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不确定性视角
2021-05-26杨皓然
杨皓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 100070)
一、引言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社会公众和爱心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捐赠款物。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24日,我国各界的捐赠总额达到200.53亿元。其中,187.10亿元捐赠额来自1 774家企业,占总捐赠额的93.30%,可见,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公益性捐赠发挥了主要作用①界面新闻.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企业捐赠报告.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086815.html.2020年3月10日发布。。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给社会环境带来不确定性的情况时,企业应主动进行公益性捐赠,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帮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转型、公共卫生事件、贸易争端等问题均会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企业长时间停工、生产水平大幅下滑,现金流压力加剧,订单需求受到冲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继,对大部分企业绩效造成较大影响。在此类情景下,企业是否还有必要、应如何参与公益性捐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环境不确定性的新视角,探究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
诸多理论为研究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间关系提供基础。其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能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1]。企业通过进行公益性捐赠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度及其与企业合作的意愿,从而降低企业获取关键性资源的风险[2-4]。其二,战略慈善理论认为,企业的捐赠行为能够改善其经营环境、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赢得消费者好感,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5]。其三,从企业经营发展实践角度,进行公益性捐赠存在提高员工满意度、获得税收优惠等收益。具体而言:(1)提高员工满意度,公益性捐赠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工作绩效得到改善[6]。(2)获得税收优惠,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能够抵扣一部分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另外,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会产生系列成本费用,包括捐赠资金、设备等财物、实物资源等直接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代理成本等间接成本[7]。当企业捐赠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可能因过高的成本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8]。此外,如果利益相关者认为管理者没有正确地关注他们的利益,他们可能会减少资源方面的支持,或者采用更严格的控制机制,如严格的合同和监控设备,这可能构成另一种形式的代理成本。另外,有研究指出,过高的企业捐赠决策可能存在代理问题,即管理层为促进个人职业发展,会通过进行捐赠等行为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声誉[9]。
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能够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公益性捐赠能够发挥广告效应和税盾作用,增加经营收入,降低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但随着捐赠额的增加,产生的各项直接成本费用和间接成本费用也会增加,公益性捐赠带来的边际效用会随之递减,抵消捐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造成企业绩效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
(二)环境不确定性、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
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与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具体原因如下:(1)基于企业信息可靠性和信号传递视角。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估难度,此时投资者所得企业信息的可靠性较低,而企业进行适度的公益性捐赠能够将有关企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积极信号传递给投资者[10],这有助于企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手中的“制度红利”资源,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当公益性捐赠额过高,企业在盈利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捐赠,对企业经营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一方面减少了现金流、产生较多成本费用,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会给利益相关者造成企业资源充足、管理层会进行机会主义决策的认知[11],从而降低其与企业合作的意愿。此时,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对绩效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2)基于企业代理成本视角。由于管理层掌握比股东更多的信息,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管理层常被赋予更多的自由裁量权[12],因此管理层有可能会通过增加公益性捐赠等方式承担社会责任来提高职业形象,降低经营状况不佳给自身带来的影响[13]。此时,与捐赠有关的成本费用也会随之增多。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冲击,企业超额公益性捐赠对绩效的不利影响也会更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境下,公益性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剔除被ST或者*ST的公司;(3)剔除关键数据缺失的公司;(4)对连续变量进行1%分位水平上的缩尾处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共得到5 196个有效样本数据。本文从CSMAR数据库获取研究所需的各项数据,其中公益性捐赠额从CSMAR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库中得到[14]。
(二)变量选取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Roa)。本文使用总资产收益率(Roa)进行衡量。
2.解释变量:企业公益性捐赠水平(Don)。借鉴朱金凤等[15]的研究,该变量取企业公益性捐赠额与企业营业收入之比。
3.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Deu)。本文借鉴申慧慧等[16]的研究,计算得到经行业调整的环境不确定性,并将其按照行业平均数进行划分,当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大于平均数时,Deu=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本文参考已有文献,控制产权性质(State)、公司规模(Size)、成长性(Growth)、现金流(Cash)、股权集中度(Top10)、资产负债率(Lev)和企业上市年限(Age)的影响,并增加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
相关变量的定义及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定
