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1-05-24黄奕宇

高教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慕课优化策略

黄奕宇

摘 要:慕课的出现与发展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在现有的研究中,很少存在从传播学视角探究慕课教育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阈对慕课教育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控制、精准传播、模式结合、商业运作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升慕课传播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传播学视阈;慕课;教育传播问题;优化策略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随着“互联网+”时代进程的推进,慕课作为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在中国教育領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19年4月,我国已有超过万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学分。慕课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

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慕课探究,能够突破教育学框架,立足信息传播系统及其运行规律解决教育问题,有效指导教育传播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具可控性,对提高慕课的教与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探究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问题与优化策略,有利于提升慕课的传播与使用效率,促进开放共享的建、用、学方式的落地实践,让优质教学资源惠及每一位学生,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目前学界从传播学视阈就慕课展开的研究成果不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徐武生将基于互联网的慕课看作一场教育传播学革命,认为“慕课突破了传统教育传播的物理限制,带来了新的传播反馈形式”[2];李非霏认为“慕课糅合了多元复合的网状传播形式,加强了双向传播效果,促使教育资源的优化”[3];梁晓波等从文化传播视阈出发,对比了我国教育文化传播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达了提高慕课教育文化传播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4]。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关注慕课的传播优势和传播效果,作为顺应新时代的新型教学形态,慕课有效促进了教育传播要素的全新整合,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然而,近年来,慕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其教育教学作用受到了一定质疑,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现有的研究中较少探究慕课的教育传播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相关成果。

本研究旨在从传播学视阈出发,运用电视编码、把关人理论、麦克卢汉媒介观、媒介偏倚论、知识沟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从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功能等七个方面分析慕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控制、精准传播、模式结合、商业运作四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

二、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传播存在问题审视

(一)教学信息的生产过程不可控

霍尔(Stuart Hall)将电视内容的加工生产阶段定义为“编码”阶段[5],电视内容的核心为视频,而视频也是慕课进行内容传送的主要方法[6]。因此,可以将慕课的内容生产过程视为一种编码的过程,这一过程关乎传播者的技术技巧、职业观念、制度知识、定义和其有关受众的设想。[7]慕课的传播者主要是参与慕课课程建设与传播的学科教师、教学设计人员以及课程编制人员,他们在慕课传播过程中主要承担着生产与传播教学内容的职责,是传播的主要控制方。编码过程具体如何操作首先取决于这些传播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其次涉及到他们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媒介素养与数字素养。

慕课编码过程中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信息的方法会受到相应的约束: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包装形式是传播者作为信息生产一方独立完成的,无法预先衡量每一位学习者的需求。教学信息经过搜集、选择、加工、传播的层层控制与筛选,最终形成特定的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学平台上供学习者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力和传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慕课课程设计、开发、制作与传播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慕课的网络授课形式对传播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手势等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以及个人形象包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当,传播者会将教学信息的生产变成一味的灌输,使课堂失去本真与魅力。

目前,我国的慕课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也缺乏规范的标准,现有慕课课程数量多、种类繁杂,传播者的思想意识与必备素养存在着较大差异,课程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课程总体可利用率不高。

(二)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不可控

慕课是数字时代媒介融合与创新的产物,强调双向传播、交流反馈的信息交换回路。由于慕课具有主动参与、开放性强的特点,教学信息的传播一方面受到学习者兴趣、意志、参与度、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存在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使学习者自愿参与交流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传播过程可控性较弱,教学信度不能得到保障,学习者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无法达到对等。

卢因(Kurt Lewin)提出的把关人理论指出,传播者在传播内容时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在慕课的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利用课程资料、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经过把关与筛选有意识地传播出去,“教”的过程在“学”之前已经完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实时的交流与互动,传播者得不到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导致了在本轮教学内容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者主观意志,而且难以及时收集学习者关于传播内容、过程、结果的反馈与质疑,未能形成信息输出与反馈接受的传播闭环。如此一来,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把关”的能力就是关键。如果传播者错误传播了与政治、法律、常识、学科知识等相违背的信息,或者存在与社会价值体系不相符的观点,此时又缺乏对内容的进一步把关审查,那么错误的信息就会被传播出去,并且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修正。

