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教融合”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5-24何敏学
郑 超,何敏学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 年4 月27 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明确提出了深化 “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了指导性文件。这将极大地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深化和推动更多学者参与“体教融合”的研究。“体教融合”模式将更好地服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建设体育大国到建设体育强国的新时代途径[1-4]。
自1986 年体教结合提出并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包括体教结合在内,教体结合、教体融合与体教融合均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的一个概念,是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和人们认识的转变而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它们之间虽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5-7]。因此,结合文献并从其广义视角出发,以“体教融合”作为代表词进行分析说明,并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目前体育融合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科学知识图谱是在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数学、统计学等领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领域。国内已有许多体育研究者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从不同研究主题出发[8-13],对体育科学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已成为当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991~2019 年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概况、前沿和热点等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体教融合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时间跨度为1991~2019 年。以“体教融合”或“体教结合”或“教体融合”或“教体结合”为主题检索到1 559 篇文献。检索时间为2020 年10 月12 日。同时为保证论文质量的权威性、代表性与认可度,本文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书评、阅后感、报刊等非研究性与低相关文献),以获得的736 篇科学文献为样本文献。借助CiteSpace 对体教融合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合作及其发展趋势分布、机构合作分布、刊文分布、学科分布、基金支持程度、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2.1.1 研究文献发文量的时序分布
图1 1991~2019 年体教融合研究的年度发文量
对文献做出全面的统计,制作出分布曲线,对厘清发展脉络有重要的意义。由图1 可知,总体而言,体教融合研究的样本文献年度文献量呈增长趋势,其中,2006 年体教融合的研究增幅最大。具体来看,1991 年至2005 年对体教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上世纪80 年代末才提出体教结合模式的思想,我国科研人员还未对体教融合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2006 年以后对体教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多,且发展迅速,这说明我国科研人员对体教融合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不仅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同时还受到硕博研究生的关注。研究文献成果的增加也反映出对体教融合的研究视角越来越广。此外,虽然2018 年与2019 年的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发文基数依然相对较大,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研究文献下降明显。与之相反的是对“体教融合”与“教体融合”的研究却在缓慢增长。
2.1.2 作者情况分布
图2 体教融合研究作者合作情况分布图
一般来说,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作为评判科研人员水平的一种依据[14]。从图2 可知,总体上体教融合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人数相对偏少 (包括硕博学位论文的113 位作者在内,近30 年共统计到1 156 人次),且呈现出作者合作不紧密的状态。根据普赖斯定律来确定高产作者的选取标准[15],核心作者计算公式计算出 M=1.84,取整为2 篇,也就是发表文章2 篇以上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这再次说明了对该领域研究的人数相对较少),共计55 人。因此只列出发文量在4 篇及其以上的前5 位,分别为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的须晓东(6 篇),上海体育学院的何志林、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的朱迅华、上海体育学院的虞重干(均为4 篇),且以该4 位作者所组成的合作团队为主.同时,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孙欣荣也为4 篇。
2.1.3 机构情况分布
通过图3 可知,大部分的研究机构合作不紧密或者不参与合作,这与前文的作者合作情况基本相符。就文献产出机构而言,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均有7篇,江苏科技大学体育部有6 篇,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5篇,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均有4 篇。此外,硕博论文作者毕业学校中,以北京体育大学最多(11 篇),苏州大学与武汉体育学院紧随其后,均为7 篇,成都体育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则均为5 篇,宁波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均为4 篇,累计占比38.05%。
图3 体教融合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2.1.4 刊文情况分布
