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5-25孙桂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儿科素质

孙桂华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泰安 271000

儿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面对的护理群体比较特殊,均是儿童,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表述身体不适,治疗依从性较低,患儿家长情绪易激动,容易出现护患纠纷事件。 因此,儿科护理人员需具备更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1]。 鉴于儿科护理的这些特征,在儿科护理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由于担心护生不熟悉相关的业务和操作,而在护理过程中引发护理不良事件,影响护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带教期间很少让护生进行实质性的护理操作,影响护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这样的带教模式下,护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较差,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从而影响其护理实习效果[2-3]。 由此可见,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儿科护理带教的需求,急需一种更加科学而有效的带教模式来对当前的儿科护理带教教学工作进行改革、 创新,使其积极地规避弊端,克服不足,提升带教质量[4]。 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该科室将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入到儿科护理带教中,此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完善与优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部分团体,组织每个小组团体进行学习和讨论,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突出了个人和团队的互助协作性,在临床教学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5]。 该文以2019 年6月—2020 年3 月期间在该科室实习的54 名护生为例,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4 名在该院儿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 名。 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8~23 岁,平均年龄(20.02±0.65)岁。 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22 岁,平均年龄(20.18±0.76)岁。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护生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实施常规护理带教,在护生入科前,选择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具有丰富儿科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作为带教教师,并将每位护师所负责的带教内容进行确定,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护理实习的教学内容,并预先选择典型临床病例,穿插在教学当中,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以传统授课方法进行授课,床边演示病史收集方法,然后统一进行分析讲解。 出科完成理论、操作考核。

观察组护生实施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实施如下。

1.2.1 成立学习小组 根据护生的平时成绩、表现、个性特征等因素,将成绩高、中、低层次的护生均衡的分布在5 个学习小组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兼顾到交流是否顺利,进而进行个别调整,每组包含5~6 名护生,并在每组选出1 名组长,负责组内联络和组内活动组织。

1.2.2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两个方面,包括:①带教教师准备: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带教内容,制定预习目标,以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为例,可制订“能够说出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特点”“能够说出小儿肺炎的常见原因”“能够区别不同病原体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掌握小儿肺炎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参考资料,除了教材之外,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参考书籍,例如《儿科护理学高级教程》,或者是一些权威网站和数据库,例如知网、万方等。 在教学前1周将预习目标、参考资料发给每个护生,并选择与小组成员相同的病例数,根据教学目标编写低、中、高不同难度的测试题目分别作为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和应用性练习题,供护生进行学习。 ②护生准备:护生在课前1 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参考带教教师发放的预习目标和参考资料。 在预习期间,针对疑难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必要时小组分工合作,查询资料解决。

1.2.3 个人预习认定测试 护理实习课前10 min,护生单独完成1 份包含15 个单项选择的个人预习认定测试试卷,考核内容主要为预习目标所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护生完成后,由带教教师统一回收并进行评价。

1.2.4 团队任务测试 由带教教师给出10 道需要进行机制、原理分析的,难度较大的综合性测试题,由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及时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并进行下一步的讨论和修正。答题时间为20 min,答题卡上交后,由带教教师根据小组作答情况,针对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和知识扩展。

1.2.5 应用性练习 ①带教教师简要介绍病史采集方法,然后将护生带到之前所选病例的床旁,以小组为单位让其自行进行病史询问,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相关的临床化验信息。20 min 后完成病史采集,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该次护理实习的学习目标,对病例的主要信息、护理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讨论,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份完善的解决方案,选择1 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带教教师结合病例情况,分别为每个小组提出1~2 个开放式题目,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给出答案,并对其作答依据进行阐述,同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学习。②护生参与查房:每天上午护生在护士长和带教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查房,让护生更加直观地熟悉掌握儿科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查房结束后,各组长对组内护生对查房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由带教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总结讲解。通过实际案例对护生进行护理教学,可以加深护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使护生加强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急救措施等。

1.2.6 总结与反馈 最后由带教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针对各个小组护生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扩展。

1.3 观察指标

1.3.1 学习成绩 在出科时对护生进行相关的考试,评价其护理实习学习情况,主要包括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和总实习成绩,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其对应的学习成绩越好。

1.3.2 综合素质 在护生入科时和出科时应用问题解决能力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对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领导能力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其综合素质越好。

1.3.3 学习态度 由带教教师在护生实习期间对其学习态度进行评估,主要的评估内容包括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每项内容的评分范围均为0~2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护生的学习态度越好。

1.3.4 教学方法满意度 由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3 个方面。教学方法满意度=(基本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习成绩

观察组护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和总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s),分]

组别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总实习成绩观察组(n=27)对照组(n=27)t 值P 值89.68±6.14 80.16±5.68 5.914<0.05 86.29±5.15 77.14±5.46 6.334<0.05 88.27±3.55 79.24±4.06 8.700<0.05

2.2 综合素质

入科时对两组护生实施了综合素质评估,结果表明两组的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领导能力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出科时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均较入科时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27)对照组(n=27)t 值P 值解决问题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 自我领导能力入科时出科时入科时出科时入科时出科时入科时 出科时71.26±7.93 71.19±7.08 0.034>0.05 86.47±8.65 78.24±8.70 3.485<0.05 70.11±7.47 70.97±7.13 0.432>0.05 85.43±7.29 76.77±6.05 4.749<0.05 69.07±9.44 69.14±9.72 0.026>0.05 84.47±7.33 73.42±6.98 5.672<0.05 69.64.±6.11 69.32±6.54 0.185>0.05 85.92±7.01 76.54±7.17 4.860<0.05

2.3 学习态度

观察组护生实习期间带教教师对其学习态度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学习态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生学习态度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27)对照组(n=27)t 值P 值主动性17.79±1.25 14.07±1.36 10.464<0.05积极性18.05±1.34 13.88±1.26 11.780<0.05 17.25±1.13 15.54±1.14 5.535<0.05学习态度 团队合作18.33±1.09 13.55±1.07 16.261<0.05动手能力17.24±1.19 15.01±1.08 7.210<0.05

2.4 教学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儿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护生必须要掌握的,同时也是必须系统化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实习是每一位护生不可缺失的一个学校环节,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指导学习下,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儿科常见病的护理方法及处理措施。严谨的专业态度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是一名合格的临床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护生在护理实习过程中必须要经过临床实践,使自己最终成为优秀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 所以,如何使临床护理带教在儿科教学质量上得到有效提升是现阶段比较关注的问题[6-7]。

儿科传统护理带教过程中,护生的护理实践学习主要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或者是作为带教教师的协助,仅限于一些基本的、难度较小的、风险性较低的项目操作。这种带教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首先在这一过程中,护生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比较局限,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护理技术提升,同时也不利于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8-10]。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护理实习的教学法,在护理实习过程中,这种教学法能够使护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带教教师所给出的典型病例及核心问题,进行合作式学习,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寻找答案,共同讨论,头脑风暴,制订出解决对策,有助于护生思维发散和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11-12]。

从该文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护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和总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且在出科时两组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均较入科时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观察组护生实习期间带教教师对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情况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积极调动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儿科护理带教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的护理实习成绩,改善护生的学习态度,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护生的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儿科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