(三)传播内容并非为网络课程量身打造

传播内容指的是被传播的信息,在慕课教育传播中,则是慕课传播者经过搜集、整理和加工后传播出去的课程内容。

传播学强调传播内容的大众性、时效性和开放性。就大众性而言,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慕课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上线的课程虽多,但是内容仍然存在繁杂无章、不同平台的课程内容重叠的现象,不少课程内容只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网络化,还不能满足规模庞大、不同特征的受教育者的多样化内容需求。就时效性而言,大部分慕课是在课程全部制作完成后上线,一旦内容制作完成就基本不再进行修改,这不利于内容发展迅速的学科中新知识的传播,信息时效性有所欠缺。另外,课程内容的一成不变,缺乏不断更新的过程,不符合传播学中开放性的要求。

网络课程强调内容表述的直白化,即“接地气”,这就对传播者提出了要求,要求其传递出来的教学信息具有易读性。弗雷奇(Rudolf Flesch)指出要使传播内容更易读,则需要降低在表达上的难度,提高传播内容的人情味。由于慕课是网络课程,传播者和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屏幕、移动终端等无生命物质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程度远不如面对面授课,如果传播者无法熟练掌握在线课程教育技术和方法,导致传播内容中出现冗长晦涩的句子、不常见的词汇、繁琐难懂的图画、教条化的表达等问题,将不利于内容的有效传播。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慕课学习者大多是出于获得某一特定技能、取得相关证书、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强制需求等目的参加学习,缺乏迫切的在线学习内在动力,这直接导致了慕课学习主动性和自制力不足。作为网络课程,慕课内容呈现结构大体呈流线型,话语很少被重复和强调,不少课程内容对共同经验、抽象层次等方面把握不到位,缺乏内容设置的趣味性,传播者的表情、神态、衣著、手势难以引发学习者兴趣,容易造成学习者注意力下降,对知识的吸收有限。

(四)慕课传播媒介有效性缺失

信息的载体是符号,而传播媒介则是负载符号的介质,“媒介即讯息”强调了媒介对于传播的重要意义。

视频和互联网是慕课中的主要传播媒介,慕课学习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观看视频上[8]。慕课中的视频充分运用电视录像和播放技术,通过丰富的影像语言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高清度数字视频为学习者提供了高分辨率、高码率和不容易受到干扰的画面,能够充分保证观看体验。然而,视频作为一种“冷媒介”,它需要受众较大程度地运用想象力感知才能完成信息的接收,在这种情况下,视频媒介传达信息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国外研究者发现,小于6分钟的短视频能够获得最高的学生投入度[9],PPT录屏、教室录课的视频相较于可汗模式与教师特写镜头录制的方式,学生投入度有明显的不足[10]。目前,我国慕课中的视频长短不一,存在将课堂视频录制简单分割的现象,无法将每一个短视频的内容提炼为单独的知识点。PPT录屏与教室录课是较为常用的两种视频制作方式,传播者与学习者没有眼神的接触,距离感较强,学习者的注意力在新鲜感过去后快速下降,知识传播效果不佳。

除了视频之外,慕课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教育领域相结合的典型应用方式之一。课程以互联网作为平台将教学内容传达到学习者的接收端,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以及收集的学习数据能够精确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1]根据英尼斯(Harold lnnis)的媒介偏倚理论,作为一种偏倚空间的媒介,互联网极大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学习自由度增加,但同时也对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主流慕课平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网络数据利用率不高,还没有做到资源互通与共建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网络平台学习分析层次较低,对学习行为评估功能尚未系统化,评价与反馈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网络界面交互功能不健全,交互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四是平台存在无法访问或者访问速度太慢的问题,稳定性有待加强;五是学习者隐私不能得到完全保障,平台安全性有待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效力较弱。

相较于传统教学媒体,互联网还具有经营平台和虚拟社会的属性。作为经营平台,慕课课程的学分认定、学分互换以及学分收费的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其文化产品的属性要求平台具有更强的自我宣传能力,要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心理需求,才能逐步实现向“长尾市场”的扩张。作为虚拟社会,慕课中的“虚拟社群”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显现,学习者作为信息分享者与贡献者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稳定的、零散化的交互行为难以引发课程参与者的群体意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人际关系网尚未建构完全,人情味有所缺乏。

(五)传播受众知识差距存在扩大倾向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对象和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者[12],慕课的受众是参与慕课课程的学习者。作为网络课程,慕课打破了实体教育的时空限制,受众只要具备网络条件就可以参与慕课学习。

