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21-05-25刘英
刘英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乡村振兴;文化振兴
摘 要: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04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关心关怀鄉村生产生活、关注关爱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的改进提升,还包括精神与文化的富足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依托其教育开展、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文化服务职能,能够在多方面、多层次发挥多样化的作用,延伸服务触角,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助力,这既是公共图书馆自身属性下的责任义务,也是新时代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大制度安排。
1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
1.1 助力农村阅读设施建设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改善乡村公共文体设施,将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公共图书馆通过“总分馆制”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中枢作用,将公共阅读设施与服务体系覆盖延伸至乡村,以为乡村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供给服务为主要手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的畅通[1]。
当前,公共图书馆助力农村阅读设施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支持农家书屋建设。农家书屋作为全面普及的、财政支持建造、由农民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的基层文化设施,以其便捷性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阅读学习等文化需求。面对农家书屋图书来源有限、资源更新滞后、后续资金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公共图书馆通过纸质资源支持、提供管理员专业化培训等方式,为丰富农家书屋资源、推动农家书屋的正常开放与运转提供了有效帮助。为助力农家书屋发挥最大效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逐步将农家书屋纳入服务管理体制中,按照县、乡、村总分馆体制,对农家书屋实行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便捷化管理。以东营市为例,从2016年起,东营市逐步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引入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居民持有一卡通在任何一家农家书屋服务点或公共图书馆,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随时借还纸质资源,共同利用数字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部分公共图书馆更是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文化阵地,如:瑞安市在各乡镇设置了无人值守的24小时开放式百姓书屋,将城市书房延伸至农村社区,使阅读服务对于村民来说变得触手可及;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关注弱势群体,设置流动服务点,为村民流动送书,致力于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建设书香新区。
1.2 推广乡村阅读
策划与推广各种阅读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相比于城市地区而言,乡村居民可接触到的阅读机会以及文化服务较少,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既能补充乡村文化服务短板,为广大村民带去更充实、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助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有效激发村民的阅读热情,提升其阅读意识,鼓励其主动阅读,有效发挥农家书屋的阅读服务职能。当前,公共图书馆在推广乡村阅读时主要面向儿童及弱势群体。一般情况下,市区级以及县级图书馆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发起单位或牵头单位,而当地图书馆或农家书屋则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宣讲会、经典朗读等[2]。公共图书馆推广的乡村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既有面向少儿的阅读启蒙活动,着眼于学生发展、创建良好校园文化的书香校园阅读,也有面向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公益阅读活动以及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各类主题阅读。
1.3 提供乡村文化培训
乡村振兴的直接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公共图书馆乡村文化培训活动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实用技能的宝贵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其参与乡村建设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实现美好幸福生活以及乡村振兴提供帮助。公共图书馆主要通过与基层图书馆的合作,或是联合农业部门、文化部门等开展乡村文化培训活动,邀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等开展专题讲座或文化课堂,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技术、电商运营、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指导与交流。例如,云南省昭通永善县图书馆立足当地旅游资源与丝茶文化,邀请乡村研究者为农民开展民俗改造、文化创意、茶艺书法等公益讲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学习技能,接受了文化熏陶,拓宽了经济来源,生活更加幸福。
1.4 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实践。公共图书馆通过深入乡镇、结对帮扶等形式送文化进乡村,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图书馆自身力量为当地提供文化服务,助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文化惠民工程虽然规模较小,但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农民的现实需求,带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例如,青岛市图书馆走进旅游资源丰富的平度市旧店镇九里夼村,为该村带去了文化旅游类的实体书刊以及数字资源阅读卡,充实了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家园”;荣成市图书馆深入当地乡镇,开展推进实施“村民自主选书”等文化惠民工程,乡村读者可自由选择书目,图书馆提供购买服务,满足了乡村读者的阅读需求。
1.5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因地制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推手;另一方面,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如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等对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大有裨益。公共图书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既可以通过协助文旅部门编制文化宣传资料,也可以利用自身信息资源建设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并利用平台进行广泛宣传[3]。
2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严峻的文化形势
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文化空虚、文化淡漠在乡村发展中愈加凸显,一部分农村居民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文化的汲取,而因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文化活动较单一,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不良风气甚至开始死灰复燃,传统、淳朴的文化氛围受到冲击。如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文明新风尚的宣传、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是公共图书馆助推乡村振兴必须深入思虑的问题。
2.2 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化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正在逐步打破与模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界,当前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口对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文化服务设施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农业书籍、报刊阅读,他们更希望公共图书馆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希望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享受同样的文化成果,对公共文化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2.3 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
在经济、文化、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资源更为丰富[4]。一些地区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并将其纳入服务管理体系,一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管理不到位,导致农家书屋名存实亡、资源闲置,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3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3.1 做好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公共图书馆应该深入乡村,立足于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人民在世代的农耕生活中孕育了特有的乡土文化,包括民俗风情、村规民约、传统技艺等,这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公共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宣传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融入乡风文明之中,通过宣传标语、书籍读本、村民手册等形式,加大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宣传,通过教育培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使广大农村居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斗志,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
3.2 加速数字图书馆建设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公共图书馆在满足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时应注意到当前人们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将资源建设与数字图书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强化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介,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为群众提供文化资源与更多选择空间,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到一样的文化资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3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大的、长期的、系统的建设工程,乡村振兴的实现有赖于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公共图书馆面对当前地区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管理不到位的局面,在寻求政府财政支持的背景下,更应主动出击,有力整合社会资源,与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建立起通力合作的关系。公共图书馆不仅需要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与乡村阅读联盟,促进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同时还应深化跨界机构合作,形成广泛多元的全民阅读推广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柏林.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模式与优化路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6):18-21.
[2] 郑卫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公共圖书馆作为及价值实现[J].图书与情报,2020(4):127-130.
[3] 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5):33-39.
[4] 朱国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路径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2):55-59.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