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起伏·流动
2021-05-27张顾一
摘 要:吉尔·德勒兹的“褶子论”有别于自然观下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褶子论”为探寻建筑本质提供了全新且更为全面的视角。本文尝试以折叠空间、起伏空间、流动空间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迈阿密1111林肯路混合功能停车场与朱西厄图书馆的设计策略来探究建筑空间的本质。
关键词:“褶子论”;折叠;起伏;流动;建筑空间本质
在人与环境互动激剧频繁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师所肩负的设计使命也不再单一,逐渐演化为与环境相关的多元、互关、共生的建筑共同体。建筑形态的创新与否更是与建筑本体如影相随,而以何种更为明晰真切的视角来审思建筑,如何以更为纯粹的本质形态融于自然场域、汇于真实世界、合于功能形式,无疑是当代建筑学人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视域下“褶子论”的美学价值
(一)折叠交互:褶子与世界
褶子论的原初阐发于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著作《褶子——莱布尼兹与巴洛克风格》,这是对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alm Leibniz)“单子论”的概念拓延。理论的源头归因于巴洛克艺术形式艺术理论中有关褶皱的这一概念。谈及褶皱,浮现的图示定然是起伏、折叠、流动等图示图像。折叠的皱纹则正是褶皱的原型,这种图式化之景于自然界无所不在。群山的绵亘不绝、沙丘的绵延起伏、树叶的层折重复……均形成了折叠交互的共生之态势。褶皱的回环重复化的生成已然逾越了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所蕴涵的极致结构主义哲学之概念。在“褶子论”下,自然山川间,褶子以不同的大小、层级、状态存在,且永远以折叠——展开——折叠——展开的运动中与外界交互。褶子与世界间的折叠与交互绝非分散、独立,恰恰是以共生、互融的关系构成物质的存在。二者是渗透、折叠与包裹的,而物质则是在此番运动关系之中内外中和自由生成。在德勒兹的理论认知中,褶子与世界之间有着可述、可感、可生的共和、同构、依存之连。“褶子论”所涵纳的褶皱,无疑是暧昧的、交互的、组构的,这种美学价值激发着建筑学人对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本质的探究,甚至生成与创造一种新的建筑形式。
(二)起伏迭合:建筑与时空
追溯传统的建筑设计到现今的非线性建筑,以和谐为美的理念则仍存于整合空间之内即构建“平滑空间”中所求的和谐空间形态。这种形态理念需缔建整体与和谐的空间观念,即建筑与建筑间、建筑与环境间、建筑与人间的整合一体化,彼此之间相互迭合后共存于整体空间中。“褶子论”实则与“平滑空间”相互交织,双线起伏迭合并行。聚焦于当今技术背景下,建筑创作似乎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方法指导,但要尽然实现建筑空间与形态的整合一体化、空间体验与建筑结构的相生共融,有机依存,或许,以“平滑起伏”的空间方式“迭合”建筑形态,交织融汇于自然环境,能实现建筑空间最本质的探寻。在建筑生成的探寻过程中会产生差异、多变、异质等形态,但是以“平滑起伏”的空间方式实现建筑整体的内在有机转化,进而实现建筑与场地的和谐共存,为建筑学人带来了全新的思索与考验。在平滑起伏的空间之下,同一、层级、线性的思维方式不复存在,反之,不同的思想理念以一种互为迭合的方式在平滑起伏的空间内和谐、流动、共生此间。建筑,以一种整体的生命与环境共生融合;空间,以一种自由延伸、不受限制的迭合流动于场域。
(三)流动模糊:界限与消融
无序、混沌、跨界是当下城市的一个有机化状态,该种状态取缔了传统城市的时性。身处于该种城市的建筑设计师与城市规划师以第三视角的人为之力创设了纷繁复杂的“褶子”,其以一种主观的意识安插组合,进而将此种有机化推向另一个层面,使建筑消融于环境,有机化地成为一个组构部分。建筑形态在“褶子论”之下,以一种流动交混的模糊拟合的形式化特质、赓续性的视觉、错置性的空间,建筑的内部以一种纯净赤裸的直观性呈现在观者眼前,并在一种无知觉的主观意识的驱动下进入建筑之间,该过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发性活动。环境与建筑之间产生的和谐共鸣是自然有机化的生发,该种声音正是黑格尔美学之中的浪漫型艺术。相较于浪漫型艺术,建筑形式则是对精神的反省,于外在的现实场域而言,并不是由自身所滲入的实界,而是外部与之支解的简纯本质之物。
综上,建筑形态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在自然场域内流动模糊、于城区空间内消转融合。细观,融入环境且与自身形态相统合的建筑多以谦逊的姿态向人们展开怀抱,无锋芒毕露的中心与重点呈现。如若仍承袭经典的构图法则进而着手形态考量则会难以着手,建筑形式在“褶子论”的熏染下并非可以肆意变化,它仍然应从属造型美学的形式法则,甚至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仍有轨可循。
二、建筑形态的折叠、起伏与流动
