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词胜有词

2021-05-24蔡一女

南北桥 2021年8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浪漫主义

蔡一女

【摘    要】 无词歌作为小型器乐曲的一种独特体裁,表现出浪漫主义的一个主导倾向,即器乐声乐化,以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调,抵制音乐界“市侩”们泛滥一时的庸俗趣味,使钢琴作品得到发展。

【关键词】 无词歌  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91

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又称无言歌,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菲力克斯·门德尔松首创的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后来成为19世纪特性曲的重要体裁。柴可夫斯基、圣-桑斯、李斯特、肖邦等也都写过这一体裁的作品。

这类器乐小品不是指我们常听到的带哼鸣或其它没有词的歌曲,它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这种体裁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它对欧洲各国都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在此之前,欧洲音乐只是为王公贵族少数人鉴赏。19世纪之后,音乐冲出了宫廷,为广大市民阶层所用,这时,在德国许多大城市都组织了合唱团、乐团、音乐厅,这是一种进步,但它也出现另一种偏向,那就是在演出的曲目中,严肃、高雅的作品大大减少,而内容浅薄、炫耀技巧的乐曲逐渐多了起来。门德尔松和浪漫乐派其他一些作曲家一起同这种倾向作斗争,如舒伯特首创“即兴曲”“音乐的瞬间”,舒曼别具一格的音乐、肖邦富于表现力的艺术风格、“无词歌”等,以抵制音乐界“市侩”们泛滥一时的庸俗趣味,使钢琴作品得到重要的发展,在音乐会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无词歌作为小型器乐曲的一种独特体裁,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浪漫主义的一个主导的倾向——追求器乐声乐化,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调,是这种作品的重心。乐曲音域一般都不是很宽,差不多接近于人声的自然音域,具有浪漫曲那样的优美旋律,其它围绕着曲调的声部,只起着伴奏的作用,结构简单,除少见的奏鸣曲式外,通常采用二段体、三段体的歌曲形式,感情丰富。

1830—1845年间,门德尔松创作了48首无词歌,形式是钢琴独奏,编成了8个曲集,每集均有6首曲子,大多数没有标题。由于它们是以一种诗意的音乐形象为基础,又有着生活中纯朴音调作依据,这些作品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其中一些带标题的无词歌向人们提示了乐曲的内容,则更为广泛流传。如:抒情静谧的《浮云》《民谣》;形象生动、感情真挚的《纺织歌》《二重唱》;情景交融的《威尼斯船歌》;令人心旷神怡的《春之歌》;热情活泼的《猎歌》,表现出门德尔松在钢琴音色上的创造性、敏感性和刻画意境的能力。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听不到激昂的斗争音调和忧郁的感叹旋律,而是充满着生命活力和恬静情感的美妙意境。

在這些作品中,《春之歌》(Op.62 No.6)算是最优秀、最具代表性、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曾被改编成弦乐独奏、合奏曲。写作这首乐曲时,正值门德尔松创作高峰期,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富裕安逸的生活、丰富的见闻、广博的知识、温和的性格,这一切都使他的《春之歌》具有独特的精美和秀丽的气质。乐曲描写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乐曲是A大调,2/4拍,三部曲式。第一乐段为两个乐句,歌唱性的主题圆润而洒脱,富有弹性。它以小行板的速度起伏于高声部,其他声部则在清澈的和声中作琶音式的装饰伴奏,加上踏板的运用,造成了纯朴而富有春色诗趣的意境。中段继续发展主题,节奏较前段紧凑,调性由A大调移高五度至E大调,增加了力度,并运用模进手法,欢快爽朗的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激动。经过流水般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过渡,进入第三段。以原来的A大调再现主题和中段音调,在下行模进中,在力度上越来越弱,音乐越来越轻,前面延续下来的踏板音支撑着尾声处轻轻按下的分解和弦,清脆而透明,乐曲在安祥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的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诗情画意。

