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021-05-24黄晓清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途径教学效果

黄晓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学也成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本文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水平和创作灵感以及进行差异性教学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效果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81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不需要参加升学考试,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睡觉,这些不良的课堂现象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要改良教学方法,制定多种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方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美术作为一门简单轻松的学科,学生一般很乐意去学,但是学生只是粗浅地学习,对美术没有深厚的感情。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带领学生共同了解美术的奥秘,同时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让美术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美术的课程学习相对轻松,没有紧张的考试,也没有数学的复杂算术。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更在乎的是美术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忽视了美术课程本身的意义,学生在上课时也不认真地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较高,且美术教学时间较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去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采用的教学方式也过于单一,导致课堂长期处于平淡的状态,不能唤醒学生的艺术细胞,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只能学懂一些美术表面知识,不能够深入地理解美术文化。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兴趣点,调整教学方案,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活动范围一般集中在学校,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多彩的学习生活”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将学生分为八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的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每个小组需要画出以“精彩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一幅画,小组的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再决定绘画的方向,而且学生需要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解说,最后通过投票来决定优秀作品。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思考、讨论,然后一起创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对事物整体的把控能力,能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会到画畫的乐趣所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绘画方式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东西,比如学生可以以简笔画、水彩画、油画、雕刻等多种形式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亲自动手画出来的东西往往更深入人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也不一样,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和思考方式,也会有着不同的审美水平。当学生看到同一幅绘画作品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虽然学生的审美各不相同,但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准尚待提高,教学缺少一定的经验和特色,总是拘泥于课本与形式,对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规划和方案,不能照本宣科,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当然,审美水平并不是让学生多看几幅名画名作就能提高的,这需要学生学习一定的专业审美知识,通过不断揣摩不同作品的内容,综合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行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才能取得一定的进步。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三、提高学生的创作灵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充满着艺术,拥有良好艺术修养的学生更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热爱生活,提高创造力。人在刚出生的时候,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就会通过视觉来了解这个世界,有些儿童看到的世界会是一幅画或者一个唯美的视频,这都需要结合一定的想象力。在美术创作中,灵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灵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能提高作品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多方位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提高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创作离不开一个人的想象力,人类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为生活增添精彩,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比如有些学生看到一片叶子,认为它就是一片平凡的叶子;而有些学生就会想象这片叶子是秀美的山川,绿色的云,秋天的宝宝或友谊等;学生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想象,为它增添一定神秘的色彩,不同学生最后所呈现的作品也就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某些事物的思考,然后互相交流讨论观点,通过交流交换一定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增长学生的见识。美术与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在园林设计、房子设计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灵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进行差异性教学

人类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但又独一无二,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形成的性格和思想也是不一样的。而在学习方面也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天赋异禀,教师一点就通,更是能举一反三,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有些学生却恰恰相反。学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却在有着统一标准的课堂上学习,而差异性往往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更是影响着学生本身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的差异性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美术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更多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但是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做到尊重课堂,对课堂和学生负责,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一步步成长,让学生尽情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享受美术课带来的欢乐,从中不断找寻人生的意义,进而理解艺术的真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画同样一幅画,通过浏览学生的作品大概了解学生在绘画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布置绘画作业或者课堂绘画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个绘画比赛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作画,在一个星期之内提交一幅参赛作品,通过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三幅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保证评选的公平性,学生的作品暂时不公开姓名,投票评选也是匿名举行,教师需要单独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并且对学生提出一定的建议。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真正的绘画实力,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作用,也能让学生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美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标准有差异而忽视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调整教学方案,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美术教师。

五、改善教学评价机制

美术是一门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科,学习的过程相对轻松自由,也是忙碌的学习生活的调味剂,虽然美术教学崇尚自由,尊重学生的情怀与浪漫,但也不能缺少一定的教学评价,否则学生上课就会过于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就不能进行有效教学,影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很多学科的教学评价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来判定,虽然考试是一项相对科学和标准的考核方式,但难免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虽然有些学生平时有努力认真地学习,但是到了考試的时候却发挥不理想,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而美术的考核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更不像其他科目要求那么严格,教师可以根据需求给学生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平时分,另一种为考试分。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作业完成度进行记录,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来打分,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美术的教学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讲。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设立多个加分细节点,比如学生提出很棒的设计元素,完成一幅极具艺术性的作品或者突破了艺术的固有理念等,教师都可以记录下来并给学生一定的加分。在期末考核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立多种考核项目,如绘画、设计作品、雕塑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项进行考试,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考试自信心,又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美术也是一个不被定义的学科,改善传统的考核方式更是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够增加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还具有实用性意义。在发展方面,美术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在成长方面,美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身心放松,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与生气,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是基础学习的阶段,教师要不断提高美术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和了解美术知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房清.初中美术多元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文理导航(上旬),2021(09):90-91.

[2]马婷.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26):163-164.

[3]孟天宏.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3):29-30.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有效途径教学效果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