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诚对话表欣赏 平等沟通融彼此

2021-05-27陈敏

教育界·A 2021年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

陈敏

【摘要】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学会欣赏,你会更好地聆听学生的心声。

【关键词】赏识教育;后进学生;对话渠道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声:“现在学生太过于自我,对于老师的苦口婆心往往置若罔闻,更有甚者,与老师对着干,一点面子也不给老师……”是孩子们难以管教、不明事理还是我们教师没有与之俱进跟上孩子们发展的节奏呢?笔者想,错不在孩子们,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他们,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没有倾听他们的心声。如何能读懂孩子的真正想法,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会欣赏,你就能更好地聆听孩子的心声。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具备赏识教育特质,建立与学生对话通道

赏识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一种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怎样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笔者认为,他们应该具有如下特质。

(一)信任原则

信任学生的潜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我们要坚信,哪怕是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说不定成年后的他们会让你刮目相看,会让你感到自豪。俗话说:“母不嫌子丑。”父母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感到骄傲。学生在学校就好比是教师的孩子,“老师妈妈”——多么亲切的称呼。虽然我们没有给他们生命,但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充满热情与希望,相信他们,信任他们。特别是小学生,他们面临的未知数更多。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每一位教师要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力量,这样学生才会对未来、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相反,如果教师给他们的是抱怨,是指责,是失望,那么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会失去希望,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无法架起心灵之桥。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哪怕是暂时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的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经历风雨,才见彩虹。学生会在一次次的跌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成长,最终他们一定会成长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二)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法國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宣扬“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它成为资产阶级砸碎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有些教师习惯了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缺少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这些行为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特别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学生更加不能接受教师的独断专横。

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或能交心的长者。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不分高低。教师与学生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听取对方的建议。我们也曾经年少过,想想那时的我们是否也年少轻狂,是否也意气风发。教师主动俯下身子,与学生平视,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细心观察,会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会重新认识学生。

这样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与你交心。学生快乐时,与你分享喜悦;悲伤时,向你倾诉不快;有难处时,主动找你帮忙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就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与幸福。

(三)激励原则

要热情地激励。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从没有得到激励的人,他的能力仅仅发挥了20%到30%,而当,受到激励之后,他的能力会比之前增长3~4倍。因而,在学生学习中适当给予激励是非常重要的。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听说过,心理学家随意圈出几个学生的名字,这些学生后来果真成了班级中的优秀生,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如果长期受到不良暗示,学生的情绪会受到影响,也扼杀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积极肯定、寄予希望、赞许的微笑、激励的话语等会使学生自信心大增,而也这恰恰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比如,有两个孩子都考了95分,一个家长说:“太好了,考得不错哦,继续努力!”另一个家长说:“怎么是这个分数?为什么少5分?”同样的分数,不同的看待。试想,他们两人中,谁能取得成功呢?获得激励的孩子,自信满满,对自己充满希望;而一直被否定、被指责的孩子心中充满着负面的能量,他的生活会快乐吗?给学生激励,他们就会更自信,离成功也就更进一步。

(四)适度原则

表扬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作为成年的我们,有时因为别人的一句赞赏会得意一段时间,有时因为别人的一句指责也会难过一阵子。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鼓励与表扬。当今很多教师都会运用表扬、鼓励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而提到学生的缺点时往往很小心谨慎,甚至闭口不谈,这就使得赏识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赏识亦如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真实的心理,根据真实的需求进行鼓励与表扬,不能因为表扬而表扬。这样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会让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或让学生盲目自大,自满自傲,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要掌握度,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不断向上发展。

二、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后进生转变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教师,既要关心优等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等生,并不难,只要稍加点拨,他们的进步会很明显;反之,面对后进生,教师往往花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但事与愿违,收效甚微。作为一名好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怎样才能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体验成功呢?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笔者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后进生找回自信,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尊重、信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师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老师说,不能把赏识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赏识是“行”,而不是“奖”或“罚”,赏识是指“看得起”。教师只有在充分地肯定学生“行”,“看得起”学生,发挥“情感效应”的前提下,才能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接受你,信赖你,与你开诚布公地交流,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赏识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信任。一位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学生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学生”四个字。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相信儿童,解放儿童”,把相信学生放在首位。谁能尊重、信任孩子们,谁就是他们的“朋友”“知音”。获取学生的信赖,让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你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切交往最扎实的基础。教师与学生应该像朋友一样交流,这样的交流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尊重与信任,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都会被学生理解成一种鼓励与肯定、一种关心与帮助;反之,在学生没有接纳、信任教师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有可能变成一种带着目的的行为,此时教师的本意会被曲解,对于学生的指导就会变得无力和苍白。

