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5-26王蒙岑

科教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王蒙岑

摘 要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农学、园艺学等相关农学大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核心是如何科学地使用农药,强调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合理使用农药。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专业农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具有很大社会价值。因此,在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应该建立社会层面的教学思维来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本文在社会工作视角下,综合分析了新时代社会环境下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社会工作视角 植物化学保护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2.054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WANG Mengce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Bio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 Phytochemical protection is a core course of plant protection, agronomy, horticulture and other related agronomy majors. The core of phyto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 is how to use pesticides scientifically, emphas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sticides, pest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use pesticides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theory among them. The teaching of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talents, but also has great social value. Therefore,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we should establish a social level of teaching thinking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teaching reform ideas of phytochemical protec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Phyto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 reform

0 前言

所謂社会工作视角就是以社会系统作为基本的理念,来进行思考和解决相关的问题。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生态环境,都是维护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最根本的保障。植物化学保护学是农学类的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以应用实践和社会服务为主。传统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主要是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教学内容,缺乏社会人文的系统化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大局意识和观念,同时也缺乏对本课程及本专业的良好认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人才培养要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改革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但是由于粗犷性的经济建设,使得我国的生态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地质资源丰富,缺乏科学系统规划下的资源和城市化建设,对不同的生态资源造成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森林资源锐减、草原退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除了生态资源环境的恶化之外,我国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态对生态资源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以及市场压力。在建国之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异常猛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同时人口压力又转化为生态环境的压力,迫于生存,必须要扩大居住面积,这样就使得原本的生态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其次,我国的工业化时间较晚,发展起点低,不仅工业化基础薄弱,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市场竞争。因此,工业化进程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同时生态资源急需得到缓解和保护,这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2植物化学保护的社会意义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要发展农业,不仅需要采用当今已有的农业技术措施,还要的努力开发新技术并使之有效的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强化植物化学保护,不仅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病虫鼠害所致的损失,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产量。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水土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植物生长环境更加艰难。除了传统的农作物进行必要的植物保护之外,城市绿化植被、应用于土地荒漠化的绿色植被,都需要进行合理有效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化学保护不仅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3植物化学保护学的教学现状

3.1 教学内容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观念。在面对生态环境恢复的社会问题下,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实践内容具有更加现实的社会意义。包括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植物保护都是十分迫切的。学生的实践学习程度,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能够还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深入一线工作精神。而在侧重理论的教学观念下,学生会只是侧重于对理论的研究,而自觉忽视了动手实践的内容。最终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输出与当下的社会环境不相匹配。理论能力和素养较高的学生,无法有效适应实践工作岗位,对于自身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3.2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在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尤其是课堂的理论教学,主要由教师在课上对教材及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述,由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及课下的复习来实现专业内容的掌握。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社会各个领域的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实现,使得民众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学生属于青年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对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服务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目前青年学生在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很高,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接受能力越来越低,更加习惯于信息化的教学形式。然而,在当下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3.3 缺少职业素养导向教育

高校植物化学保护学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这样导致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的掌握了植物化学保护学的知识和技术,而缺乏作为一个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无法使得社会生产需求得到优质人才的补充。在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需要能够符合不同领域和岗位的要求。而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显然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的。

4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改革思路

4.1 在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中增加多种教学方式

在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来看,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网络线上教学系统,整合多个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通过网络来学习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在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下,网络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功能化。针对普通网络用户课程也广泛的出现。这些课程内容有的也十分专业,由专业的课程教师来制作和发布,教师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网络教学内容,推送给学生进行了解和学习。或者教师可以自行录制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视频,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对学生教学。除了网络课程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调整课堂的教学气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4.2 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内容的引入

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已经成为当下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绿色植被的耕种和保护,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内容,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息息相关。因此,在植物化学保护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入社会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更加崇高的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比如,在进行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客观的具体的介绍我国自然环境尤其是植物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以及植物保护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加有效的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中,除了传统的农作物化学保护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引入景观植物、花卉等植被的化学保护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业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就业方向。

4.3 加强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植物化学保护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需求。尤其是在当下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需要恢复和稳定的阶段,更加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深入到植物保护的一线工作中去。因此,在植物化学保护学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具备专业的实践技术。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大多数高校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对于就业地点和工作形式都有很苛刻的要求,对于深入到植物保护领域的一线岗位工作都是拒绝的。这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植物保护的主要岗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在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及相关专业教学中,应该通过思想道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建立科学准确并且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素养,才能成为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结语

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要以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为基础,建立课程教学新的模式。同时也要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引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使植物化学保护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意义,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动力。

资助项目:2020年浙江大学农学院院级本科生课程教改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巩文峰,卓玛曲措.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植物化学保护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No.125(03):47-49.

[2] 杜晓英.浅析植物化学保护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9,(004):66-66.

[3] 兰亦全,林美珍.《植物化学保护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014):193-194.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