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2021-05-27王姣
摘 要:“平面广告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最新设计动态及行业需求,重新调整授课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根据当前“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选定依托项目;调整授课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注重以赛促学,推动成果产出;注重过程评价,优化评价体系等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及方法,多措并举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自主创新;授课策略;建设路径;创新能力
创新一直是设计专业所追求的目标,亦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面。现如今,高校设计类课程面临较为棘手的困境,如授课文本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授课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必须根据专业需求及课程特色,对授课体系、课堂设计进行全面构建,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为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
“平面广告设计”是面向高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也是笔者所在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二下学期的必修课程。其课程性质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意与效果并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但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脱节。因此,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该课程的目标牵引,通过更新教学内容、选定比赛项目、调整授课方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案例创作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作热情及创新能力,对解决当前课程授课现状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以虚拟项目创作为辅,整体的授课策略与其实践性的课程性质不相符。并且对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可以发现,当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陈旧,授课方法单一
目前,对于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而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多地依托于选定的教材,但有些教材知识过于老旧,授课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理论知识或典型案例,具有前沿性的案例较少呈现,文本体系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导致其所传授的知识模块过于老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另外,授课方法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单向性的讲授方式,没有实施合理的课堂组织活动,忽略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无法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使得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二)选取虚拟项目,原创意识不足
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依然采用虚拟项目的形式,无法打破学校学习环境的预设性,缺乏企业实战历练。其弊端在于,所选定的虚拟项目无法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企业或产品的详细信息,学生虽有天马行空的创意,却缺乏项目完成标准或主题作为牵引,也给授课教师的作品评价增加了困难;并且,很多学生在创作广告作品时,往往原创意识不足,习惯性东施效颦地进行创意元素的堆砌,这是目前广告设计课程中较为显著,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忽略成果产出,注重结果评价
虚拟项目的设定,注定了成果产出形式的单一,很多教师没有开发出适合设计类课程特点的成果产出或展示形式,所以无法打破“课程作业”的固有属性,不能提升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重视;另外,部分教师依然注重结果性评价,没有改变过去“一纸定成绩”的模式,让学生无法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树立严谨、端正的学习意识。
二、创新能力培养在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挖掘与渗透
(一)更新教学内容,选定依托项目
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将前期精力集中于对教学内容的革新上,除选定具有时代特色、体现专业前沿动态的教材外,还应利用各大网络平台,阅读相关书籍,搜集平面广告设计的典型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并将多种类型的广告形式进行补充说明,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审美能力[1]。
教学内容的更新固然重要,但作为一门实践性质极强的学科,选定合适的依托项目不容忽视。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实战中领略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选取合适的命题,积极参与到创新型教学活动中来。另外,鼓励授课教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提炼,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活动,让“教”与“学”相辅相成,实现教学相长。
(二)调整授课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授课方法无法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也无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获取通道,因此在此课程中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法、翻转课堂、以赛促学的复合型教学法[2],这种教学法的运用为该课程构建了一套成熟、高效的全新教学体系。
翻转课堂式教学主要指教师不再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新知识的分享和运用等环节,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说教式的实践操作和“填鸭式”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努力营造“问号课堂”,构建“对话课堂”,升级“情感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作品互评、方案完善等活动中来,真正做到让课堂活起来。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应通过典型作品予以代入与讲解,让学生以一种愉悦且高效的方式主动接受。
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落实到“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当中去,讓学生成为一名学习道路上的“探险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整个实践项目中为学生的草图方案、命题整稿做出客观且公正的评判。“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经常涉及一些视觉效果的生成,但由于课时有限,上课期间不能一一讲解,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探学。例如,2.5D效果风靡一时,可以课下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哔哩哔哩、抖音、虎课网等视频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其表现技巧,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以赛促学,推动成果产出
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创意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到设计作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从而将学生塑造成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专業型人才。
“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主要以“大广赛”为项目依托,让学生以当前比赛为结课要求,以具体参赛要求为标准,摒弃以往稍显松散的课程结课形式,以高效率、严质量、稳步伐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课堂。按教学计划中的每两周一个赛事命题的节奏,在本课程中共计完成四个系列性作品,通过这种命题式训练,引导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快速掌握实践技巧。参赛作品的产出需经过以下流程:下载命题—分析策略单—头脑风暴—锁定关键词—创意草图绘制—方案点评—电子稿绘制—方案点评—完善创意—方案提交—赛事跟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分析命题策略的要点,把控创意方向,强调原创意识,并根据方案效果给出修改建议,在评判作品时引导学生之间互评,形成批判性思维,最后教师总评,让学生规避问题,博采众长,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3]。
这种“以赛促学”的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动力,还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成果产出。通过比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授课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作品与社会需求靠近、与市场接轨。
(四)注重过程评价,优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无法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及作品质量高低,所以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应将上课情况、作品展示和辩论、团队协作状态、日常作业质量、课堂考勤等因素纳入考核体系内,让平时和期末考核并行并重,采用这种多元化的考评形式,一改过去“一纸定成绩”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让更具情感化、科学化的评价方式得到升级,激发学生对平时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视,从而提升其学习参与度。
以上主要是课中的考核模块,但是课后考核也不应该被忽视。事实上,微信、钉钉等线上交流平台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老师有相关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及时与学生分享,且老师可以通过课下的辅导答疑评估教学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那么教师也可以将此纳入考核体系之内,让评价体系得到更全面的优化。
三、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是为了满足就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所提出的一个新型标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也因时代的需求变化在不断革新,授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合理进行课堂设计、丰富教学组织形式、重视答疑解惑、优化评价体系,利用多种形式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积极回应时代的需要,这将是设计类课程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吕艳娜,邢浩,霍李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包装设计,2018(10):56-57.
[2]李娜,臧运秀.包装设计教学中复合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60-161.
[3]孙晓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8(4):117-118.
作者简介:王姣,硕士,郑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字体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