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25曹晓燕李国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达峰毛细预见性

曹晓燕 李国梅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门诊部,广东佛山 528211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为下呼吸道感染性畸形,在2 岁内婴幼儿较多见,一般出现在冬季,通常因多种病毒感染而导致,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憋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2]。临床治疗应注重平喘、排痰、纠正缺氧及抗感染等,促进病情改善。除针对性治疗外,有效护理干预可辅助控制病情,使临床效果得到提升[3-4]。本研究观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月龄2~24 个月,平均(11.10±2.49)个月;病程1~7 d,平均(3.20±1.12)d。研究组中,男17 例,女13 例;月龄2~23 个月,平均(11.22±2.52)个月;病程1.5~7 d,平均(3.12±1.11)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经病原学检查、X 线胸片确诊,患儿家属知晓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支气管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小儿肠炎、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指导用药。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全方位评估: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对患儿予以体格检查,对病情予以评估,了解既往史、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等,对营养状态予以评估。②环境护理:病房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2~3 次,每次30 分钟,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每天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 次,每次1 小时。集中开展护理操作,静脉输液采取留置针进行,输液前对血管条件予以评估,限制陪护和探视人员。③气道护理: 指导家属帮助患儿选择斜坡卧位,使通气顺畅。对患儿呼吸状况予以观察,若发现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时予以吸痰处理,并遵照医嘱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在雾化前,向家属解释和说明,取得其信任,使其积极配合。尽量选在餐后2 h 进行雾化,10~15 min/次,之后指导家属叩背,使分泌物顺利排出。另外对患儿痰憋症状予以观察,及时吸痰处理,注意在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注意动作轻柔,选用适合吸痰管,尽量缩短吸痰时间,雾化和叩背半小时开展,保证护理效果。④饮食护理:家属避免食异种蛋白,如鸡蛋、鱼、花生、虾等。⑤用药指导与病情观察:根据患儿病情,并遵照医嘱,有序安排输液,对输液速度严格控制,并对用药后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若有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配合医师处理。⑥家属心理护理:以患儿家属年龄、文化水平为依据开展心理护理,介绍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并对配合方法和技巧予以指导,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护理效果[5]:临床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涉及到咳嗽、气促、憋喘症状的消失时间;③住院时间。④肺功能指标:涉及到潮气量、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达峰容积比、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⑤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喘鸣复发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的咳嗽、气促、憋喘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组别 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值P 值5.20±0.52 2.12±0.28 28.564 0.000 4.89±0.39 2.33±0.37 26.083 0.000 4.92±0.40 2.41±0.41 24.001 0.000 7.89±1.08 4.89±1.05 10.909 0.000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高于对照组,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潮气量(mL/kg) 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mL/s) 达峰容积比(%) 呼吸频率(次/min) 达峰时间比(%)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值P 值5.35±1.52 6.89±1.22 4.328 0.000 93.48±5.30 90.12±4.88 2.555 0.000 20.40±4.34 22.78±4.08 2.188 0.000 41.20±5.27 38.22±5.34 2.176 0.017 15.41±5.65 18.22±4.62 2.109 0.020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喘鸣复发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因细菌感染、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也可是因流感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通常出现在肺部细小支气管,病变使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堵塞,炎症累及肺泡壁、肺泡及肺间质,出现气道受阻现象,使分泌物增加,患儿出现水肿、充血等现象,使肺功能受到影响[6]。另外因患儿支气管结构支撑性差,加上弹性组织差,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可能诱发呼吸衰竭,另外该疾病反复发作,易导致儿童哮喘[7-8]。对于此则要做好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使病情进展得到有效控制,以改善患儿预后。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这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9-10]。本研究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护理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效果更显著。研究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5),提示实施预见性护理科促进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在肺功能指标,研究组的潮气量更高、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更低、达峰容积比更高、呼吸频率更低、达峰时间比更高(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能更好地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6.7%)(P<0.05),提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使常规护理模式更科学、合理。在预见性护理中,入院评估通过对患儿情况的了解,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护理措施[11-12]。环境护理可使病室环境得到改善,使患儿舒适度提高,同时也利于其充分休息,减少外界因素刺激,促进病情改善。呼吸道护理可使呼吸道不良刺激减轻,使呼吸保持顺畅,避免不良事件发生[13-14]。饮食护理可为患儿制定科学营养计划,使其机体生理状态得到改善,改善体质。用药指导与病情观察可以避免不良反应出现,保证临床用药效果[15-16]。通过对家属开展心理护理,可使其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增加其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证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开展[17-18]。预见性护理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出发,为患儿提供人性化、针对性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达峰毛细预见性
“毛细”政务号关停背后
迎接人口“达峰”
多孔建筑材料毛细吸水系数连续测量的方法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