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藻酸盐敷料护理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难治性淋巴液外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24马春红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淋巴液酸盐外渗

燕 楠,马春红

(徐州民政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肿瘤患者由于需要多次化疗,且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损伤较大。为减少多次穿刺给肿瘤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好地保护外周静脉用于治疗,临床多建议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PICC 由于具有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但也带来相应的并发症和危险,比如皮下血肿,套管堵塞,液体渗漏等[1]。PICC 穿刺后引起的液体渗漏多为多次穿刺等原因引起皮下组织破损,组织液,淋巴液渗出。研究发现,淋巴液外渗程度较轻的患者采用加压包扎即可缓解或治愈[2],较严重的淋巴液外渗患者加压包扎仍难以缓解。难治不愈的淋巴液外渗一直是困扰PICC 护理工作者的难题之一。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在PICC 置管后发生难治性淋巴液外渗的肿瘤患者中运用藻酸盐敷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我院静脉诊疗门诊收治的肿瘤科淋巴液外渗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法,观察组在加压包扎的基础上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6.23±3.45)岁,穿刺部位为左贵要静脉7 例,右贵要静脉6 例,左肱静脉5 例,右肱静脉2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51.24±3.67)岁,穿刺部位为左贵要静脉6 例,右贵要静脉7 例,左肱静脉4 例,右肱静脉3 例。纳入标准:(1)患者除单一肿瘤外,无其他合并疾病;(2)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入组研究;(3)患者血常规、血凝常规均正常。排除标准:(1)患者置管维护中途死亡;(2)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入组研究;(3)患者血常规或血凝常规异常。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穿刺部位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持有PICC 置管资格的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所用的导管均为单腔PICC 导管,均由同一厂家生产。置管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其次选用肱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置管,术后X 线确定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1.2.2 置管后维护方法 PICC 导管留置期间,每周由经过培训考核的专业护士进行维护1 次。参照PICC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和时间的分级:24 h 内敷料有少量渗血,为正常现象;浸血面积达1 cm×1 cm 为轻度;浸血面积达2 cm×3 cm 为中度;浸血面积≥3 cm×3 cm 为重度[3],将穿刺后渗液情况也分为四个等级:24 h 内敷料有少量渗液,为正常现象;浸液面积达1 cm×1 cm为轻度;浸液面积达2 cm×3 cm 为中度;浸液面积≥3 cm×3 cm 为重度。置管后第一次维护时发现纱布浸湿程度为中度及以上,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组患者均先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常规使用预防感染的洗必泰(2%葡萄糖氯已定醇)同上方法消毒。随后对照组患者使用纱布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敷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剪成3×4 cm 大小放置在PICC 穿刺点处。敷料中间切一小口子,将蓝色导管放在敷料上,以便观察穿刺点情况,外贴抗过敏贴膜固定[4]。记录所有入组患者PICC 维护期间淋巴液外渗的发生情况。

1.2.3 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肿瘤本身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穿刺点不断有液体渗出,研究发现穿刺点液体渗出可能与低蛋白、穿刺点皮下组织受损、机体产生排斥反应有关[5],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1.2.4 肢体自护 指导患者和家属注意穿刺肢体的保护和锻炼。穿刺肢体避免测量血压和负重,避免受压;锻炼程度以不感觉到累为宜,适度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家平卧时注意抬高置管侧肢体,可在置管侧肢体下端根据舒适程度垫软枕,以使置管侧肢体抬高,促进淋巴液向心性回流,减少穿刺点的渗出。下床活动时,手臂可搭在对侧肩上,防止置管侧肢体下垂引起淋巴液渗出。保持穿刺处皮肤及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汗液、体液或沐浴时浸湿敷料,及时到医院就诊。抬高置管侧肢体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肢体下垂。

1.3 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4 周内再次发生淋巴液外渗的情况;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态度、知识讲解、服务质量、专业技能等,采用数字评分形式对护理满意度打分,由患者自主打分,分值0 ~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4 周内再次发生淋巴液外渗的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对照组4 周内再发生淋巴液渗出的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4 周内再发生淋巴液渗出的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4 周内淋巴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0.23±2.13)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5.63±3.1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淋巴液外渗的再次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PICC 置管广泛运用于肿瘤患者,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淋巴液外渗即是并发症的一种。淋巴液外渗容易引起敷料脱落,不仅需要频繁更换贴膜,还可能引发感染。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PICC 置管后淋巴液外渗是静脉诊疗护理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穿刺点淋巴液外渗的原因可能为PICC 主要穿刺在肘静脉,前臂尺侧淋巴管比较丰富,穿刺很容易损伤浅表淋巴管,引起淋巴液从穿刺点渗出。

本研究者查阅大量文献后,结合自己多年静脉诊疗中心PICC 置管经验,尝试运用藻酸盐敷料减少淋巴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淋巴液渗出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天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海藻盐敷料可以明显减少淋巴液的渗出。藻酸盐敷料成分为藻酸盐,是在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为一种天然纤维素。藻酸盐敷料是由藻酸盐组成的一种高吸收性能的功能性伤口敷料。该敷料接触到伤口渗出液后,发生膨胀形成藻酸钠凝胶,可在创面上形成柔软、潮湿的半固体物质屏障,能清洁创面,减少感染机会,并可防止痂皮形成,为伤口愈合提供理想的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这与李晓玲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提出提高穿刺人员自身的穿刺技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过多穿刺引起淋巴液渗漏;此外,还应该固定好导管,嘱咐患者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以免引起针头在血管内移位[6]。

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例数较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扩大样本量,继续深入研究,以为藻酸盐的临床运用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

猜你喜欢

淋巴液酸盐外渗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大鼠肠淋巴液引流方法的改进
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淋巴液漏护理体会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失血性休克后肠淋巴液引流恢复小鼠肾组织ACE/ACE2平衡的作用
高铁酸盐的制备、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磷钼钒杂多酸盐MxHyP2Mo15V3O62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Keggin结构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燃油超深度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