受众具有被动型、倾向性、多样性和抵抗性,阶级、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对信息的解读。在慕课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差异性、文理科、性别差异、学历差异、年龄差异会影响其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学习参与度、学习方式[13],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使用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学习者对慕课信息的获取与吸收。另外,慕课的学习者来自多种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从参与社会活动中习得的既有知识、对符合自身价值观的信息的选择性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社会地位较高、社会经验较丰富的学习者对课程背景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基础;另一方面,对文化的摄取标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别,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对于课程中提供的知识“参考架构”的接受度存在差距,将这些知识反作用于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有差异。

基于慕课构建其“使用与满足”模式(见图1),具备一定课程基础、对课程有持续学习动力的学习者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深入获取知识并得到满足,后续还会选择其他慕课课程持续进行学习;而个人学习能力不足以完成课程,或课程设置与预期需求不符,无法从慕课中得到需求的满足,学习者中途将转向其他方式。这样一来,在多元化的学习者群体中,慕课会进一步扩大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差距,即在受众接受程度方面存在着知识沟现象[14]。对学习者个人而言,不少学习者未能完成课程,没能达到参与慕课学习的预期;对课程而言,慕课面临高退学率的尴尬,课程利用率不高;对社会发展而言,难以达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开放、知识共享、缩小知识鸿沟的目的。

(六)传播效果有待提高

根据MOOC学院与POWER教育、Coursera联合发起的第二次慕课中文学习者调查表明[15],有41.2%的学习者同时选择了2-3门课程,28.8%的学习者同时选择了4-10门课程,但是50%的学习者一门课程都没有完成,只有24%的学习者能够完成一门课程的完整学习任务。我国慕课课程多但利用率不高,教学面临高弹出率的尴尬,课后讨论与评价测验属于非强制性模块,参与度低,且部分传播效果较好的慕课课程来源于少数知名高校。

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一是名校中的名师是慕课课程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的模式[16],不少学校针对慕课的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媒体制作与后期包装等方面智力和物力资源都相对欠缺,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尚未到位,对于教师参与网络课程传播也尚未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教师缺乏参与慕课教育的动力,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慕课课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传播效果达不到预期。二是由于网络课程传播尚未全部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课程证书认可度还有待提高、慕课不是学习者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当前参与慕课学习不是学习者的刚性需要,因此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如上文图1所示),若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刚性需要,学习者会修正既有的“慕课印象”,进一步影响到后续对于其他慕课课程的使用情况。第三,慕课的非强制性也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有61%的慕课学习者是出于兴趣和获得新的知识而选择参与慕课学习,而没有时间以及自制力差是没有选择慕课学习的人给出的前两位理由[17]。第四,慕课传播的一大特点是教与学的永久性分离,这就强调了交互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大多数个人会尽量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的受众心理指出了参与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如果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类观点就会进一步扩散;而发觉自己心中所想的观点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同意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这样一来,沉默的一方始终保持沉默,而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循环往复,形成螺旋发展。在慕课传播中,大部分学习者即使心存疑惑却仍然保持沉默,参与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互动中的只有少部分学习者,交互过程缺乏完整性导致问题解决不彻底,学习不够深入,传播效果不好。

(七)传播功能尚未完全实现

慕课传播既具有工具的功能,即课程发布者力求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同时又有检测与控制环境、协调社会使其适应环境、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娱乐的社会功能[18]。然而,目前慕课教学属于非义务教育,学习过程不具有强制性,学习者对于慕课作为知识传播渠道的依赖性与其内在动机、自我定位、个性结构、人际关系、所属组织、生存环境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相关联,课程参与者只是将其作为一种非必要的辅助性工具和非强制性学习途径,还不能在课程中找到归属感和使命感,仍旧不足以在课程的传授中汲取到宝贵的终身财富。学习者对传播者、媒介形象、课程约束度、课程知识的已有认知程度的差异,导致对慕课信息的接受度各不相同,因而慕课在实现其全部传播功能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传播学视阈下我国慕课教育传播优化策略

根据上文对我国慕课教育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提高传播质量、扩大传播规模、减少经费开支的总体目标,提出我国慕课教育传播的优化策略(见图2)。

(一)明确传播预期目标,提高教学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可控性

在慕课传播中,应培养传播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媒介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培养人才,掌握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教学策略、掌握指导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方法和新型课程资源的建设方法[19],提高教学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可控性。具体要求:根据共同经验率,提升传播者的信息素养与数字素养,破除冷媒介障碍,将学术性学科知识与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性知识相结合,使慕课教学内容具有贴近性,易为传播受众接受;培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对慕课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把关能力,维护教学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有关慕课教与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使用自动化的在线学习评价方法,把控传播过程,及时监控传播效果,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优化。

