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2021-05-27包永强
包永强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备受关注和重视。笔者的家乡符川镇兰星村,是典型的贫困村,2020年9月—10月,利用一个月时间,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兰星村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在农村地区小学、初中的学生家长,均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家庭教育的看法、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较以前大有进步,但也存在对家庭教育重视不足、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例如,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一部分家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具有示范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家庭教育质量不高。因此,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还需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关键词:贫困乡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人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石。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教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家长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教育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发达地区比贫困地区重视,发达地区比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是暂时客观存在的现状。因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是提高中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研究也很多。但对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比较少。为了解乡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文章对符川镇兰星村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对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符川镇兰星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山区乡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总户数476户,总人口1462人。在调研时,按照每户发放调查问卷一份的原则,实际发出调查问卷470份,6户因全家在外没有发放。收回调查问卷469份,1份被丢失,没再补写。有效调查问卷466份,有效率达到问卷要求。其中,小学文化程度或不识字家长7人,占1.5%;初中文化程度家长433人,占92.9%;高中文化程度24人,占5.2%;大学文化程度2人,占2.03%。调查问卷内容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教育方法等内容,共16个问题。此外,还参考了相关文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乡村家庭教育的一些积极变化
1.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通过访谈和问卷发现,过去,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自己只管负责让娃娃吃饱穿暖,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抱着只是让孩子平安长大的态度。现在的乡村家长,也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因此,不断向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调查发现,90.05%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重视,认为学习是孩子现阶段最主要的工作。
2.更加重视和孩子的交流
过去的农村地区,因生活的困难和家长认识的局限。家长整天忙于生计,干不完的农活,处理不完的琐事,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交流。现在,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力度的加大,农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大多数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教育,渴望和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调查发现,80.51%的家长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主要通过询问和闲聊方式交流。在“当孩子想告诉你学校发生的事时,你有什么反应”这一栏问卷里,90.21%的家长选择倾听和建议。他们也很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民主
过去的农村家庭中,大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们认为,会“服从”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善于也不愿意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做错了事,教育孩子的方式单一,打骂现象较严重。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在逐渐改变。年轻一代的家长和孩子能平等相处,教育方式更加民主,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调查显示,80.22%的家长更愿意在平等交流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二)乡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和人格发展
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反之,若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哪怕其他方面非常优秀,也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其他孩子。他们家庭教育目标单一,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2.地方经济不发达
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无法陪伴、照顾孩子。调查显示,兰星村有留守儿童家庭有25户,占总调查户数的四分之一。这些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更有3户,是几个孩子相互照顾,哥哥或姐姐自己还是孩子,还在读书,他们还得照顾自己的弟弟或妹妹。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心理和文化教育,亲情缺失,学习较差,性格也有缺陷,现状令人担忧。日渐凸显的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乡村教育的难题之一。
3.家长行为不具有示范性,教育方式单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但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家长也认识到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但在现实生活中,超过半数的家长不能长期坚持下去,甚至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如孩子,起不到榜样的作用,严重的甚至误导孩子,影响孩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调查中也发现,在农闲时节,一部分家长喜欢约上三五好友,聚在家中,喝酒、聊天、打牌、打麻将,他们沉迷于自己的娱乐活动,早已忘了还要辅导孩子,甚至有的孩子就在旁边写作业,但他们却不管不顾,给孩子的成長造成严重影响。更糟糕的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仍然存在。虽然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孩子应该鼓励、沟通和劝说,但他们却缺乏耐心,三句过后只剩埋怨和训斥了,甚至“棍棒伺候”。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40.92%的家长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没耐心和孩子交流;50.06%的家长会打骂孩子。只有不到10%的家长选择从不打骂孩子。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太调皮了,不打不骂就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