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理解关键能力
2021-05-26卞学华
卞学华
摘要:英语科的阅读理解关键能力,包括理解词汇,理解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观点、态度,理解目的,推断和理解文章结构、类型。通过分析“八省联考”英语卷对阅读理解关键能力的考查,得出教学启示:英语备考要重视语篇教学,发展语用能力,开阔阅读视野。
关键词:八省联考;英语卷;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含“一核”“四层”“四翼”。其中,“四层”指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关键能力是学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高考英语科的关键能力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等。“八省联考”英語卷突出了对上述关键能力的考查。本文仅以其中的阅读题为例,分析阅读理解关键能力的体现。
一、聚焦阅读理解关键能力的试题分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陈康等人将英语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为七项,分别为:理解词汇,理解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观点、态度,理解目的,推断和理解文章结构、类型。
(一)理解词汇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要素,考生应能辨识句子及语篇中词语(单词、词组或固定搭配)的意义或指代关系,能够通过上下文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例如,试卷第27题“‘The footprint underlined in the last sentence refers to the CO2 produced in .”需要考生根据其后的状语从句once it gets to you,理解the footprint指的是“产品到你手里之后,即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
(二)理解具体信息
这一关键能力要求考生应能从语篇中提取诸如数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活动的起因、过程、方式、结果等细节信息,并能够理解概念性信息。试卷第22题、第23题、第25题、第26题、第29题、第32题、第33题等均考查学生理解具体信息的能力。例如,第22题“Which course can you take if you are free only in June?”需要考生对比四个课程的具体时间,找到授课时间全部在六月的选项。
(三)理解主旨要义
每篇文章甚至每个段落都有主旨要义。考生应能识别或总结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旨要义。试卷第35题对“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的理解,需要考生根据第一段“Now it appears that some can count, too.”和最后一段“a high degree of intelligence”及全文有关实验的动机、过程和结果概括得出。
(四)理解观点、态度
这一关键能力要求考生除了理解语篇直接表述的观点、态度,还能分析理解隐含的观点、态度。例如,“七选五”阅读的第39题,根据小标题Make it social以及空格后面的I mean social for real,尤其是斜体部分for real,考生可以分析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把学习进展情况发布到网上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交”。由此,可以判断本题是在说明与下文意思相反的情况,I dont mean与I mean形成前后对照,所以选择C项。
(五)理解目的
阅读语篇常常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写作目的,考生不但要理解作者直接表达的目的,也要分析理解作者未直接表达的目的。如,第28题:“What is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综观全文,前两段概括介绍魔术的原理所在,后两段通过举例具体介绍魔术的技巧,由此可知,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揭示魔术的奥秘。
(六)推断
这一关键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如推断作者未明确说明的事件或活动的原因、过程、结果,推断人物或事物的特性,推断人物的情绪或语气等。试卷第21题、第30题、第31题、第34题都是推断题。例如,第31题:“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根据第一段中的“The magician is a specially trained actor.”,第二段中的“The magician usually depends on his skill with his hands...”,第三段中的“...employing quick hand movements or a mechanical device”和第四段中的“...by quickly hiding it...”,可以得出结论,魔术师不仅操作巧妙和迅速,还需要熟悉心理学,以达到转移观众的注意力的目的,所以,“变魔术需要下功夫练习”。
(七)理解文章结构、类型
这一关键能力是指考生能运用语篇知识,辨别不同文章体裁,理解文章内部逻辑关系和作者为使行文连贯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例如,第36题就需要考生理解语篇结构和类型:这是一篇说明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总述各种应用程序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益处,接下来讲述的是人们在下载App进行语言学习之前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所以,本句作为首段的结尾,应该承上启下,提醒人们“只有知道了如何合理地使用App,才能真正受益”。
二、培养阅读理解关键能力的教学启示
阅读理解是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关键能力,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语篇教学
语篇不仅为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在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的活动中,要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语言教学要围绕语篇来展开。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学习和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引领学生深度理解语篇。这可以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即what,why和how。what指的是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对应高考阅读考查目标的“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及根据所读内容作出推理和判断”;why指的是语篇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对应高考考查目标的“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how指的是语篇的结构、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段,对应高考阅读考查目标的“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及通过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学中使用的语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与学的活动。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语篇本身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语篇的内容与主题意义;(2)语篇隐含的意义与功能;(3)语篇对读者思想和行为的影响;(4)语篇产生的背景或者语境;(5)语篇的类型与结构;(6)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7)语篇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8)语篇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质量。
(二)发展语用能力
当前,制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仍然以接受性方式为主,聚焦知识点的训练与记忆练习,缺乏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活动通常表现为背诵(recite)、复述(repeat)、记忆(remember)、复习(review)等低层次思维活动,被动和机械学习的特点依然突出。
词汇、语法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也不是独立的操作,而是结合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无论是教学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知識,都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输出,并在此过程中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以及优美性、丰富性和生动性。以语法教学为例,课标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所以,教师应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所学语法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
例如,在复习三大从句时,笔者以有关抗疫题材的语篇为基础,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完成句子的方式来表达对抗疫英雄的敬意,并领悟不同语法项目的基本形式和功能。情境设置如下:
①Anyone (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抗疫)deserves our sincere respect.
②Those (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抗疫)deserve our sincere respect.
③(任何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抗疫的人)deserves our sincere respect.
④(无论谁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抗疫), he or she deserves our sincere respect.
(参考答案: ①who risks his or her life to fight the epidemic;②who risk their lives to fight the epidemic;③Whoever risks his or her life to fight the epidemic;④Whoever risks his or her life to fight the epidemic/No matter who risks his or her lives to fight the epidemic)
学生在结合情境完成句子的过程中,熟练地使用了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体会到了它们的基本形式和语法功能,并普遍感到这样的背景情境对理解和记忆语法的效果更好。
(三)开阔阅读视野
“八省联考”之后,网友们纷纷找到了试卷语篇的出处,比如读后续写来自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试题文本基本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但是改编后的文本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详细交代,对文中有关车辆修理的话题(如jack、tire iron)学生相对陌生;另外,文中出现了较多的熟词生义现象,如instance、be sick of、close to、pull over、size up、in business、in a flash等,所以文本的易读度不是很高,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已经突出了阅读的主体地位,从数量和题材上基本保证了阅读教学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教材内容还远远不能满足高中学生英语语言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教学应该走向大阅读。教师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快速而准确地解读语篇、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语篇的能力。课内外阅读要全面覆盖主题语境涵盖的各种体裁和题材,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缩小与高考试题中生活题材的差距。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主题方面,帮助学生补齐实际生活经验缺失的短板,适当增加劳动教育、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个人职业规划、创业意识、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等方面的阅读内容,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2] 程晓堂.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
[3]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函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石俊敏.从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I卷试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