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21-05-25陈凌波
陈凌波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西萍乡 33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和(或)肺泡异常而引起的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1]。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改善该病患者病情。有研究指出,大部分COPD 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期时需在家自行进行肺康复训练[2-3]。对此,临床常采取常规门诊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呼吸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设计肺康复计划,促进患者肺部康复,但呼吸科医生设计的计划较为简单,康复计划不全面,且未重视患者差异性,对肺康复训练的有效性造成影响[4-5]。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护理干预从健康宣教、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肺康复计划,可进一步提高肺康复训练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对稳定期COPD 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在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的60 例稳定期COPD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4~77 岁,平均(56.73±5.67)岁;病程1~9年,平均(4.64±1.23)年;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Ⅱ级17 例,Ⅲ级10 例,Ⅳ级3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6~78 岁,平均(57.03±5.21)岁;病程1~10年,平均(4.13±1.06)年;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Ⅱ级19 例,Ⅲ级9 例,Ⅳ级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6]中关于COPD 的诊断标准,且为稳定期;②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肺心病、恶性肿瘤等;②伴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呼吸科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设计简单的肺康复计划,进行相关COPD 的健康宣教。②指导患者家庭氧疗,氧流量为1~2 L/min,且持续时间>15 h/d,并教会患者家属使用及保养家庭制氧机,教患者使用血氧饱和仪,并让患者记录每天清晨的血氧饱和度,叮嘱其注意事项等。③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自行呼吸锻炼方法,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推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护理干预,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设计个体化肺康复计划,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用宣教折页、动画、视频等方式,或通过“一对一”辅导、专题讲座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吸入药物指导、戒烟指导、呼吸功能锻炼、肺功能检查等。②肢体锻炼:伸展训练中,按照患者喜好从侧屈颈部、旋转肩部、伸展胸部、伸展肩部、手臂拉伸、大腿前部拉伸、大小腿后部拉伸、小腿后部拉伸中选择3~4 种拉伸训练,每种各5 min;力量训练中,可做曲臂弯举、扶墙俯卧撑、抬腿等,每组3 min,3 组/d;耐力训练中,练习手臂抬举,双手握棒等,15 个为1 组,1~3 组/d; 按照个人喜好进行散步、慢跑等,约30 min/次。③心理、饮食干预:专业营养师对患者饮食习惯进行询问,按照结果和患者自身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饮食计划,嘱咐患者少食多餐,多喝水,不要盲目服用补品,食过多油、糖、辛辣食物,且对存在额外消耗能量的患者增加含维生素A、C、D、钾等食物(水果、牛奶、鸡蛋、鱼类等)的摄入;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心理咨询师针对性对其进行疏导,解答患者疑惑问题,与患者互换身份,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④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健康及生活状况并对应进行指导,按照患者情况调整肺康复方案。
两组均干预12 周。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及干预12 周结束时对下述指标进行评估。①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检测,并计算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FEV1/FVC=(FEV1/FVC)×100%。②病情程度: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7]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该量表共8 个项目(症状、精力、活动能力、睡眠质量等),各项目0~5 分,总分40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③Beek 抑郁自评问卷(BDI)[8]评分:采用BDI 评分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该问卷共21 个条目,各条目0~3 分,总分63 分,其中0~4 分为无抑郁,5~13 分为轻度抑郁,14~20 分为中度抑郁,≥21 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FEV1、FVC、FEV1/FVC 水平比较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 周后,两组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推广组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FEV1(L) FVC(L) FEV1/FVC(%)推广组(n=30)干预前干预12 周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干预前干预12 周后t 值P 值0.63±0.25 1.41±0.35 9.932 0.000 0.95±0.11 1.85±0.29 15.893 0.000 66.37±1.86 76.24±1.06 25.252 0.000 t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P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t 两组干预12 周后比较值P 两组干预12 周后比较值0.61±0.27 0.94±0.43 3.560 0.001 0.298 0.767 4.643 0.000 0.93±0.12 1.35±0.14 12.476 0.000 0.673 0.504 8.504 0.000 65.87±1.73 69.65±2.43 6.941 0.000 1.078 0.285 13.615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CA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 周后,两组的CAT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推广组的CAT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2 周后 t 值 P 值推广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35.57±2.43 35.83±2.37 0.420 0.676 9.27±3.41 12.76±3.17 4.106 0.000 34.402 31.925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DI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B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 周后,两组的BDI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推广组的B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DI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DI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2 周后 t 值 P 值推广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13.05±2.54 12.53±2.37 0.820 0.416 3.21±0.73 4.93±1.05 7.367 0.000 20.393 16.059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稳定期COPD 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影响着该病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临床中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去除诱因,并给予患者对症、消炎治疗,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忽视护理干预,使得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达不到预期[9-11]。同时,有报道显示,当患者不能对肺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时,会导致患者自主依从性较差,影响居家训练效果,导致该病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12-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 周后,推广组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推广组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应用于稳定期COPD 患者肺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分析原因为,在常规门诊护理干预中,呼吸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并设计肺康复计划,通过对患者家庭氧疗进行指导,且让患者记录每天清晨血氧饱和度,叮嘱其注意事项等,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氧平稳;同时教会患者自行呼吸锻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法,家属进行监督,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系统及肺功能[16-18]。但是呼吸科医生设计的康复计划不全面,在运动、饮食等方面有所欠缺,且未重视患者差异性,会影响患者肺康复训练的有效性[19]。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护理干预通过让患者进行散步、慢跑、骑车等耐力训练,可增加患者肺活量,达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同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伸展训练、力量训练,可进一步保障患者机体健康;且专业营养师按照患者自身实际健康状况设计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患者,让其多食水果、牛奶、鱼类等食物,保障患者营养充足,维持机体健康,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 周后,推广组的BD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应用于稳定期COPD 患者肺康复训练中能够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分析原因为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护理干预中,通过利用宣教折页、动画、视频、集体授课、专题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提高患者学习积极性,扩展患者知识面,避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而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心理咨询师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解答患者疑惑问题,并和患者互换身份,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心理疏导效果,缓解患者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干预应用于稳定期COPD 患者肺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肺功能,缓解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