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措施
2021-05-27何晓龄
何晓龄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推进,促使我国教师逐渐开始意识到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教师们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夯实的主要阶段,语文学科是学生需要重点接触的学科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夯实学生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稳定形成。基于这一前提,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及完善。现阶段,越来越多创新性的理念开始出现在教育领域。如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对于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要求,促使学生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状态,小学阶段的教师需要主动地做好创新工作,调整原有的教学结构及教学体系,将课外阅读合理融入教学中,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足的准备可以促使任务的顺利完成。课外阅读的规模比较大,内容、方向比较多,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阅读计划,那么其在接触大量的阅读素材时就很容易产生迷茫状态,甚至会因此而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在制定阅读计划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可实施性
学生所拟定出的阅读计划,要符合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果学生日常处理自己课内的学习任务都很困难,那么课外活动开展的意义便荡然无存,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形成不必要的压力。所以在拟定计划时,学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设计任务量。并且,所设定的任务目标需要详细具体,而不能过于形式化,过于宏观化。
2.灵活性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再详细、再缜密的计划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也需要做出合理的调整。当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如果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应该可以合理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计划,以此在不影响阅读进度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
3.反馈性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所以,课外阅读并不是一种形式化的工作。教师需要透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计划中,教师需要辅助学生适当的融入反馈环节。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报告会、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彼此分享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眼界,加深自己对于课外素材的理解深度,进而有效强化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制作阅读笔记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有较强的注意力,当他们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很容易就会将之抛于脑后。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文本信息并没有形成记忆,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加强。阅读笔记的存在可以辅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涵,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制作读书笔记,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将其看作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存在较高的敷衍状态。基于这一前提,教师可以适当地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笔记制作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一方面,教师需强化学生对于读书笔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动机。比如,可以引进一些与读书笔记相关的名人事例,让学生了解到读书笔记对于自己所能够形成的积极意义,促使其能够站在感性角度上,对此活动形成主动了解的欲望。同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以身作则的作用,为学生做好榜样。比如,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在完成阅读活动后制作一份读书笔记,利用自身的言行对学生形成调动,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对学生形成有效激励。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丰富学生读书笔记的制作形式。在读书笔记中,学生不仅可以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同时也可以书写自己的心得。在当前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比较流行的记录方式,叫做手账。在手账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字,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图画背景。教师可以将这一形式引入到读书笔记制作中,以此带给学生新鲜感,也能够调动学生的读书笔记制作热情。
(三)引导学生读思结合
孔子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加以思考,而是囫囵吞枣,那么即便其阅读了100本书,对于其自身的核心素养来说,也无法起到积极性的影响。
在课外阅读的基础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文章,为学生示范,夯实学生的基础。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能够有方向有层次地对文章展开阅读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阅读步骤。在中期阶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让学生能够带着思考以及疑问的状态,深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质疑思维,奠定核心素養基础。在高级阶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完成阅读活动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更加的全面,也会更加的深刻,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以及增强。
三、掌握多样阅读方式
(一)泛读
泛读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面临未知事物时,会产生较高的了解欲望。但由于自身能力的影响,其不可能在第一次接触,就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课外阅读中也是如此。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展开泛读,对文章的大概内容形成基本的了解。在泛读之后,学生自身的阅读基础可以达到稳定状态。此后,教师可以详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人物性格,文章情感等内容,逐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深度。在泛读期间,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注意力。第二,抓取关键能力。泛读虽然又可以被称之为粗读,但并不代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心不在焉。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粗略阅读之后,可以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可以捕捉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注意力分散,那么学生只会囫囵吞枣,整个阅读的价值也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