因此,教师要积极遵循尊重、信任原则,建立师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为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架起一条通道。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尽快认识他们,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与教师间的隔阂;尽可能多地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其实,走近后进生并不难。曾经听一位后进生这样说过:“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您好像有些不重视我,当您与其他同学一起谈话时,您不知道,我多么羡慕他们呀!……老师,认识我吧,我想与您做朋友!老师,接触我吧,我需要您的关爱与呵护!……”孩子的话,让笔者很是触动,也倍感心酸。后进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的尊重与信任,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某个方面进步比较慢就嫌弃他们,排斥他们。拉一把,或许他们会给你惊喜;推一下,他们与同伴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二)表扬、鼓励,建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口号:“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认为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种教育,即让学生自信起来的教育,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差生”。记得有个心理学家讲述了他童年的故事,上小学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教师。地理教师把他当成得意门生,有机会就让他回答问题,并一再夸他學习好;而数学教师总是看他不顺眼,就是答对题也不表扬,反而对他学习上的失误一再冷嘲热讽。两位教师的不同态度令他的心情每天沉浮不定,赏识使他的地理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地理成绩名列前茅;而偏见使他的数学学习进入恶性循环,对数学的兴趣锐减。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印证了前面提到的“罗森塔尔效应”。愿望是一种看不见的信念,教师应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功的需求,通过教育都能取得成功,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就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学生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呢?首先就是赏识教育。一次次的赏识传递给学生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期望目标值。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假如一个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没有进入名牌大学,却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最终拥有一家自己的餐馆,得到食客们的认可,你能说他不成功吗?成功的标准不是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去走。再次,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能达到合格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们不能以满分来衡量和要求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平等的学习氛围,给每一位学生前进的动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打造。相信教师的表扬、鼓励会带给每一位学生向善的心、包容的心。良好的班集体能给那些暂时后进的学生前进的动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坚信:他们什么时候都行。只要重新拾回了自信心,孩子就会走向成功。

(三)观察、发现,捕捉“闪光点”,因材施教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你观察过你的学生吗?你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了吗?学生身上的潜在能力是我们无法预估的。赏识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绩,他们就会充满信心。我们应付出努力,静待花开。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30多年间对37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观察,记录研究,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至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教师要通过平时细致地观察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才能,并为他们提供平台,提供条件。特别是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我们要坚定信念,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长处,关键是我们是否拥有发现、挖掘他们的能力,我们是否都能成为他们的伯乐。孩子们的每一处细微的优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小题大做”,才能让他们真正闪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教师,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充满爱意的心,打开孩子的心扉,也激发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我们捕捉到孩子身上一个个“闪光点”,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充分发挥他们所长,扬长避短。与每个学生平等对话,相信会发现孩子们身上很多独特之处,也会聆听到他们不同的声音。这样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式。

优秀的孩子及孩子优秀的表现固然值得我们去赏识,也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赏识,然而后进生及孩子后进的表现,尤需我们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挖掘赏识的因素,进行因材施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一个温暖的微笑,可以助力孩子继续挑战自我;一声真切的问候,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内心的不安……在不断地鼓励中,孩子们才能鼓足勇气,挑战自我;才能克服困难,乐观向上;才能激发潜能,展示自我。

(四)共情、引导,更新家长观念,获取合力

陶行知先生讲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赏识孩子。”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父母真正地赏识过孩子。在新闻中常会看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消息,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错位,唯分数论,致使孩子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举动,伤害了自己和家人。多么可悲呀!生命无法重来,试问:在孩子面前,你是选择让其快乐成长,还是只要分数呢?笔者想,这个答案是不用讨论的。没有了健康、快乐的身体,何来分数呢?

这时,笔者不由想到周弘老师的一句话:“哪怕是天下人都瞧不起你的孩子,你也要满怀热情和期望地欣赏他,拥抱他,鼓励他。”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对于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更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善待他们。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的协同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家校合作,才能给孩子创设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空间。

在与后进生的家长接触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更需要积极引导。后进生的家长,或是恨铁不成钢,一味地批评责骂,甚至棍棒伺候,孩子成绩不理想就要挨骂挨打。或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总以工作忙、没时间管教为由,很少给孩子关心,或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恒心,看到孩子有点起色就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还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师要给予这些家长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充当好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责,积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方式做好孩子的指导。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给孩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信任,并与学校、教师的力量拧在一起,用一种全新的赏识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

只有学校教育,不借助家长的力量,往往会事倍功半,有时候会毫无收获。我们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只有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庭与学校形成共教合力,才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的可行办法。

后进生虽然是班级中的少数群体,但是他们的转化成功与否直接体现着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是某一些学生,更不是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关注后进生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都得到重视,形成健全的个性。

【参考文献】

戴琴芳.对后进生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华章,2013(22):78-79.

王清,葛春.论班级“后进生”的教育——一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7):102-103.

陈高峰.用爱心转化激励后进生[J].快乐阅读,2013(20):80-81.

胡安锋.给后进的学生前进的信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Z6):33.

乔军.“后进生”更需要关注[J].中学时代,2013(10):33-34.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赏识教育:高中生正方向发展的推进器
尊重 鼓励 宽容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