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依兰县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2021-05-24秦艺泷陈学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

秦艺泷 陈学军

摘 要:黑龙江省依兰县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区域,具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旅游景区间交通连接亟待完善、旅游客源市场较狭窄、旅游宣传力度欠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依兰县红色旅游的深入发展。促进依兰县红色旅游顺利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加强依兰县与哈尔滨市等地红色旅游景点的合作与联动效应,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整合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依兰县 红色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一、引言

黑龙江省依兰县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和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相比,知名度要低得多,红色旅游发展也较晚,不少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开发出来,目前主要以纪念馆、纪念地的形式呈现,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尚处于亟待开发状态。

近年来,针对中国红色旅游开展的研究成果特别丰富,但是有关依兰县红色旅游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焦石磊等人对黑龙江省依兰县红色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主张在开发依兰县红色旅游时,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并對项目开发进行了定位,选择了目标客户人群,强调体验式开发。[1]程文文等人主张整合依兰县旅游资源与黑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促进文旅融合,提高依兰县旅游业发展的吸引力,实现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2]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依兰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投融资、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旅游文化产业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上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发展对策。

二、依兰县开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黑龙江省依兰县不仅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五国头城遗址,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依兰县作为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与三江平原西部重要的“红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此开展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与遗迹,传承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块石”抗联密营遗址。该遗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地处依兰县北部。在整个依兰县境内,“四块石”山脉海拔最高,由于其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在抗战时期成为了抗日联军的重要基地,在这里设有练兵场、抗联井、陆军医院、被服厂等。目前,这里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互相辉映,让人们能够对抗联精神有了更加真实地感受与体验。此外,位于依兰县东北部的巴彦通抗俄要塞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有著名的抗俄炮台遗址。该遗址与靖边营遗址共同构成巴彦通抗俄要塞遗址群,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依兰县谭家店、愚公乡等地也有抗日遗址与遗迹,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十分广泛。

依兰县红色资源开发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优越的区位合作条件。依兰县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辖县,哈尔滨的其他县市如双城、尚志、宾县、方正等地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依兰县可以与这些县市形成联动作用,进行区域合作,打造红色旅游带,与这些旅游景区互送客源。第二,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在红色旅游资源方面,依兰县除了有著名的“四块石”抗联密营,还有古城与古战场遗址,如清代巴彦通抗俄要塞遗址、辽代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等。这些遗址遗迹为依兰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第三,政策与环境条件。长期以来,国家对旅游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尤其是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更是受到国家重点鼓励。依兰县“四块石”景区的开发一直受到依兰县旅游局、哈尔滨旅游局以及相关专家和部门的重视,各级政府也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尤其是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大背景之下,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3]这些政策对于依兰县红色旅游的发展是重大利好。

三、依兰县红色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第一,依兰县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黑龙江省依兰县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重要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依兰县红色旅游景点通常只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或不定期会有企事业单位、学校组织人员前来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形式较为单一,旅游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由于主要是观赏性的旅游资源,游客亲身参与度低,缺乏更深刻的旅游体验。

第二,旅游景区间交通连接亟待完善。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境内交通多为三级公路,去往红色旅游景区的道路有的地段甚至是土路,旅游大巴往往只能单向通过,两辆对头车通过十分困难。另外,依兰县很多红色旅游资源处于乡村地区,仅凭借政府资金开发乏力,当地企业实力弱,缺乏足够的支持当地旅游开发的资金,无法将大量资金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导致交通建设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连接。

第三,旅游客源市场较为狭窄。目前依兰县红色旅游主要依靠“四块石”景区来吸引游客,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原因,游客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这段时间来依兰县旅游,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基本上也是这些游客,这些游客通常把红色旅游作为其观光旅游线路中的一个补充,在旅游中途顺道去感受一下“红色”氛围。目前依兰县红色旅游淡季游客以外地居多,但主要是黑龙江省周边地区游客,如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而且绝对数量较少。在旅游旺季时,游客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外地的游客稀少。扩大景区客源,招徕游客,尤其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依兰旅游,成为依兰县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

