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
2021-05-25潘晓云
潘晓云
【摘 要】本文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为例,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微任务的创设与实践。通过微导演引发情感共鸣、微写作激发尝试兴趣、微演讲促发融合生成等方式,使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能够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微任务 部编教材 例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9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1]并在教学建议里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这种改革精神不仅仅要在评优课、观摩课中得到体现,更应该真正被落实到每一节日常的课堂中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及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都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的任务型教学是目前最常见的课堂呈现形式。一般而言,它需要大单元设计、多课时推进。但在日常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单文本、少课时教学,这就给微任务教学设计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微任务设计”是指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针对教学中的某个具体问题,由教师创设真实有效的更集中简约的情境任务,通过任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探究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任务群一样,微任务设计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3]的,是“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4]的,是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与此同时,微任务设计教学又具有目标针对精确、课时使用较少、操作方式灵活、学生反馈及时等特点。在日常课堂中适时开展微任务教学,有利于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是目前一线教师为了实践“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并结合实际的课堂相对容易操作的途径。
微任务教学设计可以涉及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语文整体教学结构中一个有效的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微导演引发情感共鸣
王宁先生明确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5]微任务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将学生放在他们比较熟悉的、易于亲身体验的情境任务中去。学生可由已有的经验或体会引起共鸣,进而带动思考,在兴味中学语言、用语言。
例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小说《百合花》中,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铺被子,“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其中就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分析,笔者尝试设计了一个“导演给演员说戏”的微任务:
“如果你是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百合花》的导演,请你帮助‘新媳妇’的扮演者理顺情绪逻辑,让她自然地产生‘气汹汹’等情绪的表达。”
在“导演说戏”这一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被较好地调动起来。作为一名“导演”,学生首先需要揣摩把握人物的情绪,接着要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帮助“演员”理解。这一小的“真实情境”包含了“理解—表达”的内在逻辑。学生在此情境中,很自然地可以说出“悲痛”“崇敬”“自责”等词汇。进而让学生理解新媳妇从借被子、去包扎所帮忙的不自觉的行为,到给“通讯员”缝衣服的破洞、最后将自己“唯一的嫁妆”盖上通讯员的脸的自发举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新媳妇在心理角色的转变中充满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一切都水到渠成。
针对小说最后新媳妇“献被”的情节高潮部分,适时创设微导演任务,及时唤醒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任务执行中必然要求学生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进而走向深度阅读。它涉及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学习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微写作激发兴味盎然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两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来源,写作是阅读的创造和升华,写作和阅读本就不应该分而治之。教材中丰富的、优秀的学习素材,为学生的灵感激发带来源头活水。这时,微写作任务就体现出其更准的针对性和更大的灵活度。
如在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散文《故都的秋》的文末,郁达夫说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作者心中“北国的秋”,笔者布置了一项微写作任务:
“作为郁达夫散文研究小组的成员,请模仿郁达夫的笔调,在上述排比句之后进行续写。要求形式和内容情感上力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学生的写作中有不符合要求的,比如“水稻之于小麦”“枯草之于玫瑰”等,这些作为反面例子,可供学生分析。学生能说出它们不合要求之处,在于要么没有表达出“淡与浓”“小与大”的区别,要么多出了原文不存在的“坏与好”的差别。好的作品则确实让人惊喜,比如有写“评弹之于秦腔”“龙井之于普洱”或者“素描之于彩绘”等等,都对原文理解到位,且创意十足。正是因为有了“郁达夫散文研究小组”这一情境,才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了“郁达夫式的表达”(即主旨和内容)上,而不僅仅是普通仿句所关注的句式特点(即形式)上。而这一点正是区分本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真正走近郁达夫的关键所在。
从文本阅读中适时生发的微写作,有利于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双重兴趣。既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又能让教师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将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写作指导。最终使学生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方面的素养得到提升。
三、微演讲促进融合生成
“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6]教师就是要给学生创设这些“发展可能”的平台和机会,尝试以有效的情境为舞台,以任务为驱动,让他们产生实现这些可能性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
笔者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微演讲的平台,以情境任务的形式开展:
我校高一语文组即将开展“我是演说家”的演讲活动,先在班级内展开微演讲进行选拔。要求在五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微型演讲任务,形式上具有正规的演讲格式,利用好语音语调、体态手势等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此微演讲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课外书籍的读后感或推介语,比如有的学生正好结合教材中的《雷雨》片段,给大家讲述其中纠缠不清的矛盾冲突以及无法避免的悲剧根源;有的学生在黑板上手绘一张人物关系图,讲述老舍的《四世同堂》中一个个普通人物的反抗与顺从;有的学生更进一步结合幻灯片和视频的方式,介绍《狼图腾》里一位知青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以及他从中读出的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主题。当然也可以是有关时事热点的感想或评论,比如有谈感动中国人物的,有讲三星堆、新疆棉的,有谈中国勇于攀登、自立自强的航天精神的,等等。
学生通过完成微演讲任务,实现融合读、写、说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在提升其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同时,更能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提升社会责任感,促使其达成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如此,虽然只是一项五分钟的微任务,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四个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培育和提高。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微任务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诸如微朗诵、微点评、微课题等微任务教学。笔者认为,微任务设计教学是基于《新课标》设定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以核心素养为本,注重实践性、时代性的。它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有效地创设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摆脱僵化的知识点识记,更多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究。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提到:“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7]放在新课改的语境里,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勇于抛弃传统的以教师大量讲解分析为主的课堂,敢于尝试语文教学的改革。“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高中语文的课堂正应着新课程改革的雷声而迎来新的春天;高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或许能因“微任务”的春雨而更多样、更有效地展开。
参考文献
[1][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42,8,8.
[5]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J].基础教育课程,2018(1):21.
[6]叶飞.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访教育专家林格[N].中国教师报,2008-4-30(10).
[7]費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