要是说笔者本人所在的学校的学生而言,还有就是费孝通先生在作品中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这些例子让学生感觉有趣,从而吸引他们去读。

四、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深入研读

针对以上的课标、作品、学情,我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分为初读、精读、批读、研读、再读五个步骤,我把它叫做“五读俱全”。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深入研读,这针对的是第四个步骤研读,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解决如下问题。

(一)何谓研读?研读从字面上看是研究性阅读或者钻研阅读,它突出一个“研”字,对书本的钻研,对概念的钻研,对事例的钻研乃至对各种疑问的钻研。

(二)研读有何意义?研读的过程就是你深入阅读的过程,深入思考的过程,深入查找资料的过程,深入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这种过程,你会对著作更加熟悉,你会对概念更加理解,你会对事例更加明白,你会对问题更有思考,一旦你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会更加开心。

(三)何谓专题?专题是研读中的某个概念,或者对某个现象的概括,或者对某个或某几个事例的汇总,它产生在具体的研读过程中。

(四)如何选研读专题?要想选研读专题,那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审视,一个这个专题是否你有疑问,如果有疑问还没解决,那可以选这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二个角度是看这个专题是否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可以吸引学生对这个专题进行研究;第三个角度就是看看这个专题是否有用,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实际的用处,那也值得去深入研读一番。

(五)研读方法有哪些?研读的方法有许多,例如纵向挖掘法,横向探索法,定向细读法,发散研讨法,古今联系法等等。

(六)较好的研读方法——问题导向法。何谓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即以众多的问题作为我们研读作品,理解概念,思考专题的导向,这些问题一步步指引我们去理解这个专题中的核心内容,分析这个专题中的重要信息,从而解决这个专题中的种种疑惑。问题导向法的核心是问题,它是我们解决这个专题的载体,也是我们理解这个专题的途径。

(七)如何列问题清单?问题导向法中的问题不是随意罗列的,不是随意提出的,不是任何问题都问,而是必须围绕这个专题来问,而且问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它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书本到课外,从现象到本质。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你再去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查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会锻炼你的信息搜集能力,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围绕专题展开论证的能力,而这对高一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非常有帮助。

(八)問题导向法具体教学实践

我在教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指导福州市级公开课时,我就让学生学会以下的专题研读问题导向法:

学完以上问问题的思路,我就布置学生围绕专题“谈中国道德与法律的伸缩性”完成研读任务单,任务单的设置也是按照以上问题导向法。

学生课后完成以上任务单,并约定具体的完成时间,在约定的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展示阅读单中各个问题完成的情况,如果大家都答案一致的问题,那就尽快的过一下,如果不一致答案的问题就可以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特别难得问题更要深入探讨,这个时候往往是最有趣得时候,因为大家会各抒己见,从不同得角度来谈对某些问题得看法,有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正是在这种思维碰撞中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以上任务单中前几个问题大家都意见一致,到查找资料,调动自己的积累(书中的事例、影视作品中的事例、生活中的例子等)加以论证时,书中的事例大家也都能找到,但对于影视作品中的事例、生活中的例子就很难找到,这个时候我让学生从古文或者古代的法律规定中去找,例如从《论语》叶公语孔子中找,从汉宣帝地节四年皇帝诏书中找,从《唐律疏议》中找,从《大明律·名例律十八》中找,从《儒林外史》这部作品去找,乃至从现代的影视作品例如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去找,很多同学很快就找到了。

在探讨问题:你认为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呢?(怎么办)时我就结合当今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问题之道,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义灭亲”,对“大义灭亲”应该怎么来更辨证的看,最后我又以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第18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做为最后的总结,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对道德与法律这二者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五、总结

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是整本书,要想细读每个章节,或者像以往一样对每个章节认真讲解,这都要用到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我们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课时也是有限的,所以高一的语文教师在面对新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时就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能让我们以点带面,就是找到好的切入点来带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而问题导向法个人认为是一个可以在实际中采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2.

作者简介:潘鑫,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
“荒诞”与“法理”
“乡土社会”的国民性初探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城市化与回不去的故乡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费孝通与文化自觉的社会学方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