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不仅以其明丽的风光令人神往,而且以其优美的船歌拨动人们的心弦。门德尔松成年后,曾到欧洲一些著名城镇、名胜游览,他乘着贡都拉船穿梭在纵横交错的水道之中,威尼斯特有的美丽景色和运河上船夫们悠扬感伤的歌声,给作曲家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此后陆续写成的无言歌中,以这种音乐风格创作了作品19之6、30之6、62之5等著名的“威尼斯船歌”,其中以Op.30No.6流传最广。这首委婉宁静的钢琴小曲,升F小调,6/8拍,小快板,右手弹奏如歌的曲调,左手伴之以摇橹一般的节奏音型,令人心旷神怡。乐曲第一部分是两个相似的乐句构成的乐段,旋律起伏,富于变化。乐曲开始,先由左手弹出六小节用分解和弦组成的伴奏音型,右手在第三、四小节辅以长音,描写小船规律地荡浆在水面上,其风格完全是意大利式的,听到它,好似把你带到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乐曲的中段旋律也十分动听,充满着幸福感。前十小节右手用三度和弦演奏,荡浆式的伴奏音型不变,经过左手两小节伴奏,右手有一个描绘水光粼粼的颤音,引出了第一段的音乐动机,但有所发展,八度音的运用,使乐曲的风格更加明朗化,进一步描绘了威尼斯迷人的景色。最后是尾声,前半部分左手伴奏音型在重音上有些变化,而右手演奏和弦再节奏上与之交错。两句曲调都是从颤音开始的,在演奏第二句曲调时,伴奏上恢复了荡浆式的节奏型,音量越来越轻,好似小船已经远去,水面上的闪光已隐没了那小船的身影……

《猎歌》是《无词歌》第一集里的第三支曲子,作品编号为Op.19No.3。乐曲是A大调、6/8拍、快板、三部曲式。开始有一段用主和弦分解和弦从低音到高音以三个八度向上翻腾构成的引子,描绘了野外美丽的自然风光。A段主题是在模拟猎号声音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形象地描绘狩猎者在野外狩猎的愉快心情。B段主题比较雄壮、热情,左右手交替演奏,描写猎人们的勇敢和机智。接着,A段以变化了的形式再现并进行了发展,描写猎手们获得猎物的喜悦心情和他们乘胜追击的情形。最后是尾声,前半部分用右手演奏欢乐的旋律,左手辅以和声,像是一人领唱众人伴唱似的;同时,主旋律挪到了左手,右手用一系列分解和弦为之伴奏,描写猎人带着猎物高兴地回去,矫健的身影消失在深山野林之中。乐曲最后用一个琶音和主音短促的八度音,轻轻地结束全曲。作者从小生活条件优渥,不像贝多芬、舒伯特等为了生存需四处奔波、拼命写作;在爱情上,他也不像舒曼、肖邦等遭受到种种不幸和挫折。他多才多艺,能写会画,在当时与海涅、黑格尔、斯文德、韦伯、莫舍列斯等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接触广泛。他们常常到作者精美的演奏室里,在融融的炉火旁,柔和的烛光下,弹奏钢琴,《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此时演奏曲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欣赏着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一股田园般清新、甜美、柔和、芬芳、幽雅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音乐史上最幸福的音乐家、浪漫主义时期最有文化修养的艺术家,客观上决定了门德尔松的创作不善于接触社会性的题材和尖锐的生活问题,更不具备严肃的哲理特点和深刻的戏剧性情绪。他的作品既不像舒曼那样热情,也不像柏辽兹那样激奋;既不像肖邦那样缠绵,也不像李斯特那样狂放。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得最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无尽幻想和对个人生活情感的细腻体验;他的作品,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气息,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和异样的光彩。他的48首无词歌,无疑是其众多作品中最美丽、最娇艳的一束鲜花,是欧洲音乐宝库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分析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门德尔松的诚实
对《双城记》中对立特点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再次探讨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