(二)打造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精准网络传播

传统的网络课程对目标受众的判断具有模糊性,若是依据对慕课学习者的大致预估来判断受众需求,从而确定传播需求、进行传播行实践,这种做法靶头不精准,传播效果不好。首先,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进行画像,进行学习目标定位和学习需求预测,围绕以数据测量和标注的“个体学习者”进行学习资源的有针对性推送和学习内容的精确制导;其次,通过对学习行为数据的精准挖掘和分析来完善评价环节。为此,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程平台,开发与改良APP应用,根据学习者交互行为进行个性化课程资源推送,建立“一对一”互动模式,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

(三)线上线下传播模式相结合,提升受众参与度,保证传播有效性

推进慕课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度,将线上课程融入到学校常态课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兴趣,保证课程传播的有效性。

1.学校进一步完善教育传播理念,用更为开放的心态将慕课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完善慕课课程学分认定与学分互换制度,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選修慕课,建立慕课学分认可与授予制度,考虑允许通过慕课进行学习并获得学位[20];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教学方式改革,将学生参与优质在线课程学习纳入教学体系中去;鼓励教师结合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教学效果作为评教的内容、将学生学习成果作为评学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2.政府应着力拓展慕课传播领域,促进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兴趣教育共发展;既重视课程开发,也要重视相关服务,做好相应的课程配套保障,保障慕课传播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跨学校、跨学科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优质教学课程、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带动教学范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变革,打造有利于慕课传播的良好环境。

3.合理利用和整合各种媒体独特的教育功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传播效能。[21]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需求有针对地选择视频媒体呈现形式,提供视频拍摄与制作的设备支持。打造线上线下贯通的智慧教学环境,打造稳定有序、交互完备的互联网平台,加大平台传播力度,进行精准广告投放,提升受众普及率和参与度。

(四)健全商业化运作模式,完善传播功能

要扩大慕课服务范围,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从而实现促进教育公平、协调社会发展的传播功能,只靠政府和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慕课传播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广,利用企业的技术与资金,吸引更广泛的教育群体参与到慕课实践中来,推动政府、学校、市场的三方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控制作用、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入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规律,一方面促进慕课为寻求受众而探索课程质量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为学校自我传播开辟新路径,促使传统学校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新品牌和新形象,从而推进学校自身的理念与技术革新,全面提高竞争力。利用市场传播机制,实行慕课课程商业推广模式,扩大受众规模,提供学分收费、数据挖掘、附加服务、广告收费、对外售课等增值服务,并且运用所累积的商业资本对课程的后续传播进行二次融资。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慕课构造了新型教育传播形式,引发了教育传播者与传播受众的角色改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慕课传播效果的最终提升,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慕课,对其课程规律进行不断探索,在教育传播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正,以进一步提升慕课传播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国慕课行动宣言[EB/OL].(2019-04-09).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ztzl/ztzl_zxkf/201904/t20190418_378663.html.

[2]徐武生.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模式的教育传播学思考[J].当代传播,2015(2):74-76.

[3]李非霏.传播学视阙下慕课的教育传播模式思考[J].今传媒,2017(2):101-102.

[4]梁晓波,郭锦亮,曾广.文化传播视域下的MOOC教育及其发展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35-39+52.

[5]王卓慧.伯明翰学派的电视观[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79.

[6]Hansch A,Hillers L,Mcconachie K,et al.Video and Online Learning: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Findings from the Field[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

[7]霍尔.编码,解码[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352.

[8]Breslow L,Pritchard D E,DeBoer J,et al.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 Research into edX's First MOOC[J].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Assessment,2013.

[9][10]Guo P J, Kim J, Rubin R.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J].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2014,43(2):13.

[11]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12]杭孝平.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57.

[13]刘三女牙,刘智,高菊,等.慕课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差异性分析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6(10):57-63.

[14]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Olien C N.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0(2):159-170.

[15][17]果壳网MOOC学院.慕课学习者调查报告[EB/OL].[2020-08-11].http://mooc.guokr.com/post/610674/.

[16]孟亚玲.从“MOOC 中文用户大摸底”看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电化教育研究,2014(8):38-43.

[18]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0.

[19]黄慕雄.微课、慕课建设应用热潮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6(7):14-18.

[20]袁松鶴,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3-12.

[21]黄慕雄.数字时代教育媒体的形态变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17-20.

(责任编辑 赖佳)

猜你喜欢

慕课优化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