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西单体育场
2021-05-24曹志勇
曹志勇
西单体育场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张老照片,于我而言,极为珍贵。虽然模糊,但不难看出镜头定格在了西单体育场售票处,窗口前人山人海,争先恐后地购票,还有一些人正推着自行车,他们或男或女,年龄相仿,穿着统一的建设服。这张老照片,将我的思绪一下带回到了30年前,穿越到了那座曾带给我无限快乐的西单体育场中。
1976年到1991年底,我的工作单位就是在离西单体育场不远的太仆寺街。我每天骑车上下班的时候都要经过这里。
西单体育场与东单体育场,都是在1959年国家拓宽长安街路面后,为发展群众体育运动而兴建的。东单体育场,位于东单路口西南角,而西单体育场,则位于西单路口东北角。
西单体育场是一个两层楼高且四面有观众席的露天灯光球场,在当时,每天晚上几乎都有球类比赛。省市之间、北京市各企事业单位之间、各个学校之间的球类比赛和运动会也经常在西单体育场举办。每年国庆前夕,有些单位和学校会在西单体育场彩排国庆联欢活动。
当年在这里看一场排球比赛,只需要一毛钱。我有时早晨上班路过西单体育场时,先看看当天是否有喜欢的球类比赛。晚上下班后,就骑着自行车到西单体育场买票观看比赛,但一些比较热门的比赛,票很难买到。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市民,出行工具大都是自行车,在西单体育场比赛散场后,黑压压一片都涌向了自行车存车处,在几百辆自行车中寻找自己的爱车。当年中国被外国友人称为“自行车王国”。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一位外国友人曾惊叹:“在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体育场馆,中国人能从几百辆甚至几千辆几乎相同模样的自行车中,找到自己的自行车,真是一种本事!”
我存自行车倒是有个窍门,在西单体育场看球赛存车时,我会在车把上系一条手帕做记号。现在想想,多亏那时没有人恶作剧,要是有淘气的孩子把手帕摘走,我再从几百辆看似相同的自行车中找寻自己的爱车,可真是要费死劲了。
随着时间推移,西单体育场的体育比赛不再红火了。可能是因为电视机在家庭中的普及,很多人不愿意花钱去现场观看比赛了。西单体育场随后也逐渐引进了一些商铺,開办了夜市,开始了多种经营。
1985年前后,政府决定将西单体育场拆除,建设商业大厦。但随后由于政策的变化,建设商业大厦的计划延后了。当地政府又决定在西单体育场拆除的原址上,建设临时商业街。当年,“西单民族大世界”“西单劝业场”“西单百花市场”等商业街,在西单体育场旧址及周边应运而生。
在建国50周年前夕,由西单体育场变身的“西单百花市场”“西单民族大世界”“西单劝业场”也结束了它们往日的辉煌,被政府改建成了供人们休闲的“西单文化广场”,此后,广场又历经多次改造。
虽然,曾经的“西单体育场”已没有了一点点踪迹。但是,每当我看到立在西单路口东北角的写有“瞻云”的牌楼,看到西单文化广场,我就会想起,这里,曾经就是带给我青春快乐的“西单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