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式教学在培养科学精神中的实施
2021-05-26张启能
张启能
摘要:辨析式教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顺应核心素养教学要求的活动型教学方式。辨析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辨析式教学的设计要遵循课程目标导向、教学资源拓展、交流互动教学的原则,在合适的情境下,设置辨析话题,开展辨析交流,澄清思维误区,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思辨事物的能力,促使科学精神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辨析式教学;科学精神;教学目标;教材资源;对话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007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其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最终价值归宿,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主要内容。其中,科学精神既强调了思维的逻辑性,又强调了价值的正确性,对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导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参与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思维和理论基础。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現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思想政治要培养的科学精神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它强调了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增强认知能力,能够在现实与思维的冲突中做出合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理性看待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简单地依靠知识的学习或者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获得,它需要在提高学生知识生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基础上逐步地提高和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窠臼,顺应学生思维生成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探究、反思等途径辨别是非曲直,矫正错误观念和偏差的行为,顺利完成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辨析式的教学模式就非常符合了这一教育要求。辨析式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辩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分辨,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提升。当然,这个辨析的议题不能是“是与不是”“好与不好”“能与不能”的简单模式,更不能是专门让学生“挑刺”“找茬”。辨析式教学模式应该是再现冲突的情景,引导学生找准辨析的问题和方向,既善于论证我方观点的合理性,又能够倾听对方观点,不断反思修正我方观点,从而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认识事物,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可以说,辨析式教学模式成功的重点在于“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辨析式教学呢?
一、抓准方向,坚持辩题的正确价值导向
科学精神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其培养就必然要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课程教学的最终归宿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科学精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判断事件中,把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辨析式教学在设计中就要紧紧地把握主流价值,始终围绕既定的目标和科学的方向展开。但是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问题,就是科学精神是一种思维层次的素养,其形成的过程关键是学生主体性和意识性的发挥,因此我们的目标方向在设定的时候,需要更为关注学生思维方面的诉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依靠科学精神走出思想的两难境界,辨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比如,我们在学习“市场经济”的知识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辩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还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这个辩题很好地综合了市场的优点和局限性,政府的职能和宏观调控等知识点。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需要调动整个知识内容,综合分析,理性看待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辩题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深层次、宽广度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顺利生成科学精神。
二、丰富资源,拓宽辨析的广度和深度
根据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理论,学生的教育不是自发形成或者是外界强加过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外界的经验加以改造,获得新的知识,锻炼新的思维。这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我们要让辨析式教学发挥作用,就需要寻求合适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引入思维的空间中,引导学生依据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的知识,起到连接学生与知识、知识与思维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地促使目标的完成。一般情况下,我们获得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就是教材。因为作为最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教材,所选的案例、情景是我们教学的典型资源。但是我们也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教材编写会受到时间的限制,政治教育又非常强调时效性,资源可能会出现时间的滞后性;同时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不同,同样的资源也可能存在不合适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借鉴典型案例的同时,也要善于开发新的角度、新的层面,把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有这样的一个情境:面对造纸厂造成的环境污染,当地领导认为“造纸厂是我县财政的重要支柱,关闭造纸厂就发不出工资。”因此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关闭造纸厂。这个情境非常符合当前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但是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这样是很难开展辨析式学习的。因此,我们可以依据这一情境思路,转变情境内容,把造纸厂的污染转变为从学校的环境保护或者当地的环境保护的案例出发,设置辩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选择”,从而引导学生辨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样就使教学资源与辩题的设置既来源于教材又能够与时俱进,更为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地方特色,开展辨析探究也就水到渠成。
三、对话交流,反思分享实现辨析教学
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现象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种培养不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更多的是需要同伴的交流、教师的引导才能实现。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维度的认知:一是自己与知识的维度,一是自己与他人的维度,一是自己与自己的维度。科学精神不会从天而降,它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熟悉已有知识和新的知识时,我们需要通过与同伴或者教师的对话交流,分享观点,反思自我,完善自己的思维盲点,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解放头脑,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享受探索与研究的乐趣,经受探索与研究的磨砺与启发,学会团结与协作的方法,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培养。
比如,我们学习“民主决策”的知识点,可以选取教育部禁止手机进校园的情境,设计校园听证会: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个辩题虽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手机是否能够进校园还是存在着疑问和不解的,因此通过设计这样的辩题让学生倾听来自其他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的意见,在解决民主决策的途径这一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政策的制定,既培养了民主协商的意思,又学会了科学表达、辩证思维的科学精神。同时,我们还可以以此延伸到班级管理规则的制定、国家重大事项的制定,把社会热点、生活实践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辨析话题建立深层次的联系,理清疑问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应用和思维的提升。
辨析式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你教我记”的方式,而是在开放的、思辨的、灵活的教学情境中,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分析、辨别、批判、反思、总结中实现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化为思维提高与能力的培养,使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归宿,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余欢.于探索中培养素养在体验中内化意识——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5(26).
[2]赖兆平.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路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5).
[3]陈静.教学“议题”的发现、选择与实施——以《政治生活》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37-41.
[4]夏霏燕.發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以经济常识为支点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
[5]陈式华.议题中心教学法: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0).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3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