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2021-05-25许哲鑫
许哲鑫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神经外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旦人颅脑受到损伤,其颅内压将会急剧上升,从而极易引发脑疝,此时在患者入院以后应立即通过去骨瓣手术以帮助降低颅内压[1-2]。手术以后患者的脑组织极易产生膨出,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肢体和意识功能障碍[3]。以往临床上针对存在脑积水及颅骨损伤的患者多是先对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恢复5-6个月,再给予颅骨修补术,但临床实践发现,2个手术的间隔时间太长,致使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另外,一些患者会出现创伤感染等并发症,应先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后才能实施手术,这样也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4]。因而,2种手术的时间间隔过长,将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相关医学研究发现,对颅脑损伤患者在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手的同时实施颅骨修补术,患者的预后较好,并发症也较少[5-6]。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对比,观察相应治疗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5-66岁,中位年龄为(38.6±4.2)岁;其中,打击伤16例,高处坠落12例,交通事故8例,其他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6-66岁,中位年龄为(38.8±3.7)岁;其中,打击伤17例,高处坠落12例,交通事故8例,其他3例。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二者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且大多患者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肢体与意识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拒绝配合研究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2 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去骨瓣减压术,随后恢复2-3个月,再接受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同时给予颅骨修补手术。在患者其侧脑室的三角区实施脑室穿刺,将抗虹吸管缓慢置入,脑室的置入深度约为7-9 cm,并在腹腔内肝上15cm处将抗虹吸管缓慢置入,深度约为20-30cm,然后予以固定,将抗虹吸管与分流泵连接,并放在枕部。于降低颅内压以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基于患者的头部形态,以电脑编程对钛合金网颅骨予以塑型[7]。将头皮、颞肌及假性硬脑膜等准确的分离,使修补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将所选修补材料放在骨窗位置,二者的面积相匹配以后,将骨窗与修补材料用自攻钦钉进行固定。手术后对颅脑的手术位置、引流管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后将坏死的组织等彻底清理干净,随后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恢复5-6个月,再对患者施以颅骨修补术手术,相应手术操作与观察组一致,且术后处理也与观察组一致。
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后6个月统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依照GCS分值对预后进行分级,其中13-15分为优;9-12分为良;8分及以下为差。术后预后的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病例数×100.0%[8]。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伤口感染、分流管阻塞、大出血及拔除分流管等。手术前后运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分,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神经缺损程度越大,Fugl-Meye、ADL评分越高则生活能力越优越。
5 结果
5.1 2组患者手术后预后优良率比较:经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预后的优良率为95.0%,比对照组的72.5%明显偏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预后优良率比较(n,%)
5.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3 2组手术前后神经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手术前2组神经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3。
表3 2组手术前后神经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讨 论
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时大多意识不清或是陷入昏迷,同时患者的颅内压存在增高的症象,因而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去骨瓣开窗手术衣降低其颅内压。以往临床上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首先是施以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经5-6个月的恢复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给予颅骨修补手术,使颅腔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结构。手术后,患者其神经系统相应最佳的恢复时间窗(通常是6个月)会被耽误,加之颅骨缺损而导致诸多继发性的变化也会对颅脑相应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9]。尽管颅骨缺损可以使颅内压降低,减少患者死亡,然而这在早期是有利的,因而等1-2个月后患者的病情稳定,且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应当尽早对其实施颅骨修补手术,从而恢复其原来的生理结构。
在实施脑室腹腔引流手术的同时给予颅脑修补术,不但能够预防颅内压的上升,同时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颅内发生感染,促使颅腔处于封闭装填,对于各部位的脑组织相应颅内压的恢复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助于防止部分脑组织向着骨瓣的缺损部位偏移,导致新的继发性的脑组织挫伤。如果颅骨长期处于缺损状态不仅对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利,也很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功能性障碍[10-11]。早期的颅骨修补能够防止继发性的颅内脑组织发生错位而引起颅脑再次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促进其自理能力的提升,改善其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保证患者的生存率,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就促使医学工作者不断的提升医疗科学水平,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最大程度使其恢复到最初的功能和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12]。以我院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对比,观察相应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经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预后的优良率比对照组明显偏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另外,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13-15],表明与以往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早期同时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多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二者同时进行,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由此表明,颅脑损伤的早期阶段,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效果确切,患者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