对体教融合研究文献的期刊共有198 种 (已对期刊更名等信息进行整合)。核心学术期刊共32 种,一般学术期刊共166 种,硕博学位论文的单位50 家。在期刊类的刊文中,均以体育类为主。其中,核心学术期刊中体育类期刊 21 种(65.63%),且载文量占比 86.36%; 而非体育类期刊 11 种(34.37%),且载文量占比13.64%。一般学术期刊中体育类期刊37 种(22.29%),且载文量占比61.99%。而非体育类期刊的129 种(39.01%),且载文量占比13.64%。此外,硕博学位论文的培养单位中,形成以体育院校为主(38.94%),以师范院校(31.86%)与其他类院校(29.20%)为辅的发展趋势。
2.1.5 学科研究情况分布
通过对样本文献涉猎学科的统计整理,探究我国体教融合研究学科多元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体教融合的研究学科主要以体育科学为主(85.37%),以教育科学为辅的研究形式。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学科的涉猎。这说明体教融合的研究不仅仅受到体育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同时还受到教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关注。
2.1.6 基金项目支持情况分布
通过对样本文献中的基金支持来源进行整理。共统计到204 个基金项目支持,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 “省部级”(69.60%)、“市校级”(25.00%)、“国社科”(5.40%)。可知体教融合的研究文献形成了以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持为主的态势。同时又将基金划分为“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两大类。其中,以一般项目基金为主 (86.76%),其中,青年项目基金占比为3.43%。可见基金支持的多样性,也说明了体教融合研究重要性。
2.2 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2.1 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
图4 体教融合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可视化分布图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4、表1)可以发现,出现频次越高则代表其研究主题的热度,也就是代表了体教融合研究的热点话题。就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而言,体教结合出现频次最高,这是因为体教结合思想提出较早,且有一定的研究积淀。其次是教体结合,与体教结合相比,频次偏低。再者便是竞技体育与后备人才,这进一步将模式研究的服务对象呈现出来,并结合高校实践的培养模式来服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此外,对体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情况等进行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问题或不足并给予发展对策与策略改革。就关键词的中心度而言,竞技体育的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后备人才的中心度。这进一步证明不同时期下“体教融合”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2.2 关键词聚类及研究热点分析
图5 体教融合文献关键词聚类可视图
为进一步考察体教融合相关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采用关键词聚类的方法(LLR)进行分析(图7)。其中,Q 值=0.788 9(大于0.3) 说明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 值=0.925 9(大于0.5)说明可以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16]。从关键词聚类视图来看,形成了 #0 对策、#1 体育教师、#2 高等院校、#3 中小学、#4 培养、#5 思考、#6 运作模式、#7 业余训练、#8 传统项目学校、#9 人才培养共10 个聚类群。关于体教融合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内涵解读、模式转变、成功案例、模式应用、模式制度变迁、学与训、学校体育教育,以及现状与策略等方面。
在内涵解读方面。丁永玺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概念本质进行辨析,认为教体结合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模式[7]。阳艺武等人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体教结合的传统教体分离模式向教体结合的完全依托教育系统培养模式转变[5]。梁凤波认为体教融合内涵的价值取向应聚焦以“体”育“人”,注重育人功效的发挥[16]。
在模式转变方面。翟丰等人认为混合型模式是最有利于发展至体教融合的理想模式[1];同时要发展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2]。吴建喜等人认为基于实现中国梦与体育强国的需要,以及政府职能变革与教育体制改革所奠定的基础,使体教结合必然走向体教融合[4]。单凤霞等人认为体教共生关系需要在“主体平等、资源共享、条件制约”的基础上进行构建[17]。
在成功案例方面。黄玉珍等人认为体与教包含3 种逻辑关系,演绎出6 种模式,并提出两种现实模式:“南体模式”与“清华模式”[18]。杨国庆指出“南体模式”历经 60 多年的实践探索,为中国体育和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体教融合、培养精英体育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发展之路,为中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
表1 体教融合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布图
在模式应用方面。杭兰平等人指出CUBA 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所应用模式在培养基地、竞赛体系、行政部门的协调等问题[20]。卢卓等人设计出东北师范大学速滑队的成功案例,为高校校队与省地市体育竞技队提供实践经验[21]。于强强等人结合新疆高校开展足球实际,对新疆师范大学的五人制足球队现行的教体结合发展模式进行研究[22]。
在模式制度变迁方面。马玉芳等人提出构建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体系、运动员培养的学科支持体系、新型比赛模式[3]。刘健等人指出我国教体结合演变主要以国家主导的渐进式变迁为主,实现制度创新是其未来发展路径的主要选择[23]。杨蒙蒙等人指出体教结合路径依赖的负效应表现为思想依赖、管理依赖、形式依赖和教育缺陷[24]。
在学、训方面。孙凌云认为学训矛盾是体教结合遇到的最大难题[25]。王继威等人认为专业教练员可以进行人力资源整合的有效对象,专业教练员入校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存在诸多管理问题[26]。钟秉枢认为新时代体教融合将有效解决学训矛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学校体育基础建设、完善赛事体系、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参与构建多元治理体系[27]。
在各省市实施现状方面。翟丰等人对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认为,一般混合型模式将是高校继续坚持和完善的模式[28]。初少玲对上海市体教融合的思想统一、统筹安排、全市布局、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29]。刘伟等人认为政策因素、活动经费、训练场地、教练员、竞赛活动影响教体结合对北京市中学足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30]。董永利等人认为缺少高水平教练员、生源不足、学训矛盾突出等影响浙江省教体结合的有效实施[31]。
