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起立床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2021-05-25张梦菲曾令雄叶耿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活动度康复训练肢体

张梦菲 曾令雄 叶耿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 , 广东 梅州 514000 )

膝关节周围骨折属于常见骨科创伤,主要是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及跌倒等,多为高能量骨折,失血量多且严重危害膝关节功能[1]。目前医院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骨折患者大多需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复位内固定治疗促使骨折愈合,尽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逐渐恢复下肢功能,而术后康复训练对下肢肢体功能良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早期康复训练主张尽早帮助患者展开训练,循序渐进促使下肢功能尽早康复,为发挥早期康复训练作用,需借助可靠仪器设备进行训练,其中起立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2]。为此,本次研究对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起立床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共选择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均为本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30例,均经外伤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1.12±3.69)岁;骨折分类:髌骨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股骨髁上骨折12例;左侧14例,右侧1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5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1.04±3.59)岁,骨折分类:髌骨骨折11例,胫骨平台骨折11,股骨髁上骨折8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6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手术后切口已愈合患者;(2)经手术医师确认骨折复位位置满意、断端及内固定稳定患者;(3)骨折断端固定不稳定可见大量骨痂生长患者;(4)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3个月以内患者合并肢体肿胀、疼痛、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患者;(2)肢体发育异常、双下肢不等长患者;(3)合并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4)眩晕症患者;(5)合并颈胸腰椎及骨盆骨折患者;(6)下肢血管彩超显示不稳定血栓形成患者;(7)切口未愈合或合并感染患者;(8)偏瘫患者及肌力减退患者。

2 方法:对照组行早期康复训练,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安抚,术后1-3周开展下肢被动训练,以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踝关节屈伸活动、髋膝关节伸屈、足趾背伸跖屈以及膝关节模拟蹬车运动等为主;在1-3周锻炼的基础上,3-6周借助CPM膝关节康复锻炼器进行持续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将大腿、胫骨近段及足部固定,外展髋关节,并实施膝关节锻炼,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术后6-8周视骨折愈合及固定稳定情况酌情进行下地不负重行走活动训练,术后8周-12周可出院自主康复训练[4]。观察组在上述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待伤口拆线愈合后应用电动起立床辅助康复训练。电动直立床XYQ-3型,电源:AC220V ,频率50Hz,功率:180W,联合手柄控制、RF遥控及微电脑控制3种方式,搭配音乐播放功能,控制驱动系统采用5个电机运行设备品通过(NQA)CE认证。床面尺寸:1780×620mm,床面离地高度550mm,起立角度:0°-90°连续可调,脚踏板上下调整角度-25°-25°可调,脚踏板内外调整角度:-30°-30°可调。方法:协助患者仰卧于起立床,将双上肢放在桌面板,脚掌贴近脚踏板,纠正足掌于功能位,胸腰膝关节绑带稳妥固定,电动开启“开始”键,床体上升设定角度后评估患者状态,观察患者表情,面色及血压情况,若感到明显不适需及时停止并恢复平面,早期训练从30°-35°开展,逐渐增加角度,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每天增加5°-10°,持续3周。

3 观察指标:行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评定(量角器量测量)、小腿围度评定(皮尺测量小腿最粗周径)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价,从疼痛、不安定度、闭锁感、肿胀度、跛行等方面评价,满分100分,优秀为≥95分,良好为85-94分,尚可为65-84分,较差为<65分。统计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5 结果

5.1 2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肢体围度评定及疼痛评价对比:训练前2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小腿围度评定及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增大,小腿围度缩小,疼痛程度减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关节活动度、肢体围度评定及疼痛评价对比

5.2 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价对比: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67%,对照组为80.00%,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价对比(n,%)

讨 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会对患者膝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需采取最好治疗方案,可通过手术恢复骨折对位对线,通过置入稳定的内外固定物让骨折断端稳定。通过早期积极的主被动功能锻炼恢复功能。因患者出现创伤及手术疼痛,以及骨折累及关节面,患者依从性差,耐受力差致早期不能有效功能锻炼而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膝关节周围骨折若需恢复良好的膝关节功能,需尽早展开主被动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关节功能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5]。目前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多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即尽早展开肢体主被动活动,如直腿抬高、髋膝关节伸屈、踝泵运动、足趾背伸跖屈以及膝关节模拟蹬车运动。从而锻炼肌肉,预防肌肉萎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依据患者个体化特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及关节功能,获得了良好康复效果[6]。

为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应用起立床进行康复训练,获得了更好效果,起立床帮助患者完成了仰卧位到站立,重心从低到高的过渡,使患者尽早适应立位状态,同时可改善血循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及体位性低血压;提高了躯干和下肢负重能力,增加了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为日后自主立位及平衡保持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重力对关节肌肉的挤压,有效刺激了本体感受器,对患侧肢体进行促通,改善肌张力。需注意,借助起立床康复训练若出现不适,应立即恢复平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大,肢体围度缩小,疼痛程度减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67%,对照组为80.00%,P<0.05,提示展开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起立床可促使患者下肢功能明显改善,尽早减轻疼痛程度,获得良好康复效果。

综上,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现多采用手术治疗,落实早期康复联合起立床训练治疗使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缓解肢体肿胀及疼痛,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了日常生活质量,可尽早回到工作岗位,获得了良好疗效,值得骨科及康复科医师借鉴。

猜你喜欢

活动度康复训练肢体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