建筑是否应该“框”“限”“圈”住什么吗?还是从本质出发,坦然自若的与场地交融,以同频共振为诉求?答案不是唯一的,更无标准可言。比如,“那是一个图书馆”和“那是一个最佳的多功能型的复合停车场”,前者的阐述为功能,后者则赋予内思意味。建筑形态的折叠、起伏与流动不仅伴随着功能的转移,更伴随着对空间本质的哲思以及对个体在空间内自驱行为的关注。
(一)折叠与流动:迈阿密1111林肯路混合功能停车场功能与形态的设计
作为公共设施之一的停车场,有如机场与车站一般,记录着人们在城市间起点与终点的匆匆一程。迈阿密1111林肯路混合功能停车场,坐落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海滩区,是一幢两层建高的建筑,银行位于一层,住宅位于二层,毗邻的是风光如诗的街巷景观。迈阿密海滩之上,混合兼用的林肯大街1111号大楼由四栋相异的建筑物组构。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的设计之下,银行大楼摇身变为一个多功能混置的停车场,建筑结构将停车场、零售店、住户宅等多位混置兼容连接。停车场以完全开放的建筑姿态以及慢跑楼梯、观景平台为访客带来自发的内驱探索,不设场地规划的行为禁锢。混凝土板块组构而成的停车场由承受面板、交嵌柱式以及开放式坡道组构而成一个有机建筑体,此间,车库作为一个尽然开放的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元素的梁、板、柱的位置与形式由相互作用的单个构件折叠、编嵌与整合而融,进而使场地的繁复与林肯大道整合一体全无异质介入之态。有如雕塑般开放式的楼梯位于建筑中心,该交通体的设置使得行人在车库之中的流走动线升至一种自驱的仪式感般的流动体验,更甚是一种在楼层折叠间穿梭流动的全景式呈现。该混合功能停车场的顶层阁楼之上的私人住宅以折叠整合的方式纳入结构一体,直到延伸至露台层,同时亦可赴于现有的建筑顶层。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之下,建筑不仅是一件艺术品的自我存在,更是结构的本我与真我存活。
(二)折叠与起伏:朱西厄图书馆概念模型的设计
位于巴黎大学校内的朱西厄大学图书馆是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早期冲破网格系统禁锢,彻底打破楼板在现代主义经典的网格多米诺体系中对于上下空间层的固有强限的代表之作,项目虽未建成但堪称其设计策略的转折点。观之外形仅为寻常的立方体块,细品其内部空间的组织则是采用了相互交叠的不为水平的楼板,进而使得观者得到了垂直方向的自由行动。那么,该项目中空间的生成建造过程能否视为楼板在库哈斯的多种弯曲逆转而现?答案或许不是那么明晰。反之,将异规的楼板释为连接上下层空间功能的楼梯交通体,则易解不少。这里,空间流线的主权尽在观者手中而非建筑师本身的主观独断,进而,观者的自驱性活动从水平的空间延伸至三维空间。联系德勒兹的“褶子论”,在“剪切”“折疊”“起伏”的设计手法之下,建筑中空间形式既映现了纷繁庞杂的一面又展露了心潮澎湃的一面。楼板的折叠和起伏设计策略使建筑空间以三维流动的状态自然展现。库哈斯在朱西厄大学图书馆的项目上并未将过多的视线停留在建筑表皮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建筑内部的空间营造,以创设更为自由个性的空间集群。
三、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种局部与局部之间、彼此与彼此之间相依共存、统合关联的创造性活动,兼具艺术与技术的特性。着眼当下,建筑学界的鱼目混珠,德勒兹“褶子论”中的折叠空间、起伏空间、流动空间三方面的设计策略为建筑学人在结构本质的探究和形态创新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与抛却外在形式进而探究建筑空间本质的现实映射。在“创新至上”甚至“泛滥成灾”的时代,“大朴不雕”“绘事后素”般的求真、求实、求质的设计精神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褶子论”中的概念或许并未达到普世的设计层面,但从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环境的有机共生性角度观之,或许能为建筑学人在思考建筑形态、考量建筑空间组织以及空间体验的多重关系时的设计实践提供一个坚实可行的方向与思路。
注释:
①图1来源: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带来的新奇城市体验——林肯大街1111号[EB/OL].[2017-07-30].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7/07/36128.html
②图2来源:楼梯也“癫狂”,交通空间如何影响建筑形式[EB/OL].[2020-02-28].https://www.sohu.com/a/376591529_267672.
参考文献:
[1]杨和平,章锡龙,陈君文.褶子理论影响下的建筑外部形态探索[J].建筑与预算,2020(4):20-24.
[2]邓陆洋.基于褶子理论的当代界域化毯式建筑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3]李云强.褶子理论影响下的建筑形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4]赵劲松.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顾一,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