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参与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发展评价
2021-05-24陈芳英
摘 要:从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维度,运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度两种实证方法测算G60科创走廊沿线9个城市的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结构布局现状。结果表明,上海、苏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应着力发展具有产业优势的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而安徽的合肥、芜湖和宣城等城市应大力发展自身具有产业优势的农林牧副渔业、制造业等行业。
关键词:G60科创走廊 产业协同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2016年,上海松江区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是为10版本。经过几次扩容和升级,到2018年科创走廊从城市战略上升到长三角区域战略。跨越三省一市的G60科创走廊将扮演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引擎”的角色,而沿线的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程度如何,各城市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优势和不足,未来各城市间应该开展什么样的合作的战略布局,本文将通过定量模型评估为未来的政策延续提供参考意见。
一、文献综述
产业趋同化是指经济发展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布局呈现出的相似化的特征,也被认为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LQ)理论最早由Cliff等人(1996)提出,主要用于评价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优势。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由Deng(1988)提出,用以研究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基于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度法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协同发展上得到广泛应用。刘怡等(2017)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多角度跨时期地反映了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差异及其变动情况。周涵婷等(2019)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考察了我国团体标准发展的区域结构及其变动情况,研究出我国各产业团体标准的不同特征。目前关于产业协同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大多是从单一角度对产业协同度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度评价,为该区域产业合作战略布局和协同创新提供合理化参考意见。
二、产业协同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区位熵模型
区位熵,指某地区某一行业的区域值在该地区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行业区域值在全国其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常用于分析不同地区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其值越高,则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水平越高、专业化生产能力越强。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以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区位熵来衡量G60科创走廊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为了研究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各自在地区内部的行业比较优势,本文在计算分行业区位熵时,使用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总体某一行业区域值在其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比重作为分母,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假定G60科创走廊整体某一大产业下共包含m个行业,n个地区。
区域内各地区的行业区位熵矩阵
式中:i指某行业,j指某地区,dij表示j地区i行业的区域,其中λ=P=dij∑mi=1dij∑nj=1dij∑mi=1(∑nj=1dij),λ越大说明某地区某行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产业集聚水平越高,说明该行业在该地区有比较优势。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测度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或不同行业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指标,本文的产业结构指标选择上述测算的区位熵数据。
计算各城市的灰色关联度R(j)和各行业的灰色关联度R(i)
式中:εj(i)=minjminiΔj(i)+αmaxjmaxiΔj(i)Δj(i)+αmaxjmaxiΔj(i),Δj(i)为各地区相应行业产业结构数据与总体产业结构数据水平差的绝对值,minΔj(1)为一级最小差,minjminiΔj(i)为两级最小差,maxj(1)为一级最小差,maxjmaxiΔj(i)为两级最大差,α为分辨系数,在(0,1)内取值,一般取值为05。灰色关联度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一个行业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越大,该行业在G60科创走廊区域内分布较为均衡,如果一个行业关联度数值越小,说明该行业在整个区域内分布差异较大。一个城市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越大,说明这个城市与G60科创走廊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较为接近,如果一个城市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越小,说明这个城市与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差异较大。
三、产业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计算了G60科创走廊沿线9个城市2017年的相关指标,行业的划分和选取上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有关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具体数据来源于各市的统计年鉴。
(一)基于三维度区位熵的分析
1第一产业。通过数据模型计量得出宣城、芜湖、合肥、金华和嘉兴等城市农林牧副渔行业的区位熵均大于1,说明这几个城市的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优势。从固定资产投资区位熵来看,合肥、芜湖和宣城的农林牧副渔行业区位熵均大于1,说明从动态来看,安徽省在第一产业的投资也高于G60科创走廊其他城市,除此之外,嘉兴市在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上也具有较强的集聚优势。
2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从生产总值区位熵来看,除上海、苏州和杭州以外的其他6个城市区位熵均大于1,说明这6个城市工业和建筑业区位熵较高,比較出较强的集聚优势。从动态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合肥、芜湖和宣城3个城市制造业区位熵均高于1,这说明这三个城市近年来工业化进程较快。而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上处于相对弱势;上海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3第三产业。从生产总值区位熵来看,合肥、芜湖和宣城3个城市第三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数量较少,说明安徽省的几个城市在第三产业不具备产业集聚优势。其他6市第三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数量排序分别为上海、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嘉兴,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排序,也显示出了城市产业优势差距,其中上海的金融业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杭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嘉兴的批发和零售业,湖州的住宿和餐饮业等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固定资产投资区位熵来看,安徽省的芜湖市在第三产业投入仍然不多。
(二)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1城市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城市关联度表明,苏州、杭州和合肥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和生产总值角度测算的灰色关联度都排在前4名,说明这三个城市产业结构与G60科创走廊总体城市产业结构差异小,而上海从生产总值角度来看灰色关联度排第2,而从固定资产角度来看灰色关联度排最后1名,这说明上海现有的产业结构与G60科创走廊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小。但上海从2017年开始新投资的产业方向与G60科创走廊整体的产业方向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较大深度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宣城和嘉兴两个城市的灰色关联度指标排名一直在后3名,说明这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G60科创走廊整体的产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
2行业灰色关联度分析。各行业灰色关联度数值结果表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灰色关联度较大,这说明G60科创走廊各城市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行业差异较小。而农林牧副渔、采掘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数值较小,第一产业中农林牧副渔行业和第二产业中采掘业的发展受到地区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城镇化进程差距的影响而表现出其在整个地区的产业区域差异,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行业因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G60科创走廊城市的产业协同度存在以下特征。
1合肥、芜湖和宣城3个城市在第一产业中具有较强的集聚优势,且固定资产投资较多集中于第一产业,未来的发展仍依托于农林牧副渔行业。上海、苏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第一产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2合肥、芜湖和宣城3个城市在追赶发展的进程中,相对于其他6个城市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和制造业也呈现出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上海、苏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逐步降低了工业和制造业的投资,其工业和制造业的产业优势相对其他6个城市不具备产业优势地位。
3上海、苏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在第三产业中有较多行业的区位熵遥遥领先于其他6个城市,如上海的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術服务和地址勘察业;杭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苏州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都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而其他6个城市的第三产业较少的分布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
4苏州、杭州和合肥等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与G60科创走廊整体产业结构布局差距较小,上海的产业结构目前与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差距不大,但其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新的产业结构布局与整个区域其他城市呈现出较大差异。
(二)政策建议
G60科创走廊在深化产业集群布局中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安徽省的合肥、芜湖和宣城等城市应基于第一产业较高区位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型的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新型农业建设步伐。上海、苏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应基于区位熵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为提高G60科创走廊其他城市制造业技术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怡,周凌云,耿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评估: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19-129
[3]周涵婷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团体标准空间集聚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19(7):78-84
[4]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67-374
[5]张明艳,孙晓飞,贾巳梦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分工测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8):103-108
(陈芳英,中共芜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