第四,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由于依兰县的红色旅游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所以旅游客源相对不足,尚未取得良好的效益。除了红色旅游资源自身开发不足之外,依兰县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也存在较大问题。当前,依兰县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主要局限于当地的公交站牌、宣传单上,对于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流行的宣传方式尚未涉及,缺乏当地旅游公众号,狭窄的宣传渠道让依兰县红色旅游知名度还未打开。

四、依兰县红色旅游发展对策

第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要突出黑龙江省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最主要的就是要结合依兰县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各类旅游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让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共同发展,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在规划上,首先,依兰县可以把鸡冠山的风力发电设施与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这样不但可以让人们欣赏红色旅游景观,还可以感受风电旅游的乐趣。其次,整合旅游路线,将“四块石”、五国头城遗址、防洪纪念塔、东山三大景点、环城公园、江畔公园等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全新的旅游路线。再次,在开发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时,要注重时代感,了解当今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增强游客体验性,真正打造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精品,在红色旅游资源中融合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将其转化为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提高依兰县的旅游影响力,更好地留住游客,延长其旅游时间。

第二,加強依兰县与哈市等地区红色旅游景点的联动效应。依兰县要和其他区域红色旅游地进行合作。在哈尔滨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众多,依兰县可以与哈尔滨市所属的尚志市、宾县、方正县等地开展合作,发挥区域旅游联动作用,形成红色旅游主题旅游线路。比如着眼于依兰县境内的红色旅游景点,与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呼兰区萧红故居、尚志市赵一曼烈士被捕地、方正县草皮沟密营等其他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合作,将各类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整个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体系,发挥其群体效应,增强依兰县红色旅游的竞争力。特别是依兰县拥有其他地区没有的红色景区,置身于“四块石”景区抗联陆军医院、被服厂、抗联井,可以更加充分感受到抗联战士在此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第三,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整合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依兰县要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需要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合到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在依兰县博物馆附近的历史文化长廊基础上升级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历史文化主题雕塑园的形式呈现。在雕塑群中展现出依兰县的红色历史,使其成为依兰县形象直观的“史志”,在其中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历史事件与故事,包括抗联救国、依兰县历史沿革。这种主题化的雕塑群可以充分展现依兰县的红色历史,一旦建成,不但可以成为一处蕴含历史文化的红色旅游景观,还能够成为依兰县的标志性纪念物和城市名片。其次,在当地举办依兰县红色文化艺术节、红色歌舞剧表演、红色知识竞赛,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深刻了解依兰县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依托此类活动开发蕴含独特地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再次,在依兰县打造依兰民俗文化与抗联文化体验区,将依兰县各个时代的衣食住行还原出来,注重红色时代体验,例如“四块石”抗联被服厂在抗战异常艰苦的时期,组织女战士与伤员们举行迎新年晚会,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依兰县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在被服厂开展类似活动,将当地的民歌、战歌,以及当时的节目进行还原,将体现红色地域文化的物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在展现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提高旅游业收入。

第四,加强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要依托依兰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促销,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协调规划、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依兰县旅游市场客源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估,采取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策略。比如针对本地游客可以在城市道路两旁、哈尔滨市地铁站设置相关广告,在广大市民心目中提升依兰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于外地的游客,不能局限于电视这类传统的广告方式,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建立依兰旅游公众号,对依兰县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路线进行推介。比如依托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共北满分局旧址、王以哲将军纪念馆、中日友好园林、方正抗联英烈纪念地、“四块石”抗联密营宣传哈尔滨-宾县-方正-依兰红色旅游带,在公众号上以旅游路线图的形式展现出来,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设计不同旅游线路套餐,对不同游客类型推送差异化的旅游资讯和旅游服务,让相关内容更具针对性,从而真正提高依兰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焦石磊,陈学军,黄林洪论黑龙江省依兰县红色旅游开发[J]对外经贸2019,(5):54-56

[2]程文文,陈学军文化旅游视角下的依兰县旅游纪念品开发[J]对外经贸2020,(3):29-31

[3]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3).

〔本文系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编号:17307);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分院课题(编号:2015-FY09);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3Sh201508);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16JW1039)阶段性成果〕

〔秦艺泷、陈学军(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系〕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
21世纪以来中国红色旅游研究述评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旅游 收入将达4000亿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新乡推出首批乡村红色旅游景点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