为验证假设1,本文构建模型(1),对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其中,Roa为企业绩效的代理变量;Don表示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Controls包括所列各个控制变量。另外,本文选择模型(1),并通过将环境不确定性按平均数分为高低两组进行回归,以充分验证假设2。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由下页表2可知,部分企业总资产收益率(Roa)小于0,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不佳,需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同时样本企业的盈利水平差距较大。样本企业公益性捐赠水平(Don)的最大值为0.009,可见捐赠最多的公司公益性捐赠额仅占营业收入的0.9%,总体捐赠情况不理想。环境不确定性(Deu)标准差为0.483,说明不同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差异较大。另外,本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差膨胀因子(Vif)诊断,发现绝大多数变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各变量对应的Vif值均小于5,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根据表3第(1)列可知,公益性捐赠水平(Don)的一次项系数在10%的水平上为正,表明二者存在较弱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公益性捐赠水平的二次项进行回归,结果见第(2)列。公益性捐赠水平(Don)的二次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公益性捐赠水平(Don)与企业绩效(Roa)间呈“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公益性捐赠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过度的公益性捐赠反而会使企业绩效降低。由此,假设1得以验证。
表3 回归结果
2.环境不确定性、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本文根据环境不确定性的行业平均值将样本进行分组,当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大于等于所在行业平均数时,Deu=1,否则为0。回归结果见表3第(3)、(4)列,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Deu=0),公益性捐赠水平(Don)的二次项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当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Deu=1),该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公益性捐赠水平的二次项系数在环境不确定性更高的样本中显著性更强,即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公益性捐赠水平(Don)与企业绩效(Roa)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另外,本文采用似不相关检验(suest测试)来检验环境不确定性(Deu)在公益性捐赠水平(Don)与企业绩效(Roa)之间的作用,结果在1%水平内显著,说明相较不确定性较低时,不确定性较高样本中公益性捐赠对企业绩效的“倒U型”关系更为显著。假设2得以验证。
(三)进一步分析
1.产权性质异质性下企业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不同性质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见下页表4。从第(1)、(2)列可知,非国有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国有企业中,二者关系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有:(1)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经济和获取财政收入等政治目的[17],国有企业一贯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而非国有企业的公益性捐赠行为自主性较强,主要出于利他动机、寻租动机及对政府的利益诉求[18-20],因此,当非国有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时,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更多,对其绩效的影响也就更明显。(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与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更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21-22],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而非国有企业缺乏相关政治支持,因此过高的公益性捐赠额对绩效的不利影响更显著。(3)公益性捐赠具有一定公众效应,非国有企业常常通过这一行为来获得政府信任、密切与政府关系、回馈社会公众的诉求。相比之下,国有企业除公益性捐赠外,还有义务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且捐赠行为受较多限制。因此,国有企业得到政府、社会公众认同、以及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同的最优方式并非公益性捐赠行为[23]。
表4 进一步分析结果
2.行业异质性下企业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制造业在产业链升级和促进经济内循环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8—2018年,制造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总额占所有行业公益性捐赠额的59.98%(数据由国泰安数据库计算得到)。可见,制造业企业在我国公益性捐赠事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制造行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额与绩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对两组样本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见表4第(3)、(4)列。与非制造业企业相比,制造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Don)二次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企业规模大、数量多,更有能力进行捐赠,绩效对公益性捐赠的反应更显著。
五、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稳健性检验方法如下:
1.采用Heckman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见表5第(1)列,所得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
表5 稳健性检验
2.替换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替代总资产报酬率(Roa)进行回归,回归后结果与上文结论一致,见表 5第(2)列。
3.替换环境不确定性(Deu)。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大于等于行业中位数时,Deu=1,否则为0,回归结果与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见表5第(3)、(4)列。另外,为增加结果的说服力,本文对结果(3)、结果(4)二次项(Don2)系数进行似不相关检验,仍能够证明前文结论。
4.增加宏观经济变量。本文增加企业所在地GDP增长率(Growth)以及经济危机(Crisis)虚拟变量(样本年份为2008年、2009年,该变量取值为0,其他年份为1)作为控制变量,控制宏观经济变化、经济危机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5第(5)列,所得结论与前文基本保持一致。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公益性捐赠能提高企业绩效,过度捐赠反而会导致绩效降低。公益性捐赠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绩效对其公益性捐赠水平的反应更明显,而制造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水平对绩效的影响比非制造业企业更显著。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进行公益性捐赠。对企业来说,适度的公益性捐赠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广告效应,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及关键资源,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但应该考虑,过度捐赠带来的收益无法抵消随之产生的成本,对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2.企业应完善捐赠管理体系,积极承担企业公民责任。一方面,将公益性捐赠纳入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建立完善、成熟的捐赠体系,通过设立相关机构定期对公益性捐赠产生的各项经济后果进行评估,制定捐赠方案,提高捐赠的规范性和计划性。另一方面,在面临突发性事件或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更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进行适度的公益性捐赠,在发挥政府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的同时,也能给企业自身带来绩效的提升。
3.政府完善税收机制。通过建立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应急响应机制来引导、鼓励企业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情况下进行适度的公益性捐赠行为,同时提高捐赠数据的透明度。
4.政府引导非国有企业进行捐赠,重视制造业企业的捐赠情况。政府应给予非国有企业合理的补偿或奖励并对其捐赠动机进行引导,以保障非国有企业有足够的闲置资源积极地进行公益性捐赠。对制造业企业的捐赠情况加以关注和引导,充分发挥其公益性捐赠行为在我国捐赠事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