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文化思想的三个维度

2021-05-25于海超

公关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

摘要: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总体来看,渊源维度、方法维度和目标维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文化思想所内涵的三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治国理政,文化思想,三个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总体来看,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文化思想,即渊源维度、方法维度和目标维度。

一、渊源维度: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影响,在他的治国理政理念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思维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丰富的“道德”“修德”“立德”思想。如孔子就十分强调“以德治國”,曾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文化。他的“德”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每个国民应有德。每个国民应有高尚的道德,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二是,领导干部应有德。领导干部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才能赢得人心,才能执政一方,为民服务。“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三是,国家社会应有德。国家的“德”是一种大德,是中华民族的大德,是与其他国家交往时体现出的大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一个有“大德”的世界,不仅体现在该国内人们的道德境界高,更体现在与他国交往时有一种“大德”胸怀。

2.民本思维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比如,《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出:“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洪范》中写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治理国家是为了达到长寿、富贵、健康安宁、美德、善终的目的。可以看出,在此治国理政的目的被认为是,为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使人们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继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顺民心。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管子》中的执政经验,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二是,满足人民需求。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3.尚和思维

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推崇“尚合”的思想。比如,《国语》中讲到了“和实生物”的理念;《书?尧典》中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思想;《论语?子路》中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他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的“尚和”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有“绿色”发展理念,表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强调和平处理两岸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两岸同胞,同为炎黄子孙,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主张在处理两岸关系上走和平发展道路。三是,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强调与其他国家的和平相处。比如,在面对有些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应道“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强调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因为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

二、方法维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立足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立足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做到学、懂、用三个方面。首先,要学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内化吸收,也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读经典、听经典、看经典;其次,要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学懂、学透,只有学懂之后,才可以践行。“懂”要求做到真懂、全懂,不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再次,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正所谓“学以致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即外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几个方面。

2.联系社会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通过教育的途径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逐渐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其次,要注重舆论宣传。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舆论宣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通过舆论宣传的途径,让人们不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再次,要发挥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家长要为子女树立榜样,长辈要为晚辈树立榜样。

3.发挥导向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导向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通过政策、管理、法律等来引导人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导向的力量在引导人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较重要且容易发挥作用的几种导向举措有:一是,政策导向。政策导向即通过发挥党和政府所制定政策的导向作用,让人们在政策的指引下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时,要注重发挥其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二是,管理导向。管理导向即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活动的规范等来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法律导向。法律导向即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导向是政策导向、管理导向、文化导向等导向举措的有力补充,可以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三、目标维度:提高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竞争、军事方面的较量,还包括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且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文化软实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无论是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是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文化软实力关系经济硬实力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可见,文化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曾直接指出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的作用,他指出:“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可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提出了,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作为“五位一体”中的其中“一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举措轻重的作用。

2.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软实力直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如,2013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另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2014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他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他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关系着该民族的自立自强和繁荣强盛。首先,文化软实力关系着民族的自立和自强。2013年5月4日,在同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其次,文化软实力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视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文化思想的三个维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03-01.

[2]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9.

[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246.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5-338.

(作者简介:于海超,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
“五位一体”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治国理政核心能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