在存在问题与策略方面,李致君等人认为我国体教结合存在以下问题:学训矛盾突出、人才培养单一观念价值陈旧、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发展受阻、体教成效甚微[32]。邢中有认为积极的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定位、内外进行紧密合作、增加资源配置、多元参与、冲破原有体制障碍,并完善体系等将有效促进教体结合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训[33]。刘伟认为高校教体结合模式存在经费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制度环境等问题困境。应建立教育、体育、经济、社会、文化、市场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发展环境[34]。刘伟等人认为以举国体制逻辑与部门利益为代表的政府逻辑、 以普通大学生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高校逻辑、 以产权和效率为核心的市场逻辑是阻碍高校教体结合发展的主因[35]。刘海东等人认为文化原点差异成为对体教融合认知的文化根源所在。举国体制固化了民众对体教融合的认知与行为选择。并指出通过思想启蒙与体育文化涵养为路径,以育体与育人为前提条件,利用国家政策与时代意识促进体教融合的发展[36]。柳鸣毅等人认为实现体教融合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要从学校体育、各级各类体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4 类主体出发; 从体教融合组织治理、活动开展、赛事运行、人力资源和保障举措5 个方面着手[37]。
在学校文化教育价值诉求方面。王凯珍等人认为学校文化教育是行政部门的机制与运动员竞技训练与文化学习结合的重要枢纽[38]。张燕等人指出体教结合下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而且也能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是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39]。在学校体育教育机制构建方面。孙国友等人认为构建我国教体融合的长效机制应从学校教学观念创新、“学”与“训”融合、组织合作、协同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探索[40]。在学校体育改革方面。王登峰认为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是新时代体教融合目标的具体体现;而改革体育竞赛模式、师资聘用模式、考核评价模式和体育教学模式是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41]。唐炎等人则认为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战略升级;而高考是化解这些问题的利器,应把体育作为必考科目纳入高考[42]。此外,李爱群等人通过学术研讨会述评的方式,探讨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正确认识体教融合可实现其深层意义,科学方法将有助于优化其路径设计与现实实施[43]。
2.2.3 关键词突变率及研究趋势分析
为更好了解我国体教融合研究在不同时段的变迁,采用突变词分析的方式进行识别。突变词可观测我国体教融合研究热点的主题变迁情况。突变词突然出现的程度越高,表明该关键词的学术关注度越突出。同时,通过追踪突变词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发现该研究领域主题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由前20 位的突显词可知(图6),总体上从突现词的变化可知,我国体教融合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一直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服务。具体来看,关键词教体结合的突现强度最强,但持续时间较短。其次,体教融合不仅在持续时间次长,而且其突现强度也次大。最后,教体融合在持续时间较长,突现强度也较强。再者,校园足球的突现强度适中,但持续时间同样较短。关键词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后备人才、业余训练。
图6 体育融合研究文献关键词的突显词图谱
从我国体教融合研究的突现词变化情况来看,又可以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节点,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 年至2008 年。这一阶段体教融合研究的脉络也相对比较清晰。学者们主要以运动员人才储备和训练为核心。同时,2001 年北京成为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推动了体教融合模式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第二阶段2009 年至今。体教融合的研究进入后奥运会时代。该阶段体教融合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首先,研究主体不再是纯粹的运动员群体,而是将教练员群体也纳入到体教融合的研究之中。其次,对体教融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或突破路径等进行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研究。再次,研究层次的纵深。研究不单单是体校或运动队,而且是与不同层次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和训练模式等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使为后备人才服务的体育工作者,不止是单纯的教练员,还有体育教师,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给予运动员在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协助。最后,在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体教融合模式的研究与校园足球的研究也逐渐被学者们重视起来。此外,对文献的挖掘可知,针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有我国传统的体育强势项目,而且还有弱势项目的研究。而对女性后备人才的研究则突破重男性的传统性别观念,在突显新时代社会性别观的同时,更是对其价值的肯定。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深化“体教融合”将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体教融合不仅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时代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无论是对体育强国建设中竞技体育而言,还是对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而言,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对被边缘化